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二 到汛的旷野 十六1~十七16
按照祭典的记载,以色列人离以琳以后,是安营在红海边,然后才到汛的旷野(民卅三10~11)。其后由汛的旷野起行,安营在脱加、亚录等地之后,才来到利非订,并在利非订才是百姓没有水喝的地方(民卅三12~14)。
因此,按现有的出十六至十七章的记述,其传统口述的资料和书写的文献,就不可能如好些学者的意见,认为有许多是属于祭典的资料。但我们不否认其中有许多祭典修订者的加笔,特别是与日期、数字和安息日有关的字句。
十六章主要的是来自耶、游、神三典的资料。十七章头一段(1~7)也是耶、游、神三典的汇编,而第二段(8~16)却主要的是来自游典。游典是犹大南方的游牧生活者的传统,对另一以游牧为生的亚玛力人的事迹,了解至为详尽,也关切较大。
1 以色列人出怨言 十六1~3
十六1
以色列全会众 这是五经首次使用这词句。耶典和神典不会使用这词句,因为他们知道十二支派结盟形成的历史背景。游典和祭典都会使用这词句。前者居住南方旷野,一向认为以色列人是包含了全部从埃及出来的人和他们的后裔。后者是较后期的著作,特别是在被掳之后,常常像以西结先知一样,期望北以色列和南犹大会复联为一整体(参看结卅七15~23)。
在出埃及后第二个月十五日 这是祭典修订者的加笔。目的不单在记年月日,也在表明从
汛的旷野 除了这里和十七1,以及民卅三10~11提到这名称之外,我们对这个旷野除知其名称可能和西乃有些关联,意义为“荆棘”之外,则其他便一无所知了。要注意的是,汛的旷野(Wilderness
of Sin)和寻的旷野(Wilderness
of Zin),并不是同一个地区。寻的旷野是在犹大的南方,汛的旷野按传统的说法,则在西乃半岛的西隅。
十六2
以色列全会众在旷野向摩西亚伦发怨言 离开埃及整整一个月,经历了许多艰难,初期热切期望的新生活冷淡下来了;旅途的困顿,饮食的不足,前路的茫茫,所见的尽是无边的沙漠旷野,以色列全会众都向摩西亚伦发怨言了。亚伦大概是祭典修订者的加笔。怨言则请参看十四11~12的注释。
十六3
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耶和华的手下 这些话并不表示说话的人真想死,乃是在埋怨现在活似乎比死了还不如;这些话也表明并不单在向摩西埋怨,乃是直接向上主埋怨──怨祂将他们领出埃及;怨祂何不在埃及地将他们杀死,以致要他们今日在旷野忍受这些艰苦。
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 这是在忍饥捱饿中的人,幻想过往生活的夸大话。这夸大的目的,是彰显今日的艰难和加深与增强其埋怨的气势。
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是要叫这全会众都饿死阿 这些话却不单是埋怨,而是指责了。这指责,并且是刑事的罪状,而且指责他们有预谋陷害的嫌疑。这是听话的当事人,极难忍受的!
十六1~3
以色列人在经过整整一个月困顿的旅途后,加上粮食的不足,第二次向领导他们的人和领他们出埃及的神埋怨了。第一次的埋怨(十四11~12),是因敌人的临近,面对死亡的威胁,因此埋怨摩西把他们领出来;这一次的埋怨,却是为肚腹,而且埋怨到上主了。第一次的埋怨,仅可能是百姓中的一些原为埃及人做工,作以色列人之领班的;这一次的埋怨,却是以色列的全会众。作为领导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上主的使者,摩西的处境就越来越不好受了。
2 上主听见他们的怨言 十六4~12
十六4
我要将粮食从天降给你们 通常的粮食是地的出产,但上帝要从天降给。这是神迹。因为上帝听到了他们的怨言(8节)。这神迹不单不指普通的粮食,连鹌鹑也不包括在内,乃独指吗哪(见下句),并预表基督为天上的粮(参看约六32~35)。
每天收每天的分,我好试验他们遵不遵我的法度 虽是上帝特别的恩赐,人仍然要自己劳动每天去收,因为在人犯罪后,上帝已为人立了定例,必须终身劳苦,才能得吃(创三17、19)。更要紧的,是不能贪得,只能每天收每天的分,藉以遵守上帝的法度。
十六5
第六天……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 这是另一个神迹。按原文,这耶、神两典合编所叙述的,是在第六天他们仍然是收一俄梅珥,但当他们预备好了的时候,这粮食却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以足够他们在第七日之用。因为第七日是安息日,他们不当劳动。这神迹,也正是17~18节耶、游两典合编所表明的。但祭典的修订者不明其妙,却在22节说成在第六日要收双倍了。
十六6
由这节到12节,是游典的传统,为祭典作了加笔的。按现有五经的编辑,是4~5节为上主对摩西的吩咐,6~8节为摩西对百姓的转述,9~12节则多为祭典的加笔。同样,本节和第9节的亚伦,亦为祭典的加笔。
到了晚上,你们要知道是耶和华将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 这是预言鹌鹑的飞来(见13节),并藉此事实,要叫百姓知道领他们出埃及的,不是出于摩西这人意,乃是出于上主的旨意。因此,他们的埋怨,也不是对人的不信任,乃是对神的不信赖。
十六7
早晨,你们要看见耶和华的荣耀 这是预言吗哪的降下,用以比对百姓向上主所发的怨言\cs8为非。
我们算什么 这是摩西亚伦的自辩。但这自辩并不在解脱自身的责任,乃将荣耀归给上主。
十六8~9
你们向耶和华发的怨言,他都听见了 这两节经文似乎重复了上两节的话。一方面,在汇集各底本的资料上,五经编辑者有取舍的困难;重复自然难免。另一方面,重复也是强调。这是强调人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念头,上帝都知道。上帝知道人的思念和言语,积极方面是鼓励人要祈祷,消极方面乃要人去除怨言。但是,出埃及记和民数记所记述的每一怨言,接必有上帝的作为,这是我们应该知道,并且当紧记的。因为上帝听见怨言后,固然在慈爱中为人解决问题,也在祂的公义中,对不信赖祂的行动作为施行应得的惩罚。
十六10~12
不料,耶和华的荣光在云中显现 这是继续前面的主题──怨言和上帝的作为。当亚伦还在和以色列全会众说话的时候,他们向旷野观看,发现了耶和华的荣光,知道祂的临在,了解祂即将有所作为,因为上主已经听见以色列人的怨言了。
十六4~12
以色列人对上主所发的怨言,无所不知的上主当然知道。祂吩咐摩西去告知百姓,上主将从天上降下粮食给他们,但要他们每天只能收取当天的分,用此来试验他们是否遵守上主的法度。甚至在第六天,他们虽然也是收一天的分,在他们预备好为食用后,这份粮却可作两天之用。这就显明上主安排的奇妙。摩西按照上主的指示吩咐百姓,告诉他们晚上将有肉吃,早晨将有食物赐给他们,要他们自己按上主的嘱咐去收取。按祭典的加笔,是摩西告诉亚伦,亚伦再对全会众说话,并在正说话的时候,有上主的荣光,在云中向他们显现,以证明祂已听见他们的怨言了。
3 鹌鹑和吗哪 十六13~20
十六13
到了晚上有鹌鹑飞来,遮满了营 继续读下去,一直到本章的完结,都没有再出现鹌鹑,而只有吗哪。这是显明吗哪为每天都有,鹌鹑却不是。鹌鹑是一种季候鸟,每年秋季由欧洲飞越地中海到西乃半岛作短停,然后南飞非洲过冬。春天则再北飞,在西乃半岛北部短暂栖息,等候适宜风向再北飞欧洲。因此,在他们经过长飞后,便很为疲累,而只离地面约三尺的大批集中飞行,极易为人捕捉。至今西乃半岛仍然有这季候现象(参看民十一31~33)。但按诗七十八27~28的诵述,则这鹌鹑亦如吗哪从天而降。
早晨在营四围的地上有露水 这是赐吗哪的预告现象。
十六14
露水上升之后,不料,野地上有如白霜的小圆物 太阳蒸发了露水以后,包含在露水中而遗存在野地的,是一片片薄霜般的\cs9小圆物(请参看31节和民十一7~8)。
十六15
这是什么呢 按原有的希伯来文 ma{n hu^~。的正译,应作“这是吗哪”。但 ma{n(31节亦同此)的音译并不是“吗哪”。中文的这音译,是根据七十士译本的音译而来的。虽然原文 ma{n hu^ 的正译应作这是吗哪,但从本节的前后文来看,译作这是什么仍然是正确的。七十士译本音译为“吗哪”,并不根据 ma{n hu^ 两字,乃根据他们译作时代的亚兰文的这是什么(what)。晚期的亚兰文,正和亚拉伯文一样,将 ma{n 的后面加一长 a 音(manna),便成了 what。所以,吗哪的原义,就成了这是什么?或者说,吗哪是这是什么的音译。虽然百姓惊奇的不知道这是什么,摩西却告诉他们:这就是耶和华给你们吃的食物。
十六16
按各人的饭量……各拿一俄梅珥 摩西的这吩咐,似乎是矛盾的。因为各人的饭量,并不一定每一个人每天是吃一俄梅珥。俄梅珥是干容量名称,只在本章使用过。按36节的记述来看,则约为现今干容量的
为帐棚里的人,按人数收起来 这是各家要按人数的多少,就收多少俄梅珥的吗哪。因此,在平均食量之下,按各人的饭量各拿一俄梅珥,就不致成为矛盾了。
十六17
以色列人就这样行 但这并不表示以色列人都遵守上主的法度(见第4节),因为下一句已告诉我们:有多收的,有少收的。多收的,显明是贪心;少收的,可能信心不够,只是收一点来尝试尝试其滋味而已。
十六18
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 这是另一个神迹。不但是教训他们不可贪心,也要有信心──信靠上帝天天早晨会有供给,不必贪多,也不必只是试试。因为上帝所赐的都是好的,祂的应许都是确实可靠的。
各人按自己的饭量收取 这是回应16节的话,并从本节上句可表明,每人一俄梅珥,正是各人全家食量每日的平均数。
十六19~20
所收的,不许什么人留到早晨 从表面看来,这吩咐是多余的。但在实际上却不然。首先,这是有关上主的试验(4节)和人对上主的信赖与否,也关乎上帝的旨意是要人每日劳动以得食物。另一方面,圣经中原有的洁净条例,都与当日的生活条件有关联。这里的吩咐也不例外。在旷野酷热的天气之下,食物留到第二天的,多数会变味腐坏,以致使食用的人产生疾病。所以摩西吩咐他们,不许将所收的留到第二天的早晨──当天收的吗哪,当天就必须吃掉。
然而他们不听摩西的话 不听摩西话的,有的可能是故意的触犯,也有的可能是出于没有信心,怕第二天无可收取而饿肚,所以留下一些作预防。
留到早晨的,就生虫变臭了 这是另一个神迹,是警戒无信心或故意不听摩西之吩咐的人的。因为食物在第二天变臭是较常有的,忽然在第二天生虫了,却是罕见的。
摩西便向他们发怒 为人极其谦和(民十二3)的摩西,之所以会向以色列人发怒,是因为他们在受试验(4节)上失败了。这是对上主的不忠不信,也是对组织上和日后的驾驭上,极其不利的。一个大团体,必须每个人对每个共同要遵守的条例都加以遵守,才能有组织上的效果和团体上的力量。
十六13~20
正如上主藉摩西所预言的,晚上有鹌鹑飞来,早上有吗哪降下。这种叙述法,乃因以色列人的日子数算法,是由晚到早的(参看创一5、8、13等)。以色列人因为不明白早上露水蒸发后留下的白色小圆物是什么,就彼此对问说:这是什么(音译为吗哪)?因此这食物的名字就叫做吗哪。以色列人按各人饭量,每家有多少人,每天就收多少俄梅珥的吗哪。贪心多收的人和信心不足而少收的人,当他们把所收得的吗哪在容器上一量的时候,多收的没有余,少收的也不会不够。这是上帝要他们有信靠的心面对这神迹。虽然摩西曾吩咐以色列人不可将所收到的吗哪留到第二天早晨,其中却有人不听。只是他们留到第二天的吗哪,却已生虫变臭,无法食用了。
4 收取吗哪的规定 十六21~30
十六21
日头一发热就消化了 吗哪究竟是什么东西?今天的人还是在追问和研究。有的人认为是一种旷野的地衣(苔藓),在清晨有露水时很快生长出来,露水蒸发成白色如露珠形的圆状物,太阳出来晒干后就变回泥土颜色而成为泥土的一部分。另有人认为是柽柳树上的小昆虫,吃了树上的液汁,像蜜蜂般的排出这种小圆白色如珍珠般的东西,这东西经太阳一晒便干而变成土色,以致难得以肉眼辨认。这两者的说法都有可能。笔者曾三次到西乃半岛,的确可以找到有些花可耐干旱数年,遇水重开而让花瓣内种籽随水冲到其他地方生长;水若不多,花开后又可重新干合保存种籽。但却没有找到过这种地衣。另一方面,柽柳树上的小昆虫排泄物,今日亦仍可找到。颜色和味道亦正如31节所言。不过,纵令这吗哪是当地的正常产物,要一时产量如此之大,能供饱如许多人,并如许长的时间(见35节),亦非有神的大能作为是不可能成就的。
十六22
到第六日,他们收了双倍的食物 这是祭典的修改。从理性来说,这修改是正当的,但却将上主所施行的神迹抹消了(见本章5节的注释)。第七日是安息日(见创二2~3;出二十8~11等),他们不当作工,连收取吗哪和煮、烤吗哪均不可行。
会众的官长来告诉摩西 从这记述,可知当日已按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的方式,设立了官长。但这里的官长,原意大概包含的职责极少,可能是在鉴察百姓是否遵守这收取吗哪的法度而已(参看本章4和20节)。所以,当百姓收取双倍的食物时,他们赶快来向摩西呈报情况了。
十六23
是向耶和华守的圣安息日 这是本书首次提到安息日,并加一圣字来形容其神圣性和重要性。除圣经的记述外,学者对安息日的起源,有颇多的推测,但大部分都认为可能源自古巴比伦。按字源上说,希伯来文的安息日是 Sabbath,亦可能来自亚喀得(Akkadian)语的“清除节”(Sabattu)。清除节是在月圆时,即每月的十四或十五日。古巴比伦则在每月的初七,十四,廿一和廿八或其接近的日子(依月亮运行日程作计算)为“不祥日”或“忌日”。在这些日子,先知、祭司、君王和医生是避免做某一些事的。但是,以色列人的安息日却是以每六日之后的第七日,即第六日日落后到第七日日落前的一天,为安息日。这守安息日的律例,已明定于二十8~11;廿三12等。因为是圣的,是向上主守的,所以严定什么工都不可作,并另有许多附带的规条在内。
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 在此不但使我们看到吗哪可烤可煮,民十一8且说可用磨推,可用臼捣。但是现代西乃从柽柳树昆虫排泄物所收取的吗哪,则只能制成类似蜂蜜浆般的,用为涂在面包上的助食品。因此,现代的吗哪很可能就不是上主以神迹从天降下供养以色列人的那种。
十六24
也不臭,里头也没有虫子 这是又一项神迹。20节指出,不听摩西吩咐而将吗哪留到第二天早晨的,就生出虫变臭。但是,在这节告诉我们,他们在第六日留作圣安息日的吗哪,在第二天却既不臭也没有虫子。
十六25~27
你们在田野必找不了 这是又一项神迹。六天有吗哪降下,第七天是圣安息日,他们把第六天的吗哪留到第七天吃既不生虫也不变臭,而第七天连吗哪也在清晨就找不了。果然,第七天百姓中有人出去收,什么也找不。因此,这天降吗哪的神迹,我们惟有以单纯的信心,信靠上主是对祂的子民所作的特别安排,而不是我们能用什么地上的方法可作解释的。
十六28~29
这两节话明显的曾有修订和减缩,以致上主对摩西说话和摩西对百姓的说话混成了一片。你们不肯守我的诫命和律法,要到几时呢。游典和耶典,都可能记述有关守安息日的话,但在祭典的修订后,就把守安息日的律例,提前到在西乃山颁布律法以前就必须遵守,且不单指安息日,甚至包含了其他的诫命和律法了。
十六30
于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 这是指出经过上主对摩西的说话,摩西向百姓指责后,他们才不再出去收取吗哪,而遵守圣安息日的规定了。
十六21~30
这段经文表面是述说收取吗哪的规定,实质却是说明圣安息日遵守的开端。简单的说,就是要以色列人六天可出去收取吗哪,第六天收取双倍,并预先在第六天将留作第七天食用的吗哪煮好或烤好,第七天则不准出去收取,也不能作煮烤的工作,而应当遵守上主的诫命,完全的休息。以色列人中,曾有人不照此规定行,但在受上主和摩西的指责后,才在第七天安息了。
5 留存吗哪的吩咐 十六31~36
十六31
吗哪 请参看本章15节和21节的注释。
芫荽子 又名胡荽子(见现代中文译本)。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二尺多,茎叶都清香,叶成羽形,夏秋开五瓣小白花。埃及、西乃、约但河谷均有生长。果实是圆形、色白有香味,可晒干作香料和调味,也可用为药材。
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 这是和柽柳树昆虫分泌物所制成的“吗哪”有相同的味道了。
十六32~33
要将一满俄梅珥吗哪留到世世代代 这不单是作为记念,也是作为证据。证明上帝曾怎样神奇的在旷野中供养一大批从埃及为奴之家出来的以色列人。我当日将你们领出埃及地的我字,七十士译本翻为“上主”,是清楚地想避免人以为是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误会。
罐子 七十士译本和有些亚兰文意译本翻成“金罐子”。
存留在耶和华面前 意思是放在上主(或按七十士译本作“上帝”)的法柜前(见下节)。
十六34
耶和华怎样吩咐摩西,亚伦就怎样行 这是祭典高抬亚伦的笔法,表明上主吩咐摩西,摩西就叫亚伦去行,正如在十灾中,祭典的记述法一样。
把吗哪放在法柜前存留 这是祭典把后期制成的存放两块法版的柜子(参看廿五16、21,廿六33~34,三十26、36,四十20等),已在这里先行说出了。要注意的是,这存放吗哪的罐子,是放在法柜前,而不是像来九4所说的放在约柜里面。
十六35~36
以色列人吃吗哪共四十年 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的时间,按圣经的传统是四十年(参看民十四26~35;申八2~3等)。因此,在传统上,也认为他们在这四十年间所吃的,就全是吗哪。现代的学者,对此则有不同的见解,乃认为他们是如游牧人般生活在旷野,节期或特别事故才到上帝的山聚集,而四十年却是旷野游牧人民的平均寿命。因此,以色列人在旷野的实际年数难以确定,而他们所吃的也不全是吗哪。这些意见,只能作为参考资料而已。
直到进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 这句话,也给近代学者依据作为出埃及记不是摩西著作的证明,因为摩西并未进入迦南,也未经验书五12之有关以色列人吃了迦南地的出产,第二日吗哪就止住了的事迹。但这句话实际所要讲的,乃是在那大而可畏的旷野生活中,上帝都恩慈的供养了以色列人生活必需的食物。
十六31~36
这段经文简要的描述吗哪的名称、样子、颜色和滋味后,就有上主的吩咐要将一罐子的吗哪存留后代,使后人知道这吗哪的样式和上主恩慈的供养。摩西便吩咐亚伦,亚伦就把吗哪存放在法柜前。可惜这罐吗哪大概在士师时代,或于约柜被非利士人所掳时(参看撤上四1~11),已经失去,故没有存留下来。经文最后说到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的四十年中,吃的就是吗哪,直到进了迦南的境界。──《中文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