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哈该书导论

编者序

  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的写作目的,与新约注释一样,是为研经者逐卷提供精简、资料最新的注释。大部分批判性的问题都在导论与注脚中讨论,但避免过度学术化。

  本系列的每位作者自由发挥所长,对一些众说纷纭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篇幅虽然有限,这些作者却总能提出自己不同意,却代表其他信徒主张的论点。本书作者不仅做到这一点,也藉着她的注释叫人看见,圣经中有些经卷少有人阅读,或是只看其中熟悉的段落,其实是历久弥新,对今日有心研经的人,依然有切时的意义。

  没有一本中英文译本能充分反映圣经(尤其是旧约)的原文;所以本注释丛书的作者自由引用不同的译本,或提出自己的译文,努力使艰深的经文字词在今天仍有意义。若有必要,作者会把与他们的研究相关的希伯来文(或亚兰文)音译出来,帮助那些不熟悉闪族语文的读者辨认所讨论的字眼,跟得上讨论进度。读者读本丛书,想必手边随时都有一种或多种可靠的圣经译本。

  人们对于旧约圣经的意义与信息,兴趣仍然不减。盼望本系列丛书能帮助更多人有系统地研读祂的启示、祂的旨意与显在这些经卷中的道路。但愿这些书能帮助许多人在今日了解、回应神的话语;这是编者、出版者与作者的祷告。

魏兹曼

D. J. Wiseman

作者序

  圣经先知书的最后三卷,所受到的注意恐怕比所应得的要少。不过正如其他经卷一样,这三卷书也有宝藏在其中。

  就撒迦利亚书而言,第九至十四章各个神谕的时间和作者等问题,诸般猜测有如迷魂阵,容易让人走入岔路,令读者摸不着头绪,只好掉头读比较熟悉的篇章,才松一口气。我衷心盼望有人也能像我一样,看出其中对称的结构,由此来了解撒迦利亚书。如果这是原书的特色,那么它的目的就很明显,信息也十分清楚。对西方人的头脑而言,哈该书与玛拉基书较容易明白,其中的话至今仍铿锵有力,特别能扶持落入沮丧、倦怠的人。

  许多注释书对本书的写作有所助益,从注脚便可看出。此外,我从丁道尔旧约研经团契获得不少灵感与鼓励;在此特别向主席魏玆曼教授(D. J. Wiseman)致谢,若没有他,我不可能动笔写注释书。剑桥丁道尔图书馆的馆长,希列尔牧师(N. Hillyer),和前任馆长米拉德先生(A. R. Millard),提供了很多资料给我。感谢泰勒牧师(John B. Taylor)查阅初稿,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不过书中若有任何不完备之处,都是作者的责任。

  但愿此本注释书能在主的事工上略有所用。全地不久即将宣告祂是万王之王。

包德雯(Joyce Baldwin

简写一览

ANEP The Ancient Near East in Pictures by J. B. Pritchard, 1954.

ANET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relating to the Old Testament 2 by J. B. Pritchard, 1955.

ATD Das Alte Testament Deutsch. 25, Das Buch der Zwo/lf Kleinen Propheten6 by Karl Elliger, 1967.

AV English Authorized Version (King James), 1611. 钦定本圣经

BAT Die Botschaft des Alten Testaments. 24, Das Buch der Kirche in der Weltwende25 by H. Frey, 1963.

BDB Hebrew-English Lexicon of the Old Testament by F. Brown, S. R. Driver and G. A. Briggs, 1907.

BWAT Beitra/ge zur Wissenschaft vom Alten Testament.

BZAW Beihefte zur Zeitschrift fu/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CB Cambridge Bible. Haggai and Zechariah by T. T. Perowne, 1888; Haggai, Zechariah and Malachi by W. E. Barnes, 1917.

CBQ 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Chary Agge*e-Zacharie Malachie by The&ophane Chary (Sources Bibliques), 1969.

DOTT Documents from Old Testament Times edited by D. Winton Thomas, 1958.

EB Expositor's Bible. The Book of the Twelve Prophets by G. A. Smith, 1891.

ET Expository Times.

EVV English Versions.

Fohrer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by George Fohrer, Eng. tr. 1970.

GK Hebrew Grammar2 by W. Gesenius, E. Kautzsch and A. E. Cowley, 1910.

HAT Handbuch zum Alten Testament. 14, Die Zwo/lf Kleinen Propheten, Nahum-Maleachi 3 by Friedrich Horst, 1964.

IB The Interpreter's Bible VI, 1956.

ICC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Haggai and Zechariah by H. G. Mitchell, 1912; Malachi by J. M. P. Smith, 1912.

IDB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4 vols., 1962.

Jansma Inquiry into the Hebrew Text and the Ancient Versions of Zechariah IX-XIV by Taeke Jansma, 1949.

JB The Jerusalem Bible, Standard Edition, 1966. 耶路撒冷圣经

JBL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cture.

JJS Journal of Jewish Studies.

JNES 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

JTS Journal of Theological Studies.

KAT Kommentor zum Alten Testament. Das Zwo/lfprophetenbuch u/bersetzt und erbla/rt 3 by E. Sellin, 1930.

Lamarche Zacharie IX-XIV, Structure Litte*raire et Messianisme by Paul Lamarche, 1961.

LXX The Septuagint (pre-Christian Greek version of the Old Testament). 七十士译本\cs16

Moffatt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 by James Moffatt, 1935. 摩法特,圣经新译本

MT Massoretic Text. 马索拉经文

NBC The New Bible Commentary Revised edited by D. Guthrie, J. A. Motyer, A. M. Stibbs and D. J. Wiseman, 1970. 圣经新释(依据 1950 年英文初版翻译)证道出版社,19541958

NBD The New Bible Dictionary edited by J. D. Douglas, 1962. 圣经新辞典(依据 1980 年修订版翻译)天道书楼,19931996

NEB The New English Bible Old Testament, Library Edition, 1970. 新英文圣经

Petitjean Les Oracles du Proto-Zacharie by Albert Petitjean (Etudes Bibliques), 1969.

PCB Peake's Commentary on the Bible edited by A. S. Peake and A. J. Grieve, 1919.

PCB 2 Peake's Commentary on the Bible (Revised Edition) edited by M. Black and H. H. Rowley, 1962.

Pusey The Minor Prophets. VIII, Zechariah by E. B. Pusey, 1907.

RB Revue Biblique.

RSV American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1952. 标准修订版圣经

RV English Revised Version, 1881. 修订本圣经

Soncino Soncino Books of the Bible. The Twelve Prophets edited by A. Cohen, 1948.

TBC Torch Bible Commentary. Haggai, Zechariah and Malachi by D. R. Jones, 1962.

TOTC Tyndale Old Testament Commentary. 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

VT Vetus Testamentum.

Vulg. The Vulgate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 into Latin by Jerome). 武加大译本

Wright Zechariah and his Prophecies by C. H. H. Wright, 1879.

ZNW Zeitschrift fu/r die Neu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总论

Ⅰ 归回的背景

  被掳之前的先知眼前只见毁灭将临、掳掠快到,虽然他们仍然对神至终的胜利满有信心,但全国的危机迫在眉睫,他们首要的任务是作守望者,警告祸患将至(耶四5;结三17,三十三4;何五8,八1;珥二1;摩三6)。自阿摩司以来,南北两国都得到亡国厄运即将临头的信息。耶路撒冷要被火吞灭(摩二5),撒玛利亚的结局已至(摩三15,八2)。人民就像狮子口中的掠物,将被撕裂、带走,无人能脱逃(何五14,十三78)。光明已经消失(赛五30),土地已经荒凉(赛六11),洪水已涨溢到颈项(赛八78)。虽然希西家的时代,犹大得以缓刑,但到主前五八七年,刑罚终于全然执行,圣殿与圣城都被抢夺、拆毁。

  这次的灾难导致国家的灭亡。按圣经的记载,从摩西直到基督并不是一路向上的进化或进步,出埃及是启示的最高潮,以后一路下跌,虽偶有复兴,仍不足以挽回颓势。这个悲剧的演变可以摘记为∶蒙拣选、受恩宠、骄傲僭越、背叛。这两个王国的战败与被掳乃是神的审判,而他们从此一蹶不振。用心栽培的葡萄树成了野葡萄(赛五2;耶二21),因此被砍掉了(赛六13)。往事再不复旧观。犹太人的历史中惟一堪与被掳事件相媲的,乃是主后七十年耶路撒冷城被毁的惨剧;那件事成了末日最后审判的预示(太二十四)。被掳即是以色列与犹大家“主的日子”,而这也成了一个预表。

  自从主前五九七年被掳,直到五三八年第一次归回,中间相隔了好几十年。被掳的人真觉得生不如死。他们骨头枯干、希望尽逝(结三十七11)。从人的角度而言,的确如此,实在没有抱任何希望的理由;但以西结却得到骸骨复苏的异象。神将要重新塑造祂的子民,将两个王国联合,由大卫的后裔带领,再一次将祂的圣所永远安置在他们中间(结三十七)。以赛亚书四十至四十八章鼓励的话,重申神的拣选与立约;伟大的造物主仍视以色列为祂的仆人、雅各为祂拣选的子民(赛四十一8),因此他们无需害怕。祂已经“为祂自己的缘故”涂抹了他们的过犯,计划让他们归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四十四28)。古列乃是主的受膏者,要实行祂的计划。突然间,在他们面前出现了荣耀的未来,因为他们有一位无可比拟的神,祂乐意既往不究、安排救赎。天与地都要见证,他们是“耶和华所爱的人”(四十八14)。

  以上乃是先知的预言。而主前五三九年,古列王经过二十年的争战,凯旋进入巴比伦,成为新世界的君王,那一年犹太人的历史便揭开崭新的一页。自从尼布甲尼撒王于主前五六二年过世之后,巴比伦的权力一直衰退。一连串的争权夺势,直到五五六年,拿波尼德斯(Nabondius)夺得王位后,才算稍微稳定,但他也因和多人作对,大约在五五二年逃往阿拉伯,而由他的儿子伯沙撒代替他执政。同时,安珊(Anshan)的王子古列在波斯获得政权,并利用玛代的内讧而夺取了玛代宝座;他的版图不仅涵盖了玛代,也包括了亚美尼亚和加帕多加1。有了宽阔的面积,古列便可以向西、向东都发动军事攻击。他首先攻取小亚细亚,并进军希腊,然后挥军向东,从巴底亚(Parthia)进入阿富汗。古列王东进究竟远至何方,颇难得知,不过他的王国已成为前所未有的大帝国2。等到以拦(Elam)和从前的亚述地区都向他臣服,巴比伦便完全落单,毫无自保之力。主前五三九年十月,这个最后的堡垒终于不守,古列的帝国乃告完全。

  接下来的几年,犹太人所受到的影响记在以斯拉记一1至四5。其中引述古列王的话,说耶和华天上的神吩咐他,要为祂在耶路撒冷建造圣殿(拉一2)。“古列圆柱”上的记录与此相符,其中记载,王凯旋进入巴比伦城之后,便重建寺庙,恢复神明的地位。他的祷告为“愿我所竖立在各个神庙中的神明,每天为我祈祷……”3,这句话显示出他的动机,以及对各教一视同仁的观点。他尊重所有神祇,希望每位都帮他的忙。因此他也吩咐犹太人,要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并将尼布甲尼撒王在圣城沦陷时所掳去的圣殿器皿,全数归还。归回之人的姓名都被详尽登记(拉二);祭坛的设立也有清楚的记载(拉三16);献祭的礼仪在圣殿的断垣残壁中进行;古列王准许他们向官方索要木材,这些事都按部就班在进行(拉三7);第二年并举行庆典,庆贺圣殿重建的开工(三813)。

  不过,这些进展不久便终止了。因为被掳时期迁入的杂居之民,想要与犹太人认同,参与建造圣殿的工程。也许他们是想要在当地的政治问题上抓权。所罗巴伯和约书亚显然得到归回人士的支持,不与这些人妥协,因为他们在宗教和道德上都马虎随便,恐怕会诱导选民走上背道之途。结果地方上的冲突使建殿工程中止,到了主前五二○年,圣殿依旧荒凉(拉四15)。

  古列于主前五三○年在波斯东北方与蛮族作战身亡,但他生前已经在全帝国建立起有效的沟通网路,透过军队能完全掌管波斯与玛代。他不凡的宽阔心胸使他流传不朽。根据希罗多德(Herodotus)的记载,波斯人以古列为他们的父,因为“他的仁心不断为他们谋福”4。他的儿子甘比斯(Cambyses)继位,却是位君,对任何可能威胁王位的人都给予无情的打击;他谋害了自己的弟弟巴迪亚(Bardiya),因为他颇孚众望。甘比斯的成就,是将埃及纳入波斯版图。但主前五二二年七月,在从衣索匹亚返国的途中,他接到消息,有一位冒他兄弟巴迪亚之名的人在帝国的东部篡位。甘比斯似乎因此自尽,不过详情无人知晓。因为他没有指定继承人,他的一位随员,亦是苏珊省长的儿子大利乌,便夺得了王位。顺便一提,当甘比斯的军队行经巴勒斯坦时,沿途的掠夺与破坏,很可能便造成哈该书中提到的穷乏(一69,二16及下)。

  甘比斯一死,帝国许多地方纷纷叛变。大利乌的第一项工作,便是推翻假巴迪亚,将他处死。主前五二二年九月底,大利乌完成了这件事。但在广大的版图中,战争仍然继续,东至伊朗,西及小亚细亚,南达埃及。大利乌将这些战役镌刻于伊朗著名的贝希斯顿崖石(Behistun cliff)上,左边是大利乌王的像,他的脚踩在高大马(Gautama,假巴迪亚)俯伏的身上5。敉平叛逆究竟花了多少时间,专家仍有争议(见亚一11的注释),但很可能到了主前五二○年,大利乌已经稳坐王位,而哈该与撒迦利亚便是从那一年开始传信息。

  这些先知受到世界大事的影响究竟有多少?他们也像前辈一样,在国家的危急关头传出信息,不过,如果像伊里格(K. Elliger)的建议6,他们所想的是背叛波斯的政变,那就太迟了。十八个月之前还比较恰当。此外,哈该的听众并没有战斗精神的迹象。虽然其他国家纷纷受到国族热的感染而闹独立,这只不过显出在犹大地的这一小群犹太人是何等无望、倦怠。波斯帝国的动荡,可能让人想起阿摩司有关地震的预言(摩八8,九5)。列国的审判已经临到,而先知所言大卫后裔的统治即将应验。如果祂将出现,圣殿必须先建好,以迎接祂。这样,世界局势就使得先知的信息具紧迫性;但这信息本身不是新的,以西结曾见到圣殿必须重建的异象,而现在正是采取行动的时候。

  管理幼发拉底区、亲波斯的省长质询犹太人重建的行动,他们向大利乌王写信,要求调查古列王是否曾准许这件事。结果在亚马他城内找到一卷官方的记录,如此,大利乌不但禁止这些人拦阻这工程,还下令把材料供给犹太人(拉五6~六12)。大利乌在自己的帝国还受到威胁之际,竟然肯不厌其烦地处理这事,相当不容易。他似乎一点都不怀疑犹太人是否会背叛,也不介意由所罗巴伯在耶路撒冷作他们的领袖。所罗巴伯后来的遭遇没有资料可查,而他似乎也没有继承人,因此有人猜测,可能波斯人反对所加与他的头衔(该二2123;亚四6及下),将他贬谪,使大卫的家室不再有帝王之权7。不论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建殿的工程似乎顺利进行,直到主前五一六年完工,而波斯官方也没有阻挠的迹象。“如果所罗巴伯的头衔遭怀疑,就有可能导致政策的改变,或向犹太人使用暴力;但是我们查不出有这类现象。”8

  圣殿建成之后,圣经没有再记耶路撒冷犹太人的情况。在列王纪与历代志之后,并无续篇,只有两个独立事件,记在以斯拉记四章623节,对主前五一五至四五八年的时期,提供了一些资料。大利乌的政权对国际情势产生两方面的影响。首先,他发起修路工程;从前旅队要走九十天的路,他要拓宽,使皇家特使能在一星期走完(参撒迦利亚提到巡行遍地的马)。第二,他与希腊的冲突,使世界领袖们的注意力转向西方,那将要统治新帝国的民族。从主前两千年起,希腊和近东就有贸易往来,但是波斯和希腊军队的交锋,把大量亚洲人带到希腊境内。因此,从这时开始,圣经便提到了希腊,这实不足为奇(参亚九13)。

  犹太人既是附庸国,其政治历史便与世界舞台不可分割。在主前第五世纪,他们由撒玛利亚的官员管辖,这群毫不同情他们的官吏对他们课以重税,超过他们的收入(尼五4),又为个人的私利提出无理的要求(尼五15)。犹太人经常面临被人告到中央的危险,如亚哈随鲁王(拉四6)和亚达薛西王(拉四723)时期9,又毫无自卫之力,必然常常感到无助。一旦前途无望,士气萎靡,先知玛拉基所描述的宗教与道德的败坏,便大行其道了。

  先知们谱出神将要成就荣耀之事的乐章,并非出于错误,而是神赐给他们的异象关乎久远,自基督成为人而来,以至祂为审判而再来,并包括祂的国度至终临到的光景。令人困惑的,只是这些预言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实现(彼前一1012)。

1 玛代帝国的版图,见 NBD,地图七。

2 NBD 地图九,或类似的波斯帝国地图。

3 DOTT, pp. 93, 94;参 ANET pp. 315, 316。从考古学证据评析古列王诏书,可参 J. A. Thompson, The Bible and ArchaeologyPaternoster,1962,pp.174180.

4 Herodotus III, 89Penguin Classics, Edition, p. 214.

5 ANEP,版249250

6 ATD, p. 83. 他认为犹太人拒绝付波斯要求的税,而用这笔钱造圣殿。

7 J. Bright, History of Israel (SCM Press, 1960), p. 355; P. Winton Thomas, IB, VI, p. 1039.

8 P. R. Ackroyd, Exile and Restoration (SCM Press, 1968), p. 165.

9 亚达薛西王一世,主前464423年。在他统治的晚期,就是这埋怨提出时,城墙已经完工(尼六15;参二1)。

Ⅱ 圣殿的神学意义

  哈该与撒迦利亚最重要的任务,是确保圣殿得以重建,因此这件事在当时神学思想上的地位,就颇值得探讨。所罗门建圣殿并没有先知参与;对大卫的继位者将要建殿一事,拿单只是允许,而不是下令(撒下七12)。在拿单看来,会幕是耶和华同在更恰当的记号,比圣殿合适,因为它可以活动,象征神与人的相交是活泼、有动力的(撒下七6)。就仪式而言,在会幕中举行和在较固定的场所举行,并无二致。

  何况献祭的功效一直遭人质疑。第八世纪的先知奉为圭臬的说法是∶若不悔改认罪,在日常生活中有洗心革面的表现,就不会蒙赦免(如∶赛一1120)。献祭最多能处理外面公开的罪,但却不能触及罪的全面,包括心思意念在内。“难怪以色列中有一些人眼光超越献祭制度,以及它所注重外表的行为;他们不认为这样做便能与神和好。”10有些人在献祭之外找到赦罪的凭据(撒下十二13;诗三十二5),有些诗人甚至更进一步指称,神并没有要求献祭(诗四十6,五十一1617)。还有先知肯定,耶和华与被掳的人同在(耶二十九1214),是他们的圣殿(结十一16),即使没有祭物可献。因此重建圣殿必须有一个更深刻的理由,绝不只限于恢复献祭11

  锡安,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于大卫征服耶路撒冷之后(撒五7),此后循着这名产生了复杂的观念。 (1) 锡安山成为大卫王宝座的象征,其王权将存至永远(撒下七16);这个主题是在“弥赛亚盼望”的标语下发展的。 (2) 耶和华已经拣选锡安为祂永远安息之所(诗一三二1314),因此圣殿是“永远成圣”之所(代下三十8)。耶和华拣选“祂所喜爱的锡安山,盖造祂的圣所,好像天家(和合本∶高峰)”(诗七十八6869)。虽然天上的天尚且不足容纳神,祂却定意让地面上一座山丘特别归属在祂的名下,且让人都知道这事(耶七11)。难怪在耶利米的日子,没有人相信圣殿会被毁(耶七3)。 (3) 列国都知道耶和华拣选了锡安山,但神也容许他们亵渎那地(结七21),意思乃是神的名在外邦中受到污蔑;然而他们不知道,在城被毁之前,祂的荣耀已经离开了(结十一23)。

  因此,神的名声与圣殿的重建息息相关。列邦必须清清楚楚知道,虽然以色列人被挪移本地,以色列的神并没有消失。“我的圣所在以色列人中间,直到永远,外邦人就必知道我是叫以色列成为圣的耶和华”(结三十七28)。以色列人必须明白,神并没有背弃祂的选民,因此撒迦利亚保证道∶“你要宣告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为耶路撒冷,为锡安,心里极其火热”(亚一14);“耶和华……必再拣选耶路撒冷”(亚二12)。

  在以西结的思想中,圣殿与约之间关系密切。“我要与他们立平安的约,作为永约,我也要将他们安置在本地,但他们的人数增多,又在他们中间设立我的圣所,直到永远。”(结三十七26)圣殿若仍是废墟,对回归之人而言,就没有神同在的表记。在重建工程开始时,哈该曾保证说∶“耶和华说∶我与你们同在”(该一13,二4),由此可见,当时不少人怀疑神是否在他们当中。以西结在异象中看见耶和华的荣耀回到耶路撒冷,可是他也看见那里有圣殿在迎接祂(结四十三15)。在建殿的事上,不是靠人的主动,乃是靠神的灵方能完成(亚四6)。耶和华在国际局势中掌权(亚一1821),并且透过哈该和撒迦利亚激动民心。圣殿的完工表明撒迦利亚是祂的器皿(亚四9),因此显示约已更新,耶和华再一次与他们同在,如同和摩西与约书亚同在一样(书一5),所以,对古老应许的盼望之情再度复苏。

  最后,还有一个末世的理由可说明圣殿为何不可或缺。当最初弥迦宣告耶路撒冷将被毁时(弥三12),他立刻接着描述一座新的圣殿,超乎诸山之上,万邦之民都必流归这山,来聆听教训,让和平临到世界(弥四14;参∶赛二24)。事件的顺序看来应当为∶毁灭,一段时期荒凉,然后,神的家重建,“末后的日子”黎明初现,弥赛亚的盼望即将实现。同样,以赛亚书四十至五十五章也记载,一旦耶路撒冷的刑罚结束(赛四十2),城巿与圣殿都要重建(赛四十四28),并有极大的欢乐。在城巿的重建与神统治的美好经历之间,似乎再没有间隔(赛五十二127)。圣殿的重建成为弥赛亚时代开始的条件。哈该的话语满有此意(该二69),而玛拉基则宣称,主会突然临到祂的圣殿(玛三1)。

  圣殿的重建既是奉献的举动,也是信心的行动,是继往开来的象征,表达出这群人的渴望,深信尽管他们曾经被掳,过去的圣约与应许仍然屹立不变。然而在神的旨意中,圣殿究竟象征什么,连先知本身都难以料到。因为耶稣曾指祂自己的身体为圣殿(可十四58;约二19),而这身体也要被毁。到复活之后,则成为圣殿的房角石,这圣殿乃是由活石构成。这些活石是圣徒,他们成为“神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弗二1922;彼前二45);这样的教会将在荣美中呈献给神。为了这一切,在哈该与撒迦利亚的时期,重建圣殿乃是必要的准备。

10 I. H. Marshall, Kept by the Power of GodEpworth 1969, p. 17.

11 诗篇五十一篇最后两节,与1617节的观点似乎不同,可能是在被掳时期加上的祷告。

Ⅲ 弥赛亚盼望

  以色列历史自一开始,便有得救盼望的特色。在建国之前,以色列人已经从埃及得救,能进入应许之地。在征服该地的猛烈战役中,常有“救主”带领他们,反败为胜。早期的诗歌主题即为奇妙的得救事件,例如∶出埃及记十五118与士师记五1231。藉着经常反覆歌咏这些诗歌,世世代代都牢记神伟大的作为。这传统中有两股脉络∶ (1) 相信未来必有平安丰盛的时代来临; (2) 相信有一位能行神迹供应所需,赐福众人的超人领袖。

  这第二个期望因着赐予士兵和扫罗王(撒上十10)的英雄气概而提升了,变成了大卫王朝及犹大王室的根基。拿单的应许∶“你的家和你的国必在我面前永远坚立;你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后来再被肯定,并具约的地位(撒下二十三5)。有时这被解释为纯粹是以色列国的事,但是诗人欢欣说,未来的王因有神的授权,得以君临天下(诗二78),在全地上建立神的律法(诗四十五47,七十二14)。他剪除仇敌之后,公义与和平将昌盛,因为神的国临到之条件已经实现。那时大自然会丰富供应人饮食所需,蒙福的日子就在眼前(诗七十二3791116)。

  被掳之前的先知无法鼓励国人,传讲乐观的展望,因为全国虽口里尊奉耶和华,行事却与祂相悖,而还指望享受约的特权。他们面前可想望的只有被掳;经过这一惨痛经验,以色列才会谦卑,进而悔改、顺服,如此才有希望得见神拯救之日来到。而先知们所说的未来之王,愈来愈显明是位超人(赛九6),列邦都要来寻求祂公义的治理(赛十一10),因为被剥削者都能得着权利,甚至动物也不再彼此吞食(赛十一6及下)。耶利米曾因当代人错误的乐观主义,而不得带给他们任何希望,但却仍提到未来将有大卫的后裔作王,祂是公义的苗裔,祂的名要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耶二十三56,三十三1516)。这句话所影射王的中保角色,在被掳之后更被发挥。

  古列王指派“犹大的首领”管理归回耶路撒冷的队伍(拉一8及下),又指派约雅斤的孙子之一所罗巴伯(代上三1619)带领归回的团体,于是对大卫后裔的盼望又复活了。哈该宣告,所罗巴伯是耶和华所拣选的,满有权威,如同神的印戒(该二23)。对撒迦利亚而言,所罗巴伯不单将完成建殿大工,更是在普天下之主面前侍立的两位受膏者之一(亚四14),另外一位为大祭司约书亚,在三章8节与六章12节中,且与耶利米所提具中保角色的大卫苗裔相连。君王与大祭司两种职分的联合,将以色列传统中的两股领导脉络结合起来,对弥赛亚观作出创意的贡献。

  在被掳归回的先知中,最明确提到未来之王的为撒迦利亚书九910。这段凯旋之诗运用了古时雅各的祝福(创四十九11)以及诗篇七十二篇。祂不像大部分的地上君王,在拯救之后骑在马上胜利而行;祂却是“谦卑的”,与地上的贫苦人认同。耶和华将祂高举,击败列国,让祂在全地掌权。下文再提到王时,则称耶和华是治理全地的王(亚十四9)。

  不过这个荣耀的盼望,并不是撒迦利亚九至十四章的惟一主题。相反的,其中还有战争的景象,用古时战诗的词汇来描述。拯救的应许意味着必先有可怕的灾难,如同埃及的奴役与巴比伦的掳掠(亚十812)。并且,那位领袖会被拒绝(亚十一8)、谋害(亚十二10),结果群龙无首的国家完全不是敌人的对手(亚十三79)。然而,透过甘愿接受痛苦,祂开了一条赦罪与洁净之路,给凡说“耶和华是我们的神”(亚十三19)的人。得胜乃在乎赢得人心,因此军事武器都没有用,人的资源也绝不足够。何况,这样的成就便带来了历史的终点。哈该描述将有一次震动天地的事件,可能是地震,但也包括外太空的震动(该二2122),然后所罗巴伯才会看见他蒙拣选的结果。撒迦利亚看见耶路撒冷四围的景观都要改变,但也意味着宇宙将有变动,因为日夜的循环都将中止。除非神插手,否则所渴想的太平盛世便不会临到(亚十四59)。

  玛拉基是等候时期的先知。他相信末期已近,最后会有一位警告的使者,来为耶和华的临到预备道路,因那时必如漂布之碱与炼金之火,无人能逃脱(三13)。所以单靠肉身为立约之国的后裔还不够,所有污衊神的人都将灭亡(四1),犹大与耶路撒冷的道德败坏必会受到公义的审判(三5),惟有倚靠耶和华的人才会得救(四2)。因此,玛拉基修正了纯国家主义的想法,同时又指出,除非耶和华在历史中亲自介入,和平与昌盛便无法实现。以色列和列国能执行公义,义人能得着福祉,全在于神的显现。

  整个旧约便以这一严肃而带盼望的信息作结束;它的期待建立在一千余年的历史与启示之上,因此盼望应许能够实现。这些盼望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也没有经过整合。有些意象的含义相当清楚,但大体而言无法达到一致的解释,因此在两约中间的时期,整个趋势是集中在较吸引人且不模糊的层面。只有在回顾之时,才能看清∶拿撒勒人耶稣的出现,使众先知对弥赛亚盼望的各种线索,都组合了起来。

哈该书导论

  主前五二○年是耶路撒冷的关键之年。当时的危机许多人并不察觉,因为并不是有外敌侵入的威胁,以致全民会警醒御敌;然而那时道德瘫痪到危险的地步,视反常为正常。除非有一个充满异象与决心的人物兴起,带动改革,否则便振兴无望。

  从巴比伦回来的犹太人曾经以为,沙漠会像玫瑰开花(赛三十五1),但他们却发现,沙漠侵入他们的田园和果园,因为干旱连年不断。食物的短缺与贫穷,使那些本来想重建圣殿的人灰心丧志。三个世纪之前,阿摩司曾经提说,恶劣的气候与收成的霉烂(摩四6及下)是神的警告,而以色列人太过自信,竟看不出来。虽然现在时局迥异,哈该则认为近来常发生的干旱是神的责备。但和阿摩司不同的是,他发现百姓明白自己的需要,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他们接受哈该对当下情势的判断是从神而来的,并按照他的话调整生活,开始动工。

Ⅰ 先知

  哈该显然不需要介绍或指认(一1),因为此处与以斯拉记五1,六14都只称他为“先知”,而以斯拉记五1的亚兰文重复道“诸先知,先知哈该……”,由此可见,通常人便是如此称呼他(参“先知哈巴谷”哈一1)。此处既没有提到他父亲的名字,可能意味着他的父亲已被遗忘;而当时先知很少,所以提到“先知”就足以知道是谁;他在小小的犹太人团体中必定很出名。他的名字在旧约中是几个源出于 hag(“节庆”)的字之一∶哈基(创四十六16;民二十六15)、哈及(撒下三4)、哈基雅(代上六30)。有可能哈该出生于某个节日,因此被命名为“我的筵席”(如拉丁文 Festus,希腊文 Hilary)。也有可能哈该只是一个别号。

  这卷书既然很短,其中没有透露先知本身的事也不足为奇。他是否为主前五三八年跟随父母回归的年轻人?倘若那时他尚年幼,以斯拉记第二章的名单中找不着他的名字,也可以了解。他曾在巴比伦住过吗?根据犹太人的传统,他平生大部分的日子住在巴比伦12。基于这个传统,以及哈该书二3,有人推测他说预言时已是垂垂老耄,曾亲眼见过圣殿未毁的样式,而在临死之前担负起平生最重大的任务。他说话的权威,以及他对圣殿重建专心致力的表现,颇支持这种看法。

  早期基督教传统认为,哈该是位祭司,被隆重地葬于祭司冢附近13。在上古译本中有些诗篇的作者冠上哈该之名,可以支持他出身祭司家族的看法。例如∶七十士译本将诗篇一三八篇及一四六至一四九篇,冠上哈该与撒迦利亚之名,可能意指希腊文所根据的版本中,这部分他们曾负责校订。但是希伯来的传统不认为哈该为祭司。现代拉比卡施单(Eli Cashdan)写道∶“显然他不是出于祭司家族,因为他要当日的祭司来判断利未式的洁净仪式(二11)”14。不过,这个证据并不足以证明这点。我们只可以确定一件事,那就是他和从前伟大的众先知一样,为神的缘故心里火热。昔日以利亚在迦密山上面对当时的百姓,要他们作出最重大的抉择,而此刻哈该则认为,这一代的福祉惟系于圣殿的重建。因为“神所代表的一切、所要求的一切,并祂在即将来临的世代中要为百姓成就的一切,都具体而微地藉圣殿表彰出来”15

  从经文提供的准确日期,可以看出这卷书所记载的,是哈该在大利乌一世(主前521486年)第二年中,十五周内所传的信息。自百余卷巴比伦古卷,和根据星象资料计算出来的新月表,可以将旧的阴历和阳历作成对照,误差不超过一天16

  下表列出哈该与撒迦利亚所记载的日期,和相对的日期。第四栏为阳历,日期为该年新月的时间。

大利乌新月对照

出处年代月分之日日期主前日期

该一 1第二年六月\cs16八/29初一八/29.520

该一 15第二年六月八/29二十四九/21.520

该二 1第二年七月九/27二十一十/17.520

亚一 1第二年八月十/27

该二 1020第二年九月十一/25二十四十二/18.520

亚一 7第二年十一月一/23二十四二/15.519

亚七 1第四年九月十二/4初四十二/7.518

  五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之后,哈该究竟如何,实在无从得知。一旦圣殿开始积极动工,他的使命便告完成,而撒迦利亚可以承继这工,他便不再出现在舞台上。

12 Rabbi Eli Cashdan, The Twelve ProphetsSoncino Press, 1948, p. 254.

13 H. G. Mitchell, ICC, p. 26, 引用 Dorotheus Hesychius 的见解。

14 前书,252 页。

15 J. B. Taylor, EzekielTOTC, 1969, p. 253.

16 相关资料,以及这些月分开始的日期之表,见 R. A. Parker W. H. Dubberstein, Babylonian Chronology 626 BCAD 75Brown University Press, 1956.

Ⅱ 他的书

  这卷短短的书只记载了先知四次信息的要义。RSV 将先知的话用引号标示出来,以与编者的架构作区别。日期(一1,二11020)、叙事(一12),和浓缩的前言(二1314)都用第三人称提到哈该,由此可见另有人负责将本书收集成卷。这卷书极可能在主前五二○年之后不久便编成,因为大家对哈该记忆犹新,所以不需要再介绍,正如前文所言。

  艾斯斐特(O. Eissfeldt)注意到“报导的准确度和可靠的细节”,因此他认为这些必来自先知的笔记,甚至先知本人便是编者。“这位先知为了要加强他报导的完全客观性,因此不用第一人称,而选用第三人称的形式。”17 阿克诺(P. R. Ackroyd)的看法却截然不同。他认为,编者是在哈该离世一或二个世纪之后,才加上日期,并编纂全书。“就哈该书而言,我们可以假定这些神谕已经传递经年,或许是口传,但也可能已有文字,最后才形成目前的形式。这段时间的长短无法确定,但哈该书与历代志的日期有所类似,由此观之,我们可以估计这段时期不会少于一百年,甚至可能有二百年。”18

  近日鲍肯(W. A. M. Beuken)曾主张,哈该书与撒迦利亚书一至八章,是在“编年环境”之下编纂的19。他的论点为,这些先知书和历代志一样,所看重的都是圣殿、礼仪,和大卫后裔的延续。这点固然没错,然而若鲍肯意指,编者是按个人的喜好,选择主题来记录,便贬低了对这些经卷能传流至今的信心。我们相信,哈该书很早就经编纂,可能早在主前五百年之前;而他和撒迦利亚俩人影响了以后编辑历代志的人;这种看法可能性更大,也更合逻辑。

  哈该也许像他的前辈一样,将神谕以诗的形式表达,使其更生动、便于记忆,但是由于希伯来的诗不讲究声韵,而如现代英诗若不分行写,读来便像散文,所以希伯来诗很不容易确认。在一章911节中,第6节显然为平行句(同样或对比的概念,以并行的句子写出),而甚至整段的译文亦有韵味感20。无论哈该是用诗还是用散文,他都是直截了当、毫不妥协。在向当代人挑战时,他颇富以利亚的气概。没有人会误会他的意思,因为他不断重复他最爱用的命令句∶“要省察”(一57,二1518),“当刚强”、“作工”(二4)。他经常提到从前先知的话(如一6,参∶何四10;弥六15;及一11,参∶何二9等),也很会插入有力的比喻(一6e)。

  哈该书的特色之一,是他自由运用“使者公式”。他不单在开讲时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在结尾时也常用这句话(二7923),甚至穿插在中间(二41423)。他很清楚自己是神的出口,代神发言,而避免以自己的个性掺杂其间。他既是“耶和华的使者”(一13),就必须将信息传得清楚,确定人人都能了解。他所得到的迅速回应,超过任何一位先知。这卷书的模式可反映这一点∶开始是责备(一111),接着是回应(一1214),然后是最后成功的保证(二19);这模式又再重复∶责备(二1017)、回应(二1819)、保证神必得胜(二2023)。全书中“审判的话语”和“拯救的宣告”分量相当21

  虽然本书很短,仍有人探究经文的顺序问题。NEB 在一章13节的注脚中说,经文原来的顺序可能是一141513,二15191014192023。罗斯坦(J. W. Rothstein)首先提出二章1519节应在第一章之后22,欧陆许多学者都接纳此意见,英国的学界也同意2318节的日期,或被视为虚饰,或被解作将“九”字改为“六”(月)而插入的,所以遭删除。结果,第1014节就变成孤立,而使得“这民”(14节)可以指撒玛利亚人。将二章19节放在二章20节之前,将两则含有末世信息的预言置于全书末尾。这种重新安排,将全书的风貌完全改变,也缺乏已知的经文或译本的支持。

  穆拉巴特(Murabba`at)洞中发现的十二卷经书(Scroll of the Twelve)发表之后,提供了目前所知最早的希伯来文哈该书的抄本\cs1824。它有全书的三分之二(一12~二10及二1223),强烈支持了马索拉经文,两者仅有两处极小的差异。既然其经文的顺序与我们的圣经完全相同,先前所有的证据都得到肯定。

17 O. Eissfeldt, The Old Testament An Introduction, P. R. Ackroyd 译(Blackwell, 1965, p. 428.

18 P. R. Ackroyd, 'Studies in the Book of Haggai', JJS, , 4, 1951, pp. 163176.

19 W. A. M. Beuken, Haggai-Sacharja 18Assen, 1967)评论者为 R. J. Coggin,发表于 JTS, 20, 1969, pp. 264266.

20 有两位认为哈该的神谕是用诗体写成,他们是∶A. Bentzer ,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OCP, 1958, p. 156; H. G. Mitchell, ICC, pp. 38, 39.

21 这些词汇见 Class Westermann, Basic Forms of Prophetic SpeechLutterworth, 1967)及 Klaus Koch, The Growth of the Biblical TraditionA. & C. Black, 1969)。

22 'Juden and Samaritaner' (BWAT, 3, 1908).

23 如在欧陆的学者 F. Horst, HAT; K. Elliger, ATD; O. Eissfeldt, Introduction, p. 427. 在英国有 L. E. Brown, Early JudaismCUP, 1920, 61页以下;D. Winton Thomas, IB

24 P. Benoi^t, J. T. Milik, R. de Vaux, Les Gottes de Murabba`at (Oxford, 1961), pp. 203205.

Ⅲ 他的信息

  哈该是只传一个信息的人。他所代表的神,他喜欢称之为万军之耶和华,是一切能力的源头,控制天上与地下的万军(参43页,增注∶万军之耶和华)。因此,祂的话满有权柄,气候遵从祂的命令(一11),全宇宙都在祂的掌握下,有一天也会被祂的手震动(二621)。

  这位神对待人始终如一。虽然他们背弃祂,祂却从不放弃他们。他们不遵守祂的旨意,祂便令他们的生活艰难,要他们回头来寻求祂(一5)。若他们委身事奉祂,祂便因此喜乐,且得荣耀(一8)。祂改变人的心态(一14),并藉着祂的灵住在他们中间(二5)。祂将提升他们为祂所做的事,让列邦供应金银为礼物,因这些原属于祂(二8)。

  哈该并未列出罪孽清单。回归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似乎这时仍持守律法,因为被掳的日子记忆犹新。所缺少的乃是一份对现况的不满,以致愿采取行动的心志。懈怠会埋葬信心。圣殿的废墟好像耶路撒冷内一具死尸,使所有的事都被污染(二1014)。怎样才能除去这问题?惟有专心致力于重建,才能表现脱离懈怠、振兴信心的决心。一旦优先顺序摆置正确,神的同在必将显明,他们的盖造与庄稼必都兴旺起来(二919)。

  哈该的信息不断保证神对现今的拯救,和对未来旨意的成就,显出他真是位先知。他可以预见,眼前光秃的圣殿墙壁,必会铺上列国运来的金银(二79)。建造圣殿的所罗巴伯是要来的大卫后裔君王,或至少他是目前局势中的代表(二2123)。当争战的列邦都臣服在神面前,便会得到和平(二22;参79节);届时,神的全球国度乃是人类历史目标的实现。当哈该看见,个人与群体都愿意臣服于神的治理,就明白神的国已经开始临到了。不单到了最后,一切都会成为美好;就连现在,永不改变的神已开始实践祂的目的∶“我的灵住在你们中间,你们不要惧怕。”(二5)因此,神的子民藉顺服踏入祂永恒旨意的成就之路中,而祂的灵充满他们,使他们满心知道自己正体验具体而微的“实际末世”。

哈该书大纲

Ⅰ 五二○年八月∶抉择时刻(一115

 A 挑战(一111

 B 回应(一1215

Ⅱ 五二○年十月∶刚强作工(二19

Ⅲ 五二○年十二月∶应许与预测(二1023

 A 祝福从现在开始(二1019

 B 所罗巴伯蒙拣选、被珍爱(二2023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