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一百篇
古旧的一百(一○○1-5)
‘古旧的一百’:‘居住在地上的万民啊!’这是一首在世界各处都有人颂唱的有韵乐曲的调子名称,这乐曲是改编自这首可爱的诗篇的。这首乐曲是由苏格兰的威廉卡夫(William Kethe)于一五六○年所写的,他是改革者约翰诺克斯(John Knox)的朋友。上一个世纪伟大的作曲家阿瑟沙利文(Arthur S.
Sullivan)宣称,这‘古老的一百’是有史以来最宏伟的调子。这调子是由路易布尔茹瓦(Louis Bourgeois)所作的,它首先出现在一五五一年在法属日内瓦人的诗歌集之中。经过四个半世纪,虽然思想和潮流都改变了,但是这乐曲的文字和调子仍然继续存留。
原因当然是由于这篇诗篇是为全世界的人而写的。在其中,所有的人都得到一项邀请。它邀请普天下的当向雅巍Yahweh(这是那细小,毫无重要的以色列的上帝的名称)欢呼,乐意事奉祂,当来向祂歌唱。这情形怎会发生呢?答案当然在于这篇诗篇有一个宣教的目的。再者,来到祂所在的地方是什么意思呢?(译者注:和合本只译成当来向祂)
首先,这句子的意思是经过圣殿几个不同的庭院,直接进入至圣所,上帝就在那处。所在的地方这几个字是来自希伯来文一个词语‘面颊’。一个人能认出他的同伴,他所需要的是望见这个人的面颊。耶稣曾就这个意思说:‘看见了我,就看见了父。’所以,它的第二层意思,就是敬拜者现正被邀请前来敬拜一位与人有密切关系的上帝,而不是一位遥远的神灵。
看来这篇诗篇起初是在一种非常有趣的方式下被人使用的。我们看到一朝圣者来到圣殿的门外,可能正如在耶稣的日子,他们来自遥远的地方,西自埃及,东至米所波大米。他们在门外受到一位官员的迎接,他的工作是‘用宗教礼仪的方式’来欢迎他们。
第一至二节。首先,这位官员要求朝圣者背圣殿,面向列国,就是他们从地的各处而来的地方。重复念他所要求的,或说是他所命令的(!)。向所有住在地上的人,甚至是曾使他们作奴隶的埃及人,在东方的异教徒(正如约拿书第三章所说的)米所波大米人,在南方残暴的以东人和在东北方好战的叙利亚人,都是如此念。这篇诗篇的信息,就是连在遥远的国家也要来‘敬拜’(标准修订本作事奉)以色列的上帝雅巍。他们要来耶路撒冷朝圣,要歌唱进入圣殿的园子!当我们看见事奉(serve)这个词如何用在教会‘崇拜’中,我们能更明白这个动词的意思。(有关环绕以色列的列国,请参看阿摩司书第一至二章。)
然后,他们象征性地向列国呼喊(或当他们回家的时候,将这些说话带回去):你们当晓得耶和华(希伯来文有‘只有’的意思)是上帝\cs8。这时候,朝圣者转过来,互相对望,并且向对方宣告:我们是祂造的,也是属祂的(参看赛五十一16)。他们用这些话提醒自己,在万民中,他们是上帝自己的产业(出十九5),事实上,这些话是上帝在西乃山与以色列立约的时候,透过摩西说的。但是上帝没有在那里停止,虽然一些现代的基督徒希望祂这样做。上帝继续宣告,祂的子民要成为祂祭司的国度,即是要成为向其他所有的人传递上帝之爱的祭司,甚至向那些使他们受苦和死亡的人。最后,来敬拜的众彼此重复地说:我们是属祂的,意思是我们不再是自己的产业;或者他们可能这样说(参看标准修订本注脚和古老的钦定本),祂造我们,并不是我们自己创造自己。因为只有耶和华,祂使众多独立的信徒合成一个体,并不是我们能说:‘来,让我们创造一间教会。’所以那些期望来敬拜的人,好像我们在主日时抵达教堂的门前一样,当记得‘我们是属于谁的,我们要来事奉谁’,甚至建筑物本身也不是我们的,而是祂的。
第四节。现在祭司或是圣殿的官员向众呼召说:当称谢进入祂的门(这些门是属于祂的,不是我们的!)我们的教堂大楼通常都会有一块石嵌在墙上,或是在门廊边有一块铜牌,上面刻这几个字:‘Ad majorem Dei gloriam’──更大的荣耀归与上帝。所以当我们进入教堂时,我们就是要感谢祂和赞美祂。
这篇诗篇的标题是:称谢诗。我们翻看利七章十一节以下的经文,会发现用这个名称进行的特别献祭,它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这类似我们今日圣餐的祝谢礼。那个词语的意思是‘感谢’。所以,这篇诗篇所要教导古代的以色列和我们的,就是我们不要无动于衷地闯进去参加上帝所赐的圣餐礼,因那里连天使也不敢践踏。
第五节。ki这个词通常的意思是‘这……’,而不是这里所翻译的因为,正如希腊文的hoti,它引出下文一段直接的说话。或许这人现在已经过了外面的门,并且一同站在外邦人的庭院中。假如是这样的话,现时祭司正在那处帮助这些人来表明他们的信仰。他要求他们重复他的话:‘(我们相信)耶和华本为善\cs8’。随两句最后的话也是如此,他们宣告祂们相信上帝对他们绝对信实的爱,相信祂曾拣选他们成为祂立约子民的成员。
不但如此,上帝也拣选了他们成为祂立约的同工,以致世界可以知道祂的爱。为此,祂会继续保持祂对祂子民的信实,直到万代。──《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