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箴  言

 

注释

 

十五2至十六19 神与智慧、君王和内心的关系

 

十五2-7 引言

    作者再一次对比智慧与愚昧,并鼓励人寻求智慧(比较57节),藉以展开另一个箴言的结集,并且肯定神会参与人的生活,并附以一些有关生活,以及义人与恶人的观察(3-46节)。十五章2节至十六章19节整体上包含许多箴言,把神带进人类生活的方程式中。本部分位于十章1节与二十二章16节中间,是全卷书的中心,因而把神放在这卷教导智慧之书的中央是特别富意义的。

 

十五8-19 内在心灵和神的眼睛

    关于神的眼目的4处经文(891116节),与暗指人心的6处经文(711131415节;也比较21283032节,十六159节──比较十四10-15注释)互相交织着。两者在十五章11节同时出现。

    11节的话,跟本段谈及神所憎恶和喜悦的事相关(89节;比较26节,十六5,十一120,十二22,十七15,二十1023)。这些都关乎人的诚实或动机,或言语及其实意之间的关系。这些或可在人眼前隐瞒──却瞒不了神的眼目,这是箴言说的。神看见了便憎恶,而这样也许能对人暗中行恶产生一些抑制作用。

    箴言也提出其它有关人内心和外在生活的一些关连和差异。愚昧的思想和言语是相连的(7节)。我们在属灵的事上,表里也要一致(8节),甚至在我们的感受和表现上,也要如此(13节)。但内在生命的丰富,或可补偿外在承受的压力(15-16节),而张开的口(多言多语)和打开的心(心求知识),也许是不能相容的(14节)。

 

附注   

    11节「阴间和灭亡」(Sheol and Abaddon,参一12之注释)即使是阴间,也在神的能力控制之内(比较诗一三九8)。第16-17节这两节经文互相平衡,好像十五章1526节一样。敬畏神而得的平安,使贫穷变得微不足道;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也产生这效果。第18-19节似是这番话的延续,第18节延伸了第17节,第19节则警告人不要懒惰!

 

十五20-33 智慧与敬神

20-24节像是一个关乎智慧的新段落或讨论之引言(20节其实是重复了第十章的引言),「喜乐」在此是一个不断重复的主题:领悟智慧的喜乐(20节),运用智慧的喜乐(23节),以及逃避智慧所得到虚假的喜乐(21节)。但重点不久就落在神参与世人事务的主题上,而那正是十五章2节至十六章5节整体的重点。正如第11节把719节的两个主题合并,在本段末,第33节也把2033节的两个主题合并。

人是关注智慧和尊荣的(33节):2024节若表达了对智慧的关注,2529节则反映对尊荣的关注,而前者比后者更积极。这些经文确定神对傲慢人和穷人的态度与行动,而那又构成富人得报应的基础。

    30-32节渐渐为第33节作准备,去宣告得智慧和尊荣的秘诀,在于尊崇神或谦卑。在这段经文中,谦卑是在神面前的态度,而不只是人的一种德行。第3033节的次序指出好信息能使我们成熟,而批评的话亦然,但没有别的比听从神的责备,更能使我们迈向成熟。

    「信息」(30节)、「听从」(31-32节)是相关的,因此3132节显出,把消极的句子与好信息并列,同样可以给人生命和建立人。「智能」(32节)一词与「心」(30节)相同,并已强调了这一点。而「管教」(32节)一词,也再次在第33节出现(作「训诲」),以致第33节明显地把神与3033节的教导相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