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下第卅五章
约西亚守逾越节(Ⅰ)(卅五1-27)
(一)
希西家庆祝的逾越节虽然盛极一时,约西亚守的逾越节似乎比他更加壮观(从18节可见)。在这时,如同在那时一样,耶路撒冷有巨大的众聚集。我们现代的人必须运用想像力才能想像当时的情景;不过,如果我们在电影或电视上看到回教徒在麦加朝圣的画面,我们便会有正确的轮廓。耶路撒冷在约西亚时代不是一座大城市。犹大全部人口聚集于其中,目的是为了参与以圣殿为中心的崇拜,全城就必定到处都挤满了人。当地的人都振作起来收容大量拥来的人,也许准备为人备辨食物。时候一到,他们一家一家,一一的开始抵达,旅途劳顿,疲态毕露,此情此景,还好尚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中,庞大众的各种需要,是无须详加说明的。然而,鉴于王、众首领、和众祭司为这个节目丰富的预备,明显地食物是不会有问题的。众无疑为其本身也会有所预备,以野餐的方式进食,直到最主要的大事就序进行。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那些难题,在这节日的庄严及其所唤起力量相形之下,便变得无关重要了。在这里以色列人开始看见,或再次看见以色列是什么意义。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都耕种自己田地、养活家小的农夫,他在这里体认到自己是属于上帝的大家庭,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是选民,现在正一同拥向赐土地给他们并负责保障他们整体存在那一位的圣殿,而这殿正是显示祂在他们中间。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谈话都被逾越节支配。
这是已经被人遗忘了很久很久的经验(18节),而且现在是约西亚吩咐的。这样的经验是耶和华自己写在摩西的律法上,不是单为了逾越节这个特别的时机,而是为一年三次的节期,另两个节是七七节和住棚节(请比较申十六9-15)。理由是不难找到的。以色列必须不断地被吸引到它的源头上来,再三地认识自己的身分,从日常,低贱和物质生活出来,从认为整个人生不过如是的幻觉中解救出来。基于同样的目的,一天耶稣的父母从拿撒勒起程到耶路撒冷,他们发现祂,虽然还是孩童,却知道逾越节的意义比他们还多(路二41-51)。
在实质上表现上帝子民的特点的,是他们知道祂过去一直以信实对待他们,以及他们以基督教所用永恒的术语,来了解这认知是他们将来安全和盼望的保证。人们在一起敬拜并公开承认祂的作为,在今天如同在古时的以色列一样──不过参加的人和敬拜的外在形式必然是不同的──乃是创造并维持对自我身分的认知所必须的。
约西亚守逾越节(Ⅱ)(卅五1-27)(续)
(二)
鼓舞约西亚的精神,是顺服上帝诫命的新决心。为了我们已见到的那些理由坚守逾越节这件事,便构成他对这决心的主要贡献。他对于那些细节,如正确日期(1节;请比较出十二6),和祭司与利未人固有的功能(3-6节)都是留意的。约西亚对利未人的指示有一种引人注意的特色,就是吩咐人要‘将圣物约柜安放在以色列王大儿子所罗门建造的殿里’(3节)。我们记得,约柜在所罗门的日子里实际上确实安放在圣殿为它预备的地方(代下五章)。进一步讲,大确实预期圣殿的建造会解除利未人之用扛抬这样的任务,并因此而给他们重新派定任务(代上廿三26及以下各节)。那些指示,纵令是轻微地,也回响在第三节的最后一句话里面。
鉴于约柜最初被安放在圣殿之后,从未有任何记录论及它从那里搬出去的事,因此有关约柜的吩咐,已被一些注释家认为有问题。约柜曾被搬动的事可能发生于圣殿被亵渎供俗用或修理过程中,不过这样的情况几乎是必然会被记录下来的。规避这句片语明确意义的尝试也是没有用的。所以,最可能的解释是:作为一种象征的表示,约西亚故意重演了把约柜安放在圣殿里的过程。他这样行的目的是不含糊的。以色列和犹大的历史,除了那些辉煌的例外以后,已证明人深深感觉到忽略在律法中描述的殿中敬拜的事。特别是逾越节,人已没有按这个节的规模或按这个节的礼仪来庆祝了(希西家是唯一的例外)。户勒大宣告的犹大倾覆的预言(卅四23及以下各节),在约西亚心思中仍然记忆犹新。庆祝逾越节是属于他更新圣约要做的事的一部分(卅四31)。在更新圣约的过程中,约西亚重演献身的象征行动,今日不论在个人生活或教会生活中仍然有它们的价值。
(三)
十至十五节是描述为这个节日所作献祭的准备。圣职人员的工作是巨大的,圣殿好像已经变成了巨大的屠场,人不停地把那些牲畜宰杀了,并带到那些会以家庭形式庆祝这节日的人那里去。守逾越节时常都有这样的双方面,一方面人来到圣殿──早期的以色列人则是来到其他的圣所──按仪式宰杀祭牲,而另一方面则是在家里的实际庆祝。(从申十六7来看,许多百姓似乎会带帐幕来,在七天的节期中会在耶路撒冷周围搭营。然而同一节经文暗示,他们实际上不会在那里吃喝,而是在圣殿附近吃喝。在耶稣的日子里,食物是在城里的家庭中吃的,请比较路廿二7-13)。宰杀逾越节的羊羔跟还有献燔祭(12节),献燔祭是用其他的牲畜(山羊羔和公牛,见第九节。译按:中文本‘山羊羔’和‘公’字均未译出)。十四节的‘脂油’,在献祭的一般用语中,是指献祭时之祭牲那些不全然焚烧在祭坛上的部分。在此情形下这里所言大概是指逾越节的羊羔。
(四)
约西亚关于犹大人的敬拜之辉煌成果,竟继以他的颇为屈辱的死,这是出乎人之预料的。在约西亚进行改革时,从古时近东这一区较广大政治远景中,已见到那将来的强国,就是巴比伦的崛起。对于犹大来说,这是恶兆,约西亚要是有先见之明,他的做法可能就会不同了。诚如事实所示,他卷入了那些超级强国的战争中。埃及的法老尼哥,出兵协助国势日衰的亚述,后者力图挣扎也无济于事──最后在迦基米施──抵挡巴比伦──那决定性的一战,便一败涂地。约西亚起来抵抗尼哥,大抵是与他在国内要消除亚述人影响的政策有密切关联,他甚至可能觉得巴比伦的崛起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这种想法,在政治和军事上都估计错误。然而,历代志作者给我们看见更深一层的原因:即约西亚一肯听上帝对这件事所说的话。
这种拒绝的情境是奇特的,因为实际上那话是藉尼哥本人而来的(21节)。在旧约的史实中,由以色列的一个敌手声称自己直接从以色列的上帝得到权柄并非全无前例的。亚述的拉伯沙基,正是作过这样的声明(王下十八25──在代下卅二章的围城记载,把详情省略了)。在这里不同的地方,是仇敌的声明,其实是历代志作者自己说的,他以约西亚的拒绝为其丧命的理由(22节)。在这里很难不使人感到惶惑,并对约西亚表同情。他怎么应该相信一个侵略圣地的人的话呢?对方只关心自己好战的利益,他说他是被上帝差遣,特别是约西亚本人鉴于户勒大的预言,说犹大于他在世之日会蒙解救,而他自己的努力是否忠诚的呢?
可以用两种方法之一去解决面对这种困难。或者我们可以认定:上帝的话总是可以这样认出的,而且约西亚的良知必定已经告诉他向尼哥让步是对的;或者我们可以假定尼哥的声明──大抵原来是按埃及神明的意思──由以色列先知圈中人的解释加以支持,清楚指明这其实是上帝的旨意。这种解释是由一本次经(以斯得拉一书〔1
Esdras〕一章廿八节)提供的,它把作这种解释归于耶利米。作为历史的证据,以斯得拉一书不足以信赖。然而,鉴于耶利米确实象征地忠告过人不要抵挡这个帝国(巴比伦)的政策,力言它其实是奉上帝的命行事(请比较耶卅七至卅八章),则这个建议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无论如何,约西亚在这个特殊时机不幸失策作为他败亡的原因,并解释了户勒大预言他会‘平平安安’去世未能应验(卅四28)。户勒大其余的预言则仍然有效,因为约西亚虽然死了,犹大这时并未沦亡。
对这位犹大最伟大的君王之一的逝世,通国的人都深表哀悼。具有最重大意义的颂辞则是由耶利米作的(25节),而且是值得注意的,一般都相信耶利米不以为约西亚的努力有实际功效去改变百姓的心。他先知职事正式开始于改革中期,就是主前六二六年,这是合理的推断。这里有一个带有讽刺的明证,无论用意多么美善,外在的改革无论有多少,都不能在人民身上产生真正的改变。──《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