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廿四章
D 盟约之确立(二十四1~18)
二十四1~11. 立约
1 你和亚伦、拿答、亚比户。本节列出9至11节将会再次提到的“要角”。拿答和亚比户是亚伦的儿子,民数记三章4节说他们受神审判,因而身亡;事情始末则记载在利未记第十章。这是他们后来没再出现的原因。他们在此出现更加证实了本段传统的可靠性,因为谁也不会将他们的名字,加插在这么重要事件的记录中。相反地,“亚伦和户珥”两人(14节)则在十七章12节和亚玛力人作战时便已出场。长老中的七十人,是个传统的约数,可能代表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亦有可能代表雅各的七十位子孙(民十一16;路十1)。这些“酋长”可能和十二支派的族长一样(民一),后来在以色列支派组织中有固定的地位。
2. 惟独摩西(和合本作“你”),可以上到山顶。这个仿佛客西马尼园(太二十六36~39)的情景,可能表示和神的亲密有程度上的分别。一般人要留在山脚,有资格上山的也只可以走到一半,惟有摩西能够上到巅峰朝见神。
3. 一切的命令、典章(“一切”和合本作“都”),命令大概是绝对的律法(如:十诫),而典章(译作“判决”更佳)则是指“判例法”。两者都在约书里,所以其中的分别并不重要。然而这句话却证明了十诫并非约书惟一的条款(即排除约书其他一切的材料)。
4. 摩西将耶和华的命令都写上。公开诵读以及接纳条款是立约的必经步骤。此外,这些“盟约责任”又需具有永久性的外在形式,是以摩西将它付诸笔墨。对现今世代来说,有条约而不付诸文字是不可想像的。但当时所写的究竟包括了什么,却是无法肯定的问题。这文件可能比我们现有的“约书”长,也可能比较短。五经并没有很多地方,在传统中强调将当时的事迹或是律法记录下来。但我们亦可参较“十言”(出三十一18)和亚玛力之战(出十七14)的记录。一座坛……十二根柱子。这里的“直立石块”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象征,而祭坛在接下来的仪式中,则显然象征耶和华。然而血礼的血是洒在百姓身上,不是洒在代表他们的石柱上(8节),证明了柱子不过是象征,迷信成分并不存在。
5. 少年人,这是原始的一笔,来自未有专业祭司以前的时代(至于利未支派被“按立”的理由,可参出三十二29)。选择少年人担任这些工作纯粹是基于实用的理由,和法术无关,身体不是强壮灵活,便无法将牛绑在石坛之上。少年人好作战士,也适合作为“祭司”。
6. 摩西将血一半,大部分的立约仪式中都包括了血礼。不少国家都有二人将血混合为一,结义为兄弟的习俗。这里没有解释立约仪式的用意,它可能表示神和百姓从此成为“血亲”,神自我宣告为他们的“父”和“救赎的亲属”,即“报血仇者”(出六6)。亚伯拉罕之约的立约仪式是个更为原始的血礼,立约双方在切成两爿的祭牲中间走过(创十五;这仪式后来在耶利米书中复兴,参耶三十四18)。血礼可能表示:若果违反盟约的协定,便是将死亡招到自己头上;但也没有证据支持。这种流血虽然亦可能象征舍弃生命,却似乎和赦罪无关(利十七13)。
7. 将约书念给百姓听。如今宣读正式的书面盟约,对他们口头上的允诺有确认及正式化的作用。“约书”一名也是来自本节,专指以上几章经文,这用法相信是正确的。
8. 立约的血。这句话在最后晚餐的庄重场面中再次出现(太二十六28)。十架上的基督不但(和摩西一样)是盟约的中保,更是立约的牺牲。
9. 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第9~11节接续1~2节的故事。然而我们也没有必要接受某些学者的理论,认为这句话证明了第9~11节是上面所记之立约仪式的另一个纪录。根据第1节的形容,这时登山的理由纯粹是崇拜。没错,从古到今要确立盟约,同享筵宴(特别是和盐有关系的筵席)都是惯常的方法;然而祭筵也是任何牵涉到平安祭(5节)之崇拜仪式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不然祭肉怎么处理呢?燔祭的祭肉无疑要完全烧尽,作为对神的献礼,但“又吃又喝”(11节)所指的,大概是“燔祭”之后献上的“平安祭”。
10. 他们看见以色列的神,这句话骤看似乎和三十三章20节相抵触。即使在那节,神也只是容许摩西看见祂的背面而已(出三十三28)。本节更同时强调,众长老不敢举目高于祂脚凳之上。这些拟人的象喻自然包含了极深的属灵真理,摩西蒙脸(出三6)和以赛亚的哀号(赛六5),都是这真理的表彰。凡人目光实在无法承受神全部的荣美;惟有藉着基督,我们才能看见祂的真像(来一3)。以色列的神,这句话在旧约并不罕见,在此出现却颇有古风。如第11节所述,这里发生的神迹不只是长老看见异象,更是他们没有受到伤害,能以参与交谊的筵席。
平铺的蓝宝石。挪士指出这种铺道,美索不达米亚特别常见。所指的可能是天青石(lapis lazuli);自古以来,这种蓝色的石材已经为人爱用。蓝宝石颜色的正确翻译,是指一种深蓝色,再没有哪个字比这个更贴切用来形容苍天的了。一切雷轰闪电过后,是透明的碧空──然而这幅荣美的图画,也不过是神低微的脚凳而已。以西结书一章26节描述神坐在蓝宝石宝座上,下面是水晶的穹苍;启示录(启四6)亦作出了同样的描绘。
11. 尊者,是个罕见的古字,直译可作“四角上的橛子”,从上下文来看,含义很是清楚。旧约此后亦使用了类似的喻象(赛二十二23;亚十4)。
二十四12~18. 石版
12. 石版并……律法,译作“石版,即律法和诫命……”更佳。故事续篇(三十四章)证明石版上只是写上了十诫。圣经其他地方称这两块石版为“法版”(出三十一18)或“立约的版”(申九9)。
13. 约书亚,在十七章9节首度出场。后来在会幕的讨论中(出三十三11),他要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6. 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乃山。彰显神临在或“荣耀”的表征全都有了:云、火、神的声音。停,希伯来原文的动词是 s%a{k[e{n“居住”。后来用作形容神向人彰显其临在的专用术语“舍吉拿”(shekinah),也是衍自这个动词。这字和希腊文的 ske{ne{“帐幕”谐音,所以新约形容“道成了肉身,‘支搭帐幕’(住)在我们中间”(约一14)。
18. 四十昼夜。日数可能是象征式的(参较以色列在旷野四十年、基督受试探四十日),但摩西逗留了一长段时间却没有疑问。神的用意是在这段时间内颁布二十五至三十一章所载一切关乎会幕、祭司,以及崇拜礼仪的训示。摩西和约书亚要到三十二章,才下山面对以色列的叛逆。──《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