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拿书第四章
(2)约拿的怨言(四1-3)
“这事约拿大大不悦,且甚发怒。”(四1)
神不降灾与尼尼微,是祂的恩慈,却成为约拿生气的原因。他在尼尼微城安置的定时炸弹,恐怕不会爆发了。如果神以对待以色列的办法(出卅二章),来对待尼尼微,那简直是无法忍受的事。约拿无法接受神的恩慈这个事实。他的自私使他生气。这里作者又巧妙地以相同的字眼来描述,“不悦”也是“恶”或“灾祸”的字。尼尼微作恶而遭致“灾祸”,但是他们切实悔改,那“恶”(灾祸)就不再临到他们。他们的恶除去了,那恶却在约拿身上,因为他大大的恨恶,当神的怒气停止了,约拿的怒气却发作。多么讥刺的论述!
约拿有什么权利来发怨言?他自己刚从灭亡中被拯救,他的心应该充满喜乐与感恩,没有怒气与怨言。在鱼腹中,他感谢神的恩慈与拯救。在尼尼微,他为神的恩慈与拯救而发怒。第二章与第四章成为十分尖锐的对比。他似乎忘记了他所身受的恩典,失去了神赦罪的奥秘,新生命对他似不再有什么新的意义。1约拿好似那个恶仆,自己得着债主的宽恕,免去债务,却追究那欠他小额贷款的人,竟毫不悲悯(太十八23-35)。主耶稣在比喻中那样说:你不应该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么(33节)。约拿似乎完全不明白恩典的意义。
“就祷告耶和华说,耶和华阿,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说么?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2节)
约拿开始祷告,他的祷告不是感谢与赞美,内容完全相反。“耶和华阿”似是祷告的口吻。但是其他的话不是祷告,是信念的说明。他的宗教观念无疑是十分正确的,这基本的公式是在出埃及记第三十四章六节起,在约珥书第二章十三节也类似。约珥书第二章十四节,是在本书三章九节。约拿的观念仍是以耶和华为圣约的神,祂与以色列是建立在恩典的关系上。神有恩典与怜悯,是信实的爱。神不轻易发怒,所以后悔不降所说的灾。但是这样的怜悯似乎不只在以色列,也在万国。他应该认识神是普世的主,祂的关怀也是全世界的。诗人曾说:“耶和华善待万民,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诗一四五9)。这慈悲或慈爱是信实的爱(hesed),在旧约中出现多次(除先知著作以外,如在得一8;撒下十五20;诗卅三5,一一七1,一一九64等)。这就是新约中恩典的涵义。
约拿似乎说,我既信这些观念,也必会实行出来,那么豫言尼尼微城倾覆的事,岂不是只成为一种威胁而已。神到时还是舍不得刑罚,使约拿的信息完全不能实现,这是一件非常难堪的经验。这是从开始他就知道的,所以何必多此一举呢?到底应该责怪谁呢?是约拿吗?他背弃神而逃避。但是神呢?祂可以出尔反尔,有公义的性格,却没有公义的行为,一味纵容与宽恕。因此,现在是约拿有理由为什么要逃避,为什么不照神的旨意在第一次就听命往尼尼微去。
约拿所知道的信息只是反面的,尼尼微城必会倾覆。但是豫言常是两面性的,因为那是有条件的。如果尼尼微城不悔改,不离开恶道,结局一定是灭亡。但是他们如果肯回转信服神,神也必转意不发烈怒,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这正面的,却是约拿看不见的。事实上“倾覆”一词也可译为“转变”(耶卅一13;何十一8;尼十三2;斯九22用同一个字)。所以再等四十天,事实上只等几天,尼尼微城已经好转了。这是神奇异的恩典。
“耶和华阿,现在求你取我的命罢!因为我死了比活着还好。”(3节)
这里的主题是耶和华的恩典与约拿的性命。第一、二章也是有这主题,耶和华的恩典保全约拿的性命。现在当耶和华的恩典临到尼尼微城,约拿反而求神取他的命。他看死是一种解脱,是一种逃避。他现在逃避耶和华,无非想保全性命。在船上想逃生。现在当他发怒的时候,他不要性命,那才是一种解脱(参阅民十一11-15;耶十五10,二十14-18)。2
约拿求死,似乎与以利亚十分相似。先知以利亚实在为打倒巴力的崇拜者疲于奔命。他很想继续先贤者的遗志,除去异教的毒害,但是他也没有成功,不如归到他们那里以死来了结。他求死的理由是“因为我不胜于我的列祖”(王上十九4)。但是约拿只说:“因为我死了比活着更好。”约拿究竟不如以利亚,因为以利亚所作的,只有叫约拿更惭愧。耶和华拯救了约拿,但是他还是依然故我,没有真正改变。
(3)受责与受教(四4-11)
“耶和华说,你这样发怒合乎理么?”(4节)
约拿的祷告现在由耶和华来答覆。祷告中只有怨言,甚至强词夺理,表明他违命是应该的。更进一步他在求死,简直是撒野的行为。神先没有责备他,只以问话促他省察。他在鱼腹中,知道要感谢,现在却没有感恩的话。他知道救恩出于耶和华,神看重他的性命,他又怎可求死呢?神拯救他,为使他去拯救别人。他曾一度顺服,往尼尼微城去。但是一看见那城的救赎,他又成为一个反叛者。在第一章神让他看见大城的罪恶,他就因此背叛逃离神,不敢去。这里神让他看见大城的拯救,他却因此背叛神,向神怨言,表明他极不愿意。
神必须责备他,促他醒悟。神必须教导他,使他明白,但是教育的过程实在是艰难的。
“于是约拿出城,坐在城的东边,在那里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荫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5节)
这一节有三次提到“城”,中心思想就在此处。约拿出城,离开这可憎的城,可能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一走了之。他对这城恼怒,是多么不合理呀!他出了城在外面,盼望那城最后终于倾覆,而他却及早逃离,必有安全。他总是要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尼尼微城。第一章他不去,第三章他去了,仍是只走了一天宣告一下。现在他又离开那城,怎可与这城共存亡呢?
他为自己搭了一座棚,是用树叶与树枝编成的,在用字方面,作者可能蓄意使读者联想住棚节,因为住棚节的棚字也是同一个字的(Sukka,利廿三40-42;尼八14-18)。这样从身体的需要来说,白天可遮太阳,晚上可免寒气。但是他心理方面的好奇,还是要看看那城有什么情形会发生,最好还是到时倾覆,证实他先知的信息,看见神公义的忿怒。
当耶和华以问题来答覆约拿满有怨言的祷告,祂问了并不希冀约拿的回答。约拿没有顶嘴,却在行动上仍充满怒气,他的旧性情仍在作崇。约拿仍是我行我素,不管神怎么对待他。耶和华现在也必须以行动来教导。
“耶和华神安排一棵蓖麻,使其发生高过约拿,影儿遮盖他的头,救他脱离苦楚。约拿因这棵蓖麻,大大喜乐。”(6节)
“耶和华神”,耶和华是以色列的神,与他们有圣约的关系,是掌管历史的主。神是“以罗欣”,祂有绝对的权能,全地都是祂的,祂是历史的主,也是自然的主。万物都是祂所造的。祂造沧海与大鱼,祂也造旱地及一切的生物,包括树木。祂现在安排一棵蓖麻,为补那草棚的不足,因为那棚不能使约拿避寒与避暑气。神完全为约拿豫备保护的恩典。
蓖麻是在巴勒斯坦一种十分多的灌木,这是七十士译本所定的,因为希腊文字义不甚清晰。有人照亚甲文译为棕树(Ricinus Communis: Palm-christ),大约在五、六个月之内可长八吋之高。有的以为是埃及的长春藤(Kiki)。有两种希腊文译本(Aquila and Theodotion)也这样译出。类似的解释也可见于另一种希腊文译本(Symmachus)以及犹太注释(Talmud),耶柔米的著作。3这种植物多在沙土长成,特别迅速的长有宽大的叶子,有四吋宽,八吋长,可作很好的遮盖物。
约拿为这植物大大喜乐。他贪图个人的逸乐,比尼尼微得救更重要。身体的舒适使他心里快乐,除掉他的怒气。
“次日黎明,神却安排一条虫子,咬这蓖麻,以致枯槁。”(7节)
神安排植物,原为约拿的舒适。现在为教导约拿,又安排虫子,来咬蓖麻,以致枯槁。神在自然里有绝对的权能,人是拗不过祂的。在表面看,这里又有一项矛盾。神出尔反尔,既为恩慈的安排,又有毁灭的力量。在自然界许多也都是互相冲突的,虫子比蓖麻小,却比那植物有力,可以任意摧残。那么旺盛的生命,在短时间内就完全毁坏。这又怎么解释呢?这样说来,人所需要的,就是得着神的供应,也不能持久。在最需要的时候却毁坏了。这是多么大的讥刺。
这里虽译为一条虫子,可能是指一,以单数来说明集体名词,是那一类虫子,一来就迅速破坏。神无非用这些作为实物教材(Object
Lesson),促约拿醒悟。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考验,看看约拿关怀的到底是什么?是谁?
“日头出来的时候,神安排炎热的东风。日头曝晒约拿的头,使他发昏,他就为自己求死说,我死了比活着还好。”(8节)
神的无情,好似变本加厉。没有树木遮盖,而现在又是热风,使约拿更无法忍受。这东风似是沙漠的干风,在阳光之下,更加炙热,无法经受得起(这种风称之为Sirocco是沙漠特有的)。4这次他生气似乎更加厉害,没有昨天安适的经验,也许还好些。现在好像什么都与他作对,他就更加不能忍耐。
这是他第二次求死,这次生气要比第一次更甚。他撒野的情形几乎无法收拾。这里又回到第三节,绕了一圈,又回到约拿生气这件事。他的怒气与失望,就以这样撒野作为武器,来对付一切,包括神。他的自我受了中伤(所谓Ego-Injury),就更加敏感,草木皆兵。什么都是来敌挡他,谁都成为他的仇敌。他现在已经完全孤立,还有什么生的意志?
“神对约拿说: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乎理么?他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9节)
神仍继续忍耐,没有明明责备,好似第一次一样,依旧促他自省。这次神认为约拿发怒的理由更可笑,只为一棵蓖麻,比本来服事传道的工作,实在微乎其微。这样就要求死,简直太过分。但是约拿硬颈项,居然与神争辩起来。他自认有充分的理由,他要硬到底,决不妥协,绝不低头,情愿以一死来表白。作者用讥刺的方法,到此可说是已达巅了。
“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10节)
神教导约拿,用三项实物教材,以蓖麻为主,再有虫子与炎热的东风。现在可以详加解释了。耶和华对约拿说: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你的怒气。你爱惜这蓖麻,不过贪图短暂的安舒。它对你到底有多少价值?你对它的需要,也只是一时的,没有真正深切的关怀。你爱惜的其实不是它,而是你自己。过分的自怜是危险的。
你说你爱惜它,你连一个园丁的心意都不如。园丁还愿望小心栽种,之后又细心照顾,加水施肥,不使它贫瘠枯干。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你爱惜它,为它作过什么?
你既没有付上任何的代价,一夜发生,使你有过享受,一夜干死,你也不可有什么闲话。你所得到的都是恩典,领受了,感谢,失去了,就心存顺服,没有什么遗憾,又怎么可以发怒呢?你说可以发怒以至于死,是指发怒到极点,对你有什么益处。5
一夜发生,一夜干死,就是多么短暂,何等迅速。人生也是那么无定,没有恩典,又有什么凭藉?这样不是太冒险了吗?
“何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11节)
尼尼微是大城,罪恶大(一2),面积大(三2),人口也众多(本节)。姑且不论成年的居民,单论儿童,就有十二万多人。除了大城中“至小的”(三5),甚至还有许多牲畜,都是神所爱惜的。
幼童是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申命记第一章三十九节:“不知善恶的儿女”。希伯来的思想,右手为善,左手为恶,所以右左指善恶。6这也是以赛亚书第七章十五、十六节“弃恶择善”。通常幼童在七岁左右可分辨简单的善恶。有时善恶也未必指道德方面,也指实用方面(Pragmatic),好坏或合宜与否。如果这样幼童占人口五分之一,那么尼尼微应该有六十多万人口。如果只指更幼小的儿童,分不清左手右手的,通常在两岁左右,应占人口十分之一,那么全城有一百二十多万人。在人口众多的城市,幼童并不占有重大的比例,但是神爱惜他们,他们虽然在罪恶的环境,究竟还不会分辨。神又怎能忍心毁灭他们呢?
再说牲畜,大概指家畜,或畜养的牛羊。它们的生命是神赐的,也是神养活的。它们因人的罪而在苦役之中。神也照样舍不得将它们灭绝。
在数字的计算方面,这里是以亚兰文的字形,作“一万”解,再加上面的字是十二,合计为十二万。在古代亚述的碑文,曾记述建造宫殿有六万九千五百七十四人,看来全城人口确有相当庞大的数字。当然确实的人口仍旧无法计算,可能也没有必要。
也有人认为这里不是指幼童,因为本节的“人”字,是指一般性的。所以笼统地指尼尼微的居民。7他们犯罪,固然有良心的责备,但是有的情形却是他们不知道的,他们缺少道德的辨别力。保罗也说过:“我从前是亵渎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还蒙了怜恤,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而作的。”(提前一13)神顾惜尼尼微居民,但一定不限于十二多万人。这里的人口众多,是作者的用意。
当耶和华说完之后,约拿就没有再答话。本书的结语似乎不尽理想。但是这可能是作者的设计,似乎暗示约拿以缄默表明谦卑的受教。他不再自怜,却降服在神面前,承认自私与无知。他若真的成为神的仆人,必须捐弃己见,让神扩大他属灵的视野,看见神的怜悯更深切,祂的关切更广大,救恩的范围不仅局限于以色列,更是整个的世界,地上的万民。
2 D. Daube, "Death as a
Release in the Bible," Dooum Gratulatorum E. Stauffer 82-104, esp.
94-98.
3 Leslie Allen, Joel,
Obadiah, Jonah & Micah, 232.
4 D. Baly, The Geography
of the Bible, 68.
5 “发怒以至于死”参阅D.W.
Thomas, "A Consideration of Some Unusual Ways of Expressing the
Superlative in Hebrew," Vetus Testamentum, 3 (1953), pp. 209-24,
especially 219.
6 申命记除一章三十九节外,尚有九章三十六节。他们即使不是指幼童,也可能是不成熟的成年人,心智幼稚。参阅A.D. Martin, The Prophet Jonah: The Book and the Sign, 87.
7 这样说法的有Brockington, Wolff, Kraeling, Ellul, 参阅R.B.Y.
Scott, "The Sign of Jonah" Interpretation, 19 (1965) 24.
本章概要
约拿的经验是在神面前受教,学习谦卑的功课。神知道人的整体,包括人的理性、情绪与意志。祂深切地认识约拿,虽然约拿恼怒争辩,神仍向他施恩。神不会感到惊奇或不满,祂仍设法教导约拿。约拿无论怎样反叛、顶撞,神总是有无尽的爱与忍耐。神的饶恕不只是七十个七次,更是无穷的。神牵着反叛的孩子,一直到那孩子屈膝跪下,虔心的认罪。
约拿发怒,他是向神生气,因为他始终认为他自己是对的。他说:“我知道……”(2节),他知道得清楚,所以不再需要恩典。他可以将神的启示来辩驳神的旨意。他会引用神对摩西的话(出卅四6),作为辩论的依据。他以神的话语,求拒绝神的旨意。撒但试探主耶稣的时候,不是引用圣经的话吗?这是史学家、哲学家及神学家必须谨防的危险。
约拿实在没有真正明白他先知的职事。他只知道自己要忠心,甚至牺牲。他却已经忘记最需要的恩典。他不记得神赦罪的奥秘,就是他自己经历的赦免之恩,使他的生命更换一新。其实他已体验了神诸般的恩典,他凡事都需依靠主给他的恩典,但他却没有将他所体验的告诉别人。他好像也忘记神对他的忿怒,因为他叛逆神,但是神在忿怒之后,仍有赦免的恩典。这正如诗篇第三十篇的作者所经历的:“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5节)
约拿求死,第一次是因他不满神的作为,神没有毁灭尼尼微城。这样他新生的经验,从死里逃生,神拯救他的事,这一切几乎是一些幻觉而已。他的生命毫无改变。神既没有断然的行动,约拿仍是一个同样悖逆的人。他以为他与神有交往,但是神却不肯听他的祷告。他认为他既是神的工人,但神却一点也不赞赏他的工作。他往尼尼微去,是冒生命的危险,但是好像白付了代价。他生命的目的似乎失去了,他还活著作什么?
神教导约拿,好似对待约伯一样,以客观的方法来指示,其中显明祂的爱与能力。祂有能力安排蓖麻,表明祂保护的爱。祂也有能力安排虫子与热风,在约拿主观的判断中,那是没有爱的行动。如果以客观的方法来研究,其中仍有爱的启示,因为提醒约拿,有关神的爱,祂爱尼尼微城中不会分辨左右手的人,甚至牲畜。这些都是神所爱惜的。约拿所爱惜的,只是蓖麻,因为这曾给他肉身的舒适。没有它,他肉身受苦,心理受困,他情愿死。这二次求死约拿似乎更加主观,越发幼稚了。只有当约拿可以脱去那样自我与主观的见解,他就能找到真正与完整的中心,是在神爱的恒久与信实。
人有罪,罪是无知,无可救药的盲目与糊涂。罪是神所憎恶的,但神却不愿罪人失落。所以祂怜悯他们,主耶稣看见众好像羊没有牧人,也怜悯他们。神怜悯约拿,引他从无知与自我的樊笼里出来。
许多信徒犯了约拿同样的错误而不自觉。主以恶仆的比喻(太十八章),说明人得赦免,却不赦免别人。约拿自己蒙了拯救,知道感恩。但他看见别人蒙恩,却不满起来,甚至发怨言、生气。我们都多么需要神的责备与教导,好像约拿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约拿书没有结束,只以神问约拿的话为终结。我们当然很想知道约拿的回应。他到底是否谦卑下来,俯伏敬拜呢?还是更加生气,一走了之,再一次背弃神?但是我们又何必追究他的反应呢?耶和华最后的问题实在太大了,这不是只关乎约拿的救恩,而是涉及世界生死的问题。全世界的救恩不是比什么都重要吗?约拿不会回答,我们呢?照主耶稣的话吧!
这最后的问话,在本书中没有答覆,只有一位,祂知道神有充分和丰富的恩慈,所以祂作成救赎,为使全世界凡愿意信服神的,都能得救。
本书为先知文学,其信息是神在历史的启示。但是本书的结束,却以自然启示为重点。神所用的实物教材,都取之于自然,不仅在第四章,第一、二章也以自然界的事物来启示:风浪与大鱼。神也说明祂爱的心意,不仅祂爱惜人,甚至牲畜。一切是神的创造,祂爱惜祂所造的。这也是约伯记所能看见的真理。耶和华最后在旋风中向约伯说话,将自然界的现象,生物与非生物都呈现在约伯面前,让他看见神的爱与能力,不仅对人,更对万物。耶和华也用问语促约伯思考,最后约伯也不敢说话,只以手捂口,表明他完全谦卑的顺服。他也厌恶自己,因为从主观中出来,才客观地看见神的伟大,宇宙的奥秘尽在神奇妙的爱与能力之中。本书也有约伯记那种智慧文学的格调与主旨。
神向约伯启示“大”,使约伯看见自己的“小”。神也以同样的方法教导约拿。本书除第二章之外,曾有十四次提到“大”。尼尼微是大城、极大的城(一2,三2、3,四11)。神掀起大风浪(一4上、12),神安排大鱼(一17),外邦水手在危险中曾大大惧怕(一10),风浪平息又大大敬畏耶和华(一16)。在第四章二节“丰盛的慈爱”,“丰盛”原意也是庞大与伟大,是大量的。第六节约拿有了蓖麻遮蔽,使他肉身没有那么受苦,他为此大大喜乐。但是神所关心的,还是大量的人口与许多牲畜(11节)。
从结构来看,本书第一章与第四章自成一组,第二章与第三章成为一组。第一章先由低潮至高潮,以风浪的危险使船上的人每况愈下。最后他们把约拿抛掉,海浪平息,他们敬拜献祭作结。第四章起初是约拿的怒气与埋怨,最后是耶和华爱与关怀来平息约拿的情绪。第二章与第三章从无望至希望,从灭亡至得救。第二章约拿在鱼腹中祷告,提到他下沉被淹没的经历,从地理的环境及属灵的情况,都是沉沦下去,一直到深处。但是神将他从坑中救出来,提拔他上来,使他可以在神面前,他就体验救恩是出于耶和华的。第三章尼尼微被宣告四十天后必倾覆的噩耗,但是他们立即彻底悔改,结果就在希望中,深信神有怜悯,他们不至灭亡。果然神没有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
从内容来看,约拿在外面的经验记载在第一、三章,他内里的经历是在第二章及第四章。第四章有神的动作与话语,就更加活泼。第二章只是约拿的祷告,是他内在的感受。虽然他也回忆当时遭难的惊险,也有相当生动的描绘,但不及第四章那么切实。
有一点是使第四章与前三章分开,就是有关生死的事。第一章水手求生的欲望太大,用尽方法脱离危险。第三章尼尼微居民求生的意志使他们不得不抉择。因为他们相信这城必定倾覆。所以他们立即切实地悔改,在紧急中刻不容缓,以图生存。约拿在第一章的记载中虽要水手把他抛下海,但他原来也因求生而违命。他不愿为道殉难,恐怕在尼尼微人们因拒绝审判的信息,迁怒于他,将他杀害,至少这是他的想象。所以他不愿往尼尼微去作无谓的牺牲。第二章他求生的愿望更强了。所以他得着拯救,兴奋心情不能自已,“我必用感谢的声音献祭与你……”(二9)。只有第四章内,约拿两度求死,显然十分奇特与突出。这是由于他理性的困惑,神学的迷惘,以及信心的危机。约拿认为神的慈爱是纵容,公义不及怜恤,神过分自由,出尔反尔,没有限度,无法臆料。人服事神,不被重视,不受尊重,又如何能完全顺服、忠心到底呢?但是以人来测度神是多么危险的事!
约拿现在好似仍旧活着,活在我们中间。我们是现代的约拿吗?
参考书目
约拿书
Aalders, G.C. The
Problem of the Book of Jonah.
Bewer, J.A.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Jonah (The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Bohme, W. "Die
Composition des Buches Jona," Zeitschrift fu/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haft, (1887).
Cheyne, T.K. Jonah, A
Study in Jewish Folklore and Religion. London: K. Paul, Trench & Co.,
1877.
Duhm, B. Die zwo/lf Propheten in den Versmassen der
Urschrift u/bersetzt. Tu/bingen: J.C.B. Mohr, 1910.
Ewald, H. Die Propheten
des Alten Bundes. Go/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840.
Force, M.A. Jonah
Speaks. Minneaspolis: The Lutheran Bible Institute, 1950.
Glaze, A.J.
"Jonah," in the Broadman Bible Commentary, vol. 7. Nashville:
Broadman Press, 1972.
Hitzig, F. Die zwo/lf kleinen Propheten. Leipzig: Weldman, 1838.
Keil, C.F. Commentary on
the Minor Prophets, vol. iv. Grand Rapids: Eerdmans, 1866.
Kennedy, J.H. Studies in
the Book of Jonah. Nashville: Broadman Press 1956.
Knight, G.A.F. Ruth and
Jonah (The Torch Commentary Series). London: SCM Press, 1950.
Marti, K. Dudeka-propheten
(Kurzer Handc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 Giessen: A. Topelmann, 1903.
Myers, J.M. Hosea, Joel,
Amos, Obadiah, Jonah (The Layman's Bible Commentary). Richmond: John Knox
Press, 1960.
Mitchell, H.G. and J.M.P.
Smith and J.A. Bewer.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Haggai,
Zechariah, Malachi, and Jonah (The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12.
Newcome, R. An Attempt
towards an improved version, metrical explanation of the Twelve Prophets Minor.
London: Taliesin Press, 1836.
Nowack, W. Die kleinen
Propheten u/bersetzt und erkla/rt (Handk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 Go/ttingen: Vanderhoeck & Ruprecht, 1897.
Perowne, T.T. Obadiah
and Jonah (The
Pusey, E.B. The Minor
Prophets: A Commentary, vol. iii.
Schmidt, Hans. Jona.
Eine Untersuchung zur vergleichenden Religionsgeschichte. Go/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07.
Sellin, E. Das
Zwolfprophetenbuch (K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
Smart, J.D. "The Book
of Jonah," The Interpreter's Bible. vol. vi.
Smith, G.A. The Book of
the Twelve Prophets, vol. ii.
von Orelli, C. The
Twelve Minor Prophets, tr. J.S. Bank.
Wade, G.W. The Books of
the Prophets (The
Wellhausen, J. Die
kleinen Propheten u/bersetzt und erkla/rt.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