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约书亚记第八章

G 第二次进攻,第二部分:在艾城的胜利(八129

i. 耶和华对约书亚说……(八12

  第一次进攻艾城的时候,没有神的引导(七34)。在耶利哥,争战的是神(六25),以色列人只是在仪式上参与,并在争战得胜后进入耶利哥。耶和华对约书亚的吩咐,头一句话是一道命令: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第一部分,不要惧怕,在 MT 里面出现了三十九次。有时候,在可怕的环境下,神再次用这句话向人保证,如:透过神的来访(创十五1,二十六24),或命令人进入一块未知之地时(四十六3)。在面对争战时,祂也要人不可惧怕(民二十一34;申三2)。本书后面也有同样的例子(书十8,十一6)。通常在这类情况下会提到仇敌,也会应许神的同在与扶持。320但是八1又加上不要惊惶,这在希伯来圣经中只有三处相同:申命记一21,历代志上二十二13,二十八20。历代志上的经文是在讲大卫交代所罗门要为耶和华建殿。申命记一21则是向以色列人说的,提醒他们神要他们去得应许之地为业。这与约书亚记八1相似,因为这里正是要进一步执行当时的吩咐。这些经文都与要去完成神所命令的大事有关,而这些任务都与圣约的完成有关,或是应许将迦南地赐给亚伯兰(创十七章),或是应许建立大卫的王朝(撒下七章)。虽然在约书亚记第八章中,得地的应许很清楚,不过由于圣约对另一个问题的关注,这里便用到此一片语。亚干的罪和当灭之物都已经除去了,以色列人可以再度出发,去征服这地了。

  给约书亚的吩咐,和第七章探子的建议完全不同,所有的兵丁都要出动,不是单单少数人而已,约书亚也要参与,要率领军队上战场。耶和华所讲的话,和六2类似,应许约书亚能征服这地。这里另外提到艾城的地,或许是指后来以色列人可以在那里定居。这里不像耶利哥,以色列人若住在那里,会招致约书亚的咒诅,但是神容许以色列人住在艾城,和其周围之地。艾城的王(六2)要归给神,城本身亦然,但其他东西都不再算是当灭之物。其中的财物和牲畜可以归给以色列人。这是大半战争的规矩,不过这里特别声明,显示和耶利哥的掳物处理截然不同。在耶利哥的战役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要归给神。这道神的命令显出灭绝令的意义是有弹性的,由神按着百姓的特定需要来诠释,321凡所夺来之物都属于神,所以祂可以从中拿出一些来给以色列人。

  你要在城后设下伏兵,这句话仿佛是临时想到而加上的。这些吩咐的实现,却与12节中颁布的次序正好相反。伏兵与胜利最先出现,然后以色列人才去抢夺,最后,王被杀死。这样,约书亚顺服了神每一道命令,而这些命令也成了整件事的大纲(次序正颠倒)。

  古代近东的战争中会用到伏兵。322主前第十世纪,一位亚述王讲到他用的策略,和约书亚的办法很类似:323

我留在帕欣底(Parsindi)城的前面,同时派骑兵和前哨部队作伏兵(在城后)。我在郊野杀了五十队人,都是阿米加(Ameka)的战士。

  以色列设伏兵的作法,是神头一个设计的。所以,约书亚首先使用这个办法之说,无人有异议。耶稣也知道他的门徒将从事的任务充满危险,因此他忠告他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十16)。

320 E. W. Conrad, Fear Not, Warrior. A Study of ~al ti^ra{~ Pericopes in the Hebrew Scriptures (Scholars Press, 1985), 617页。然而,他对书八1的分析,和这里的看法不同,并没有考虑整个句子“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的重要性。他主张第八章是侵犯式的举动,而第十、十一章则是防卫性的举动。

321 这是较佳的解释,优于 Polzin, 82页所提“暂时停用”神的命令,或 Fritz, 9192页所提,与神的命令相违。

322 A. K. Grayson, 'Ambush and Animal Pit in Akkadian' in R. D. Biggs and J. A. Brinkman (eds.), Studies Presented to A. Leo Oppenheim June 7. 1964 (Chicago: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64), 9094页。我要感谢 D. J. Wiseman 教授提到这个参考资料。迦南地的埋伏,在主前十三世纪埃及的蒲草文献(Anastasi I)里面也有提及。参 E. Wente, Letters from Ancient Egypt, SBL Writings from the ancient World Series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90), 108页。Fritz, 90页,提到一个类似的方法,把敌人引诱出城,然后将城烧掉,是古典时期汉米卡(Hamilcar)所用的。

323 这段文字出现于亚述拿瑟帕(Ashurnasirpal)的年记中。参 A. K. Grayson, 'Ambush and Animal Pit in Akkadian', 91页。

ii. 作战的指示(八38

  这一段话的结构枢纽是:神给约书亚有关短枪的吩咐,和他的反应(18节)。约书亚预备上战场(313节),伯特利和艾城的军队也出动了(1417节)。接着,以色列人征服了艾城,将它焚烧(19节),打败了伯特利和艾城的军队,抓住他们的领袖,瓦解了一切的抵抗(2027节)。故事从艾城外面开始,移向城中,然后又移到城外,描述最后怎样大获全胜。以色列军队像前一次一样,从耶利哥的营地向西前进。他们引诱敌人离开艾城时,是朝东走,而伯特利和艾城的人追赶他们。当埋伏的人进入艾城,他们是从西边来,往东走。他们继续往东,便追上艾城的军队,这时以色列人便以钳形的两队夹住艾城的军队,把他们困在谷中。在18节,约书亚从最东边的以色列队伍中,向最西边的那一队发出信号,把两队结合起来,完成夹攻的策略。

  伏兵的记载与士师记二十章所记,以色列人在基比亚埋伏攻击便雅悯人,相当类似。324相同的地方有三处:

  (1) 以色列人头一次在神面前的失败,却成为后面的祝福。和约书亚记不同的是,在基比亚,神允许他们两次攻击都失败(1823节)。

  (2) 以色列人引诱便雅悯人出城,那时埋伏的人从西边进城,把城焚烧。

  (3) 以色列人把所有的敌军都杀光。

与约书亚记不同的是,他们不但杀人,连牲畜也杀尽了。在以色列的战争里,惟有第2点是约书亚记第八章和士师记第二十章的特色。不过以色列人不是藉诈败引诱敌人出来,而是便雅悯人太专心作战,不断追赶撤退的以色列人,不知不觉离开了城。也许它与约书亚记的战役最重大的相近之处,便是伏兵有机会藏在近处。艾城和基比亚都有这种可能,因为是丘陵地形。

  在开头的摘要说明(3节)之后,便是约书亚对以色列的吩咐(48节)、战争的准备(913节)、艾城的反应(1417节)、以色列人的胜利(1822a节),和神在第1节中所命令之事的完成(22b27节)。

  3. 约书亚顺服了第1节的命令。他和一切兵丁都起来,要上艾城去。他选了三十个三千(意即:三十队人马:参七3的注释)……夜间打发他们前往。下面则是说明这些事的细节。在古代近东很少有晚上作战的,夜间可以伪装、突击,在以寡敌众的时候,是最佳的办法。以色列的军队常常少于敌军,所以圣经中便有几次夜间争战的例子。325这一节重复了第1节神的命令中所用的动词,显示约书亚非常仔细地遵照神的话去做。被选上的三十队人,包括去埋伏的兵和主力队伍。12节指出五千人派去打埋伏仗,还有二十五个单位作主力。约书亚打发军队的夜间,是指第913节所说的“之夜”(亦可能为复数)。事实上,第3节的最后一句,夜间打发他们前往,过了一段之后,在第9节内重复使用。这样,它形成了一种叠句,再过一段,在形容以色列军队的布置之1113节时,又再出现。

  在第48节中,约书亚把作战计划告诉以色列人。这一段是由动词“吩咐”和“看”作勾勒的轮廓,这两个字都出现在开头与末了(和合本未译出“看”,NIV 只译 orders,也不清楚)。约书亚吩咐以色列的兵丁按照神所命令他的话去作。“看”的吩咐,将约书亚透露以色列如何克敌的秘密计划框了起来。第1420节也用到同一个动词,显示敌人“看”到的并不是真情。以色列人要“看”明真实的状况,却不要让敌人“看”清,这样才能击溃他们。

  46. 伏兵要埋伏在艾城西边,但要尽量靠近城墙。主力由约书亚率领,从正面接近艾城,细节要到11节才讲到。约书亚估计艾城之人的反应,假定他们会像初次一样,他们以为以色列也会像初次一样(56节)。这里两次提到敌人会出来攻击以色列人,三次说以色列人在艾城的军队面前逃跑。所用的描述语,是和约书亚记七4一样的动词,就是讲到前一次以色列人从艾城逃跑。有人或许觉得奇怪,为什么约书亚认为,艾城的军队会相信他两次都采用同一个方法。答案或许是在两次的规模不同,第七章为三千,而这里是二十五“千”。艾城的军队会以为,约书亚想用更庞大的军队,以同样的办法来进攻。无论如何解释,约书亚是奉命行事,因为第1节中,神给了这样的命令。

  7. 一旦计策奏效,军队被诱离开要塞,伏兵就可以出来,占据该城。第八章只有这里用到动词“夺取”(希伯来:yrs%)。这个字代表前面神圣约应许的一部分(参一11),即,以色列人要得迦南地为业。在向埋伏的部队讲的一番话中,这个字可以提醒他们,此一冒险将实现上天的旨意,使以色列能拥有这地。在第1节中,神应许要将艾城交在约书亚的中,或“权”下。

  8. 约书亚的这个应许不单是向伏兵说的,也是向所有以色列人说的。放火烧城的命令,让人想到六24耶利哥城的命运。这一段话的结构为 A - B - A',一开始是讲以色列军队如何布阵(4b5a),接着讲艾城军兵的反应(5b6),然后又回到以色列军队的责任(78a)。耶和华的话都要实践(8节)。这节经文也在约书亚吩咐百姓要的那段话之内。前面提过,以色列要看明这个秘密的计划。因此,这里最中间的一句,乃是第6节:直到我们引诱他们离开城,整个讲话都以此为中心。第46a节,约书亚的一切命令都是要促成艾城军队产生这个反应。接下来6b8节的话,则假定诱骗的招术已经成功。“引诱离开”的这种动词形式(Hiphil,使役式),只出现在这里和耶利米书十二3,那里是讲羊前去被屠宰的动作。这个动词的被动形式(Hophal)出现过一次,在士师记二十31,前面曾经提过,那段故事与约书亚记第八章很相似。在那里,这个字描述便雅悯人在作战时如何被引诱,去追击以色列人。这个字出现的所有情况,都是在描写受害人经由何种途径进入灭亡。

324 A. Malamat, 'Israelite Conduct of War in the Conquest of Canaan according to the Biblical Tradition' in F. M. Cross (ed.), Symposia Colobrating the Seventy-Fif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ASOR (1900-1975) (ASOR, 1979), 49\cs1551页。Malamat 引述了更多埋伏的例子,取自希腊-罗马的资料。

325 前书,5354页。Malamat 从创十四15;书十9;士七,九34;撒上十一11,十四36举出例子来。

iii. 准备工作(八913

  这几个动词描绘出以色列军队实际上如何布阵,不过是否按照时间顺序,却不明确。这里也像前面所记耶利哥的探子(二章)、过约但河的事(三、四章),和以色列与便雅悯争战的记载(士二十章)一样,重复使用钥句,包括时间的说明(如,那夜清早),目的是 (1) 指出各个不同群体的位置; (2) 藉重复与扩张来发展主题。326伏兵的位置提了两次,在912节。约书亚和其余以色列部队的布局,记在1011节,两者又在13节作了摘要。主题为:所有以色列的部队都照约书亚的意思各就各位。第912节,描述伏兵怎样在伯特利和艾城的中间、艾城的西边埋伏,所用的字几乎完全相同。12节加上一项资料,即,约书亚选了五千人作伏兵。

  第1011节讲约书亚如何在艾城北边和山谷地带布置主力。所提到以色列的长老或许是指各支派的首领,他们在作战时担任军官。

  希伯来圣经中有两点很值得注意:

  第一,912节出现了五次,但在12节的最后一句和13节里有两次,则变成

  第二,第9节最后一句,但约书亚那夜却在民中住宿,在希伯来圣经中,和第13那夜约书亚进入谷中,几乎完全一样,只是译本有所不同。惟一的区别是最后一个字,百姓谷中。在这两个例子中,差别都只是希伯来文的一个字母。加上一个 resh(译注:希伯来文第二十个字母),就变成百姓加上一个 qoph(译注:希伯来文第十九个字母),就变成

  这两处的改变既类似,可能是作者有意的添加,而不是文士的误抄。用意是在战争开始时,将这两个主力部队按其位置并列。艾城的军队乃是在城中(或要塞中,参\cf4 耶利哥与艾城的注释)。以色列的军队,就是第3101113节所说的百姓,则在艾城北边的谷中,当晨曦出现的时候,艾城的领袖应当可以看得见他们。

326 Soggin, 103页,和 Fritz, 8792页,认为这种文学手法是合式经文的证据。

iv. 艾城的反应(八1417

  陷阱已经设好了。艾城的王和军兵的反应,显出这一招奏效了。艾城的王看见这景况一语中,含有动词“看见”。这个动词在约书亚吩咐以色列人的话中,出现在开头与结尾中(48节),在那里是勉励以色列人,倘若按照计划,必会发生什么事。在14节,艾城的王看见以色列人在城外聚集,但他却没有“看见”要伺机行事的伏兵。因此,他看见了约书亚所要他看的。艾城的人清早急忙起来,要与以色列人交战,这句形容之语套用了前面的话,因此显示,艾城军兵的反应正如约书亚所料。首先,他们清早便这样行,第10节也用这个词描述约书亚的动作,两者成为对比。约书亚前一天清早打发军队去布阵。艾城的王则用和早先同样的策略,约书亚对他的反应已有了准备。第二,此处提到对方前去与以色列人交战,所用的话和第56节一样,显出约书亚在那里的预测十分准确。第14节是行动的摘要,详情则记在1517节。这一节的结尾告诉读者,约书亚的策略成功了:王却不知道在城后有伏兵。这句话的下半和第4节的用语一模一样,那里是约书亚第一次提到伏兵;不过这句话的前半重点为不知情,这才是策略成功的要素。

  1517. 他们逃跑15节)、被引诱离开城16节),和出来追赶17节)等描述语,也用到第56节约书亚在计划时所说的话。3271617节三次用到动词“追赶”,让人想起七5所记第一次出征失败时的情景。因此,往旷野的方向表示这路线和上一次以色列军队逃跑的路线一模一样(参七45的注释)。第1617节所要强调的是,艾城再没有军兵,所有士兵都去追赶以色列人了。因着全军急着要追击以色列人,以至于“撇下城门,让它全然敞开。在一5,神曾应许不离弃约书亚,所用的动词乃是相同的。艾城的撇下,暗示军队连自己的主要任务也不顾了。城门大开的情形,与第二、第六章耶利哥城门“紧闭”的状况正好相反。因此,这地方现在已不堪一击。

  第17节提到伯特利人也参与攻击,而第912节也提到他们,这不必视为是后期的插入,或是指艾城内有一座圣堂。328其实,这不过是暗示,艾城的角色乃是伯特利坚固城的一个外围堡垒(参增注:艾城的考古)。事实上,伯特利的军队参与追赶以色列人,是这个故事的重要成分。倘若伯特利的军队留在原地,就会看到以色列人攻击艾城的伏兵(从贝丁可以看到艾特),这样,他们一定会立刻前去攻击。如此一来,以色列人就无法用伏兵来毁灭艾城、阻断敌人的退路。

  第1417节回应了第913节。在前面,约书亚尽到了责任,将进击的工作准备妥当。在后面,艾城(及伯特利城)的领袖和军队则吃了败仗。这里所描述为战争作预备的细节,被耶稣用来说明作门徒的代价。他提醒门徒,若要跟随祂,必须先计算代价(路十四3133)。

327 Boling and Wright, 240页,观察到这几节停下来,以重复第14节的行动,因而增加了悬疑性。

328 前书,240页。七十士译本删去未提伯特利。

v. 在艾城的胜利(八1829

  这场战争中发生了四件事:第一,伏兵摧毁了艾城,又从背后攻击艾城的军队,造成东西夹击的成功(19节)。第二,艾城的军队看见城内起火,就知道这场仗已经打输,不存希望了(21节)。第三,以色列军队的主力见此状况,便击杀敌军与艾城的居民,抢掠财物(2127节)。第四,约书亚下令焚烧全城,处死艾城的王(2829节)。第18节成为整个战争和整个故事的转捩点。在这节之前,外表看来艾城的军队似乎又击败了以色列人。但从这节之后,以色列军队便无往不胜。

  1826. 这里有三点: (1) 神的话,因此以色列的胜利全是靠耶和华而得; (2) 约书亚的成功,是因为他相信并顺服神的话; (3) 虽然这场战争和胜利的情形,都是用人的言语来形容,也归功于良好的策略,但以色列的胜利仍然是一个神迹,不亚于早先耶利哥的得胜,或前一代在红海边胜过埃及人。这件事在四方面可以与过红海相比: (1) 出埃及记十四16和约书亚记八18提到了同样的命令; (2) 这两段中,领袖所得的吩咐都是伸出(希伯来:nt]h)他手中所持的物件; (3) 当他这样作,以色列人便得救,敌人便被击败; (4) 两个事件都强调能力,以手或手臂作代表。所不同的是,摩西是用杖(希伯来:mt]h),而约书亚则是用一枝短枪(希伯来:ki^d[o^nNIVjavelin)。杖是摩西在旷野中带领他们的标记,而约书亚则以武器作战争的标记。仔细阅读经文,会发现,神的吩咐:你向艾城伸出手里的短枪,和约书亚的顺服很相近:约书亚就向城伸出手里的短枪329这种完全按照神的话去行的态度,便是达成任务的关键所在。这两句话之间,为神的应许:因为我要将城交在你手里。约书亚的手在这几行里出现了三次,代表他在主导着一切事。330所以,在艾城还没有被击败之前,神就已经确立他的领导权了。

  19. 艾城的人曾急忙起来14节),抓住眼前的机会,而埋伏的以色列一看到约书亚的信号,也急忙19节,用了两次)行动。331描述他们动作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与约书亚在第78a节所给他们的命令中,第一行与最后一行互相对应:伏兵就从埋伏的地方急忙起来,并且放火焚烧。这里所用的动词,显出行动的急迫。这里的希伯来经文当中有一个短语:他一这样作,也就是,当他一伸出他的手。332

  2022. 艾城和以色列的军队都有所反应。台面翻转过来了,前面用来形容艾城人的胜利、以色列人的失败的话,现在则用来强调,在约书亚的领导下,表面的失败如何成了胜利。这里突显出的另一点,是神的话语,因着启示,也因着以色列人对启示的顺服,神的话便产生能力,击败了以色列人的仇敌(参:赛五十五10\cs1611)。

  艾城的军队又有所看见,不过先前他们只见到一半的状况(14节),现在才恍然大悟是怎么回事(20节)。艾城内烟气飞腾。动词“升起”(希伯来:`lh)在第3节是形容约书亚“上到艾城”的举动,不过用在这里,则与燔祭(希伯来:`o{la^ 来自 `lh)的献上相似,两者的烟都升上空中。这里与21节的描述,暗示将这座城献给神,作法与献祭相仿。艾城的军兵没有机会逃脱(直译),这个说法又让在这段中另有一番意义。艾城之人的力量消化如水,而约书亚和以色列军队的力量却大增。“逃脱”一字,与描述以色列人从艾城军队面前逃跑(56节)的动词完全一样。它出现在20节的第二行,指那些原来逃跑的以色列人,如今转过身来攻击敌人。现在,轮到艾城的军队设法逃跑了,但却跑不了,因为他们没有力气。这里与以色列从前的失败,还有更多的对比,约书亚从前描述失败的动词(七8),这里也再用。虽然以色列人在他们面前转背(希伯来:hpk)逃跑,现在他们则转身hpk 的另一个形式)攻击敌人。于是,被追击者成了追击者。

  若说艾城的军队到自己的失败(20节),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则见到他们的成功(21节)。这里又从以色列军队的角度,再复述了一遍艾城的获取与焚烧。艾城既毁,伏兵便向东而去,袭击艾军。而艾军刚刚离城去与以色列人作战(614节),这里又用同样的话描述伏兵离城,去与艾军作战(22节)。当然,这样一来,艾军就被以色列两面的军队夹在当中。他们大肆击杀,战场上没有留下(希伯来:s%~r一个艾军,也没有一个逃脱的,正如前面所说,艾军没有一人s%~r)不离开艾城出来(17节)。

  第2329节详细描述以色列人如何执行神在第12节的吩咐。以色列人向艾城的王、百姓、城市和土地的作法,与向耶利哥的作法一样,都照 h]e{rem(灭绝令)行。在耶利哥,是事后放火焚烧;在艾城,则由伏兵烧城,而那里的描述暗示是向神献上的祭(参六625的注释)。

  23. 虽然耶利哥的首领是如何处置的,经文并没有交代,但是他可能也与其他人一样。在艾城,王被带到约书亚面前,约书亚下令将他处死,并在埋葬的地方立石为念(29节)。

  2425. 艾城和其中的居民都灭亡了,经文中提到连男带女,就是能负自己责任的人。至于这场战争中所杀死的一万二千人,或其居民,可能的解释,请看七45的注释\cs16

  27. 以色列人将掠物据为己有。为什么这里可以,而耶利哥不行?或许因为耶利哥是在迦南地所攻下的第一座城,具有代表性,所以要将一切都献给神,一旦完成了这个动作,便可以取掠物了。第二个理由,可由亚干的罪推想。第一座城的毁灭,以及其中的掠物,成了神给以色列的测验,看他们是否顺服神。攻击艾城的人通过了这项测验,因此便不需要禁止他们得战利品。另一方面,这里提到牲畜,让人留意以色列人当时危急的景况。神已经不再像在旷野时一样,供应他们吗哪,现在以色列人要自己找食物了。然而神在这里还是供应他们:将牲畜赐给他们,满足他们的需要。

  28. 约书亚记描绘艾城的毁灭是永为高堆。这个词只在申命记十三16(希伯来圣经17)出现过。艾城的刑罚像耶利哥一样,完全摧毁(参:书六26的注释),因它不要敬拜以色列的神。直到今日的格式,是向作者当代的人传讲艾城故事的警告──包括以色列人最初的失败,和艾城人对以色列信仰的拒绝。(参增注:来历语)。

  29. 将艾城的王挂在树上,与约书亚记十2627所记亚摩利人的五王类似。杨格指出,约书亚记第十章记载,他们是将那些王的尸首挂在树上(26节),这与古代近东其他的征服记录很接近。这并不是一种来历语,或将记录改写,以证明约书亚作到了申命记式的规定,即申命记二十一2223的命令。333亚述王西拿基立讲述自己如何处置战败的艾克隆(Ekron)众首领:“我把他们的尸首挂在城四围的杆子上”(Prism, Col. III 8-10)。约书亚记八2829提到将战败者的尸首悬挂示众,也可以视为在描述战争行为,和一种宣传伎俩,并不是直接根据申命记第二十一章,因为那里乃是指对犯罪者的刑罚。不过,展示尸首不过夜的原则,对罪犯(申二十一23)和以色列的战争行为都适用。城门口,就是最初与艾人争斗的地方(书七5),成为敌军首领的葬身之地。在约书亚记七26,亚干是被埋在石头以下,此处亦相同,以石堆作为艾城从前首领的纪念。(请参七26的注释)。最后一句成为整个事件的结语,并将它与前一章攻城失败的事相连,补足了其遗憾。

  从文学的角度看,约书亚记八129与前一则故事有三方面的关联:

  第一,其中对剧情的总结、对动作的重复叙述,以及焦点人物不断变更的笔法,十分接近喇合与探子的故事、渡河的记载,和耶利哥的攻击记录。

  第二,它的动词与摩西在红海边的动作相关,如此,便将这件事与前一代人靠神迹击败敌人的事衔接起来。

  第三,第二次对艾城攻击的成功,将约书亚记第七章的失败故事“画上句号”。约书亚记七79所关注的事,虽然因将亚干纠出来惩罚而稍得纾缓,但若要全部解决,以色列人必须要在战场上得胜。第八章便成为其答案。

  这场争战的重要性在于:以色列不再只停在迦南地边界上的耶利哥平原,而进入了中央的山地。伯特利和艾乃关键地域,从这里,以色列人可以应付未来北方(书八3035,十一章)和南方(书九~十章)的挑战。

  对基督徒而言,艾城的故事足以说明神如何赦免悔改的百姓,而恒常的顺服则必得奖赏,能胜过人生的波涛与试炼。我们会像约书亚一样,认识到顺服本身就是神的恩典。(参:约壹一510,二117,三1124)。

329 M. Anbar, 'La critique biblique a la lumiere des Archives royales de Mari: Jos 8', Bib, 75, 1994, 7074页,发现这与主前十八世纪出自马里的信有类似处,尤其是 J. M. Durand, Archives e*pistolaires de Mari I/1, Archives royales de Mari xxvi (Paris: E*ditions recherche sur les civilisations, 1988), text 169, lines 612。这段文字提到,在一场武装叛变中挥舞一把短枪。约书亚的动作和这个动作,以及和摩西的动作比较像;有人尝试将约书亚的动作比为埃及神祇在胜利时举剑,但两者并不类似。参 O. Keel, Wirkma/chtige Siegeszeichen im Alten Testament, (Freibourg: Universita/tsverlag, 1974), 34页。

330 在“因为……交在你手里”(ky bydk)一语中,可找到这几个字母。只是在子音经文中,最后的字母 nun 是指“剑”(bkydwn,前置词不可分割)。

331 O. Keel,前书,1183页,尤其\cs1534, 5176页;Boling and Wright, 240241页;Buttler, 87页;Fritz, 93页,都指出“短枪”是一种镰刀式的剑。他们主张,它代表神的权柄。因此,约书亚的动作并不是向伏兵发信号,因为他们看不见他。他的动作乃是象征神要击败艾人。不过,第19节的结构假定约书亚和伏兵之间有关联。如果约书亚离伏兵太远,以至他们看不见他发的信号,其余的以色列军队还是看得见。当他们看到约书亚挥动兵器,就会停住不跑,转身回头反击。一看到这个局势,伏兵便会采取行动。

332 NIV 里,这句话放在这节的开头。

333 Younger, 222223页;M. Noth, 'Die Fu/nf Ko/nige in der Ho/hle von Makkeda', Pala/stina-Jahrbuch, 33, 1937, 2236页;M. Fishbane,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in Ancient Israel (Oxford: Clarendon, 1985), 148页。

H 在以巴路山立约(八3035

  约书亚记八3034这段经文,在死海古卷的一残篇中,是在五2之前。334

  约书亚记之中的故事,外在事件(如进攻耶利哥和艾城)与内在事件(如:庆贺逾越节、惩罚亚干,和立约庆典)交替出现,内在事件成为外在事件的属灵要素。以巴路山立约的记载,更可以显明这一点。首先,约书亚记第七~八章讲到圣约所关注的事,即“灭绝令”和对它的触犯,接着,这里藉着立约典礼,重新建立以色列和神的关系。335这段经文有三个神学主题:约书亚对神命令的顺服、以色列人的参与,和大典中摩西之命令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约书亚出现在开始与结束时。他建立了祭坛,336凡摩西所吩咐的,一样都没有疏漏,他也将摩西所写的律法抄写在石头上32节),并且照着律法书上一切所写的,都宣读了一遍34节)。他最初与最后的行动,正是照着摩西的吩咐而行(申二十七18)。第31a节记载,约书亚照着摩西所吩咐的,也正如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去行。第35节将约书亚当时的作法,与摩西从前的角色对照来看:337

摩西所吩咐的一切话

约书亚没有一句不宣读的

  3335. 这里提到以色列众人,并且列出各式各样的人,清楚说明了参与者是谁。带领的人中有长老、官长并审判官,还有祭司和利未人。338本地人寄居的,是摩西五经中常出现的词汇,指所有住在以色列当中的人。33935节最后,提到了最无力保护自己权益的妇女、孩子,并寄居的外人。摩西的律法论及所有人的权利与责任,包括各个民间、宗教、社会团体,和他们所关注的事。

  3033. 摩西的律法(希伯来:to^ra^)源自于耶和华神,透过耶和华的仆人摩西之手,传给以色列人。约书亚记八3032应验了申命记二十七48,那就是耶和华的仆人摩西先前所吩咐的(书八33)。因此,约书亚在以巴路山上,用没有动过铁器的整石头,筑了一座坛,献上燔祭,和平安祭约书亚将摩西所写的律法抄写在石头上

  申命记二十七1213与此相仿。为了要宣告祝福与咒诅,以色列人一半对着基利心山,一半对着以巴路山。申命记还加上一些细节,诸如,在石头上墁上石灰,以便写字。340这与楔形文字的石版不同,那些字母是印在黏土上的。而在约但河谷中的戴尔阿拉废丘(Tell Deir `Alla)所发现,覆在墙上、记载巴兰事迹的石灰文字,与此比较类似。341

  更新圣约的典礼,是在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之后(申二十七2)、预备进行征服之前举行的。基利心山在示剑的南边,以巴路山则在北边。示剑是在中央山地的中心,以色列人最初就在这里定居下来。由于约书亚记没有提到以色列人攻击示剑,所以或许是透过和平占领,或是透过结盟(请注意:书八3035次提到外人)。342以色列的先祖,尤其是亚伯兰和雅各,都曾到过示剑。在这里,亚伯兰筑了第一座坛(创十二6),雅各为自己的帐棚购了第一块地(创三十三19)。先祖们从老家叙利亚迁徙过来,最早是在这里落脚。由于它在山地的位置,可以作为整个迦南居民的代表。先祖们到示剑住下来,就表示真正进入了迦南;约书亚记中的以色列人也相同。尽管士师记和列王纪中提到此地发生了一些残暴的事,为它蒙上一层阴影,不过约书亚记第八章与二十四章都将它描述为与神合一之处。至于圣约的背景和神学性,以及咒诅和祝福的功用,请看约书亚记第二十四章的注释。对基督徒而言,圣约的更新提醒我们,要定时聚集在一起,更新我们对神的委身,及对神旨意的顺服(参:来十25)。

334 参导论:“卷名与经文”第六段开始(原书第2021页)。

335 Butler, 91页。Butler 说明,这些经文皆是由申命记中所取出。

336 至于未完成式(字首)用作过去时态,如30节“那时”(~a{z)之后,参 B. K. Waltke and M. O'Connor, An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Hebrew Syntax (Winona Lake, Indiana: Eisenbrauns, 1990), 514558页。

337 MT 里面,这个比较很明显,两行字的结构类似,代名词相同,后面是动词,人名则放在最后。

338 长老曾出现在书七6。官长,请参书一1011注释

339 参:出十二194849;利十六29,十七15,十八26,十九34,二十四1622,二十四22;民九14,十五2930;结四十七22

340 申命记另外还有一项细节,就是以色列人要按支派分成两边,六个支派(包括约瑟支派)在基利心山,六个支派在以巴路山。

341 Boling and Wright, 248页,亦把西乃北边 Kuntillet Ajrud 的文字与此作比较。

342 这个解释没有将创三十四章的事件放到迦南地的征服时期。有些人想要以某种方式将它放到这个时期,他们的解释为:示剑是用暴力征服的。

增注:约书亚的祭坛是否在以巴路山?

  古示剑的遗址是巴拉他废丘(Tell Balatah),在那里挖掘的人最初发现圣所、一座坛和一块立起的石头时,认为这便是约书亚记二十四2627等经文所记的。但是,若说他们的发现与圣经的经文有关,比较可能的是士师记九46巴力比利土之庙。343在以巴路山上研究与挖掘的人,也找到一处遗址,在第三高的山峰,挖掘者认为,那或许是约书亚的祭坛。344有一些细节支持这个建议:

  第一,占领迦南的日期。这个遗址有两个层次。根据埃及的甲虫形宝石,就是一种小小的、加装饰的石灰石“图章”,以及陶器等研判,较早的一层大约为主前一二○○年,而较晚的一层则至主前一一五○年为止。后来这个地方便荒废了。

  第二,据挖掘者泽塔(Zertal)解释,在遗址中央的石头结构,是一座坛。它是由未凿过的石头筑成,后期作了一道斜坡向上,通到他认为是游廊的地方,环绕着祭坛,中间则有烧过的灰烬。

  第三,在这个结构所发现的骨头,都是适合以色列人献祭的动物之骨,如,绵羊、山羊和牛等。

  第四,这遗址没有任何小雕像,因此有些考古学家怀疑它是否具宗教意义,有人建议它原来是一栋房子,或一座塔。但是,若有一种信仰在敬拜时不许有雕像存在,自然就不会有雕像。这个发现究竟是否可以与约书亚记相连,仍在辩论中。345这是以巴路山上惟一发现的主前十三至十二世纪的建筑物。

343 A. Mazar, Archaeology and the Land of the Bible: 10,000-586 BCE, The Anchor bible Reference Library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90), 251页。

344 A. Zertal, 'Has Joshua's Alter Been Found on Mt. Ebal?', BAR, 11/1, 1985, 2643页;作者,'How Can Kempinski Be So Wrong!', BAR, 12/1, 1986, 43, 47, 4953页;同作者,'An Early Iron Age Cult Site on Mount Ebal: Excavation Seasons 1982-1987', Tel Aviv, 1314, 1986-1987, 105165页。

345 R. S. Hess, 'Early Israel in Canaan: A Survey of Recent Evidence and Interpretations', PEQ, 126, 1993, 135137页。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