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第四章
天开了与门开了(四1)
此后我观看,见天上有门开了,我初次听见好像吹号的声音,对我说,‘你上到这里来,我要将以后必成的
事指示你。’在第二和第三章中,我们看见复活的基督在地上祂的教会中行走。现在这个景象已转变为天上的庭院。
有一扇门是为那观看者打开的。这里有两个可能性。(甲)有可能他以为已经身在天庭,这一扇门是要为进入天庭更神圣之处而敞开的。(乙)更可能的就是指从地上通达天上的门已开启。原始的犹太人思想认为天空(Sky)就是一个巨大坚实的圆顶物体,把四方的平面的大地遮盖;(这很像中国的‘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编者注)。他们以为在那圆顶之外就是天庭(heaven),故此天开了就是指在圆顶上开了一扇门,可以让那看见的人走进天庭里去。在启示录最初的几章中,我们看见有三道门是对生活非常重要的。
(一)机会的门。那复活的基督对非拉铁非的教会说:‘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启三8)这就是光荣的机会之门,藉这门,福音的信息可以传给许多地方。上帝在每个人面前都设了一个机会的门。
(二)人的心门。那复活的基督说:‘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启三20)。在每一个人的心门外面,那只被钉穿过的手正在叩门,而人可以随自己的意思开门或是紧闭不开。
(三)启示的门。这就是看见异象的人所见的:‘我观看,见天上有门开了。’(启四1)。上帝可以把祂的门开启,引导人进来,去明白上帝和永生的教训。
新约圣经描写天开了的经文不止一次。我们必须明白天开了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天开了好让人可以看见异象。‘天就开了,得见上帝的异象’(结一1)。上帝直接把异象赐给那些寻找祂和祂的真理的人。
(二)天开了,好让圣灵降下来。当耶稣接受约翰施洗的时候,祂看见天开了,而圣灵降在祂的身上(可一10)。当人的心灵思慕上面的事时,上帝的灵便会降下来和他们相遇。
(三)天开了好让基督的荣耀启示出来。这是耶稣对拿但业所说的一个应许。叫他可以看见天开了,并且看见上帝的天使上去下来在人子的身上(约一51)。将来有一天,我们也会看见天开了,而基督的荣耀便显露出来;凡爱祂的人在那一天必然获得祂所带来的喜乐,而那些曾经鄙视祂的人便会愕然和震惊了。
上帝的宝座(四2,3)
当那看见异象的进入天门的时候,他同时也进入一个狂迷的境界当中。
在天上他看见一个宝座,而上帝坐在宝座的上面。上帝的宝座在旧约中是一个惯常出现的景象。先知曾说:‘我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天上的万军侍立在祂左右。’(王上廿二19)。诗人也说:‘上帝坐在祂的圣宝座上。’(诗四十七8)。以赛亚看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赛六1)。在启示录中,除了第二,第八和第九章外,‘上帝的宝座’在每章的经文也有提到。上帝的宝座代表上帝的雄伟。当韩德尔(Handel)有一次被人问及‘神曲弥赛亚是如何写成的?’他回答说:‘我看见天开了,并且上帝坐在祂的伟大白色宝座上。’
约翰看见那位坐在宝座上的。这里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约翰无意尝试用人的形像来描写上帝。正如遂特(Swete)所言:‘他极力避开用任何人的形态来描述上帝。’他描写的上帝犹如‘宝石闪烁的光彩’,但他却没有把任何形状绘画出来。这是圣经的一贯作风,作者惯常以光来形容上帝的。在教牧书信中,我们看见上帝犹如‘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提前六16)。而在这许久之前,诗人已经用这样的字句去描写上帝,祂‘披上亮光,如披外袍’(诗一○四2)。
约翰以宝石闪烁的光彩去绘画在异象中所见的上帝。我们却不知道这些宝石的真确形状。作者只写出三种名称:碧玉,红宝石和绿宝石。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这些都是极名贵的宝石。而柏拉图曾把这三种宝石并列,以代表当时名贵的宝石(柏拉图:Phaedo一一一E)。这些宝石也是推罗王穿戴的名贵首饰的一部分(结廿八13);而在大祭司胸牌所镶的宝石也不会缺少他们的(出廿八17)。将来圣城的基石也是用这些宝石并混杂其他的,作为建造的材料(启廿一19)。
碧玉(Jasper),照现代人所认识的,其实就是一种晦暗不透明的宝石。但在古代,它似乎是一种半透明的晶体石,而且发射出闪烁的光辉,使人眼睛几乎不能正视。故此有人说,这里所指的就是钻石。这是一个可能性颇高的推测。红宝石(Sardian),这名称的来源是因为它的主要产地与撒狄(Sardis)极接近。它的色泽是血红的,通常这类宝石是雕上图案在上面的,有点像现代人的‘红玉髓’(Carnelian)。绿宝石(Emerald)大概就是我们所认识的碧绿翠玉。
约翰所见的上帝,犹如一粒在太阳照射下光芒夺目的钻石,再加上红宝石闪烁出来的血红色光芒,实在十分刺眼。当中却出现绿宝石发出来的翠绿柔和的光辉,而只有这样组合成的光彩,人的眼睛才勉强可以忍受得来。
我们还可以找到另一个可能性的解释。碧玉代表上帝的纯洁,而它发出来的光芒是肉眼不能忍受的。血红色的红宝石则代表祂报复的忿怒;而绿宝石的柔和翠绿,则代表上帝的慈悲,我们只有藉祂的悲悯,然后可以面对祂的纯洁和祂的公义。
二十四位长老(四4)
我们现在面对一段非常难以诠释的经文,而启示录就是以这些令人费解的经文而著称的。这里提到二十四位长老和四活物,我们必须辨认出他们到底所指的是什么。
二十四位长老经常在启示录里出现。首先我们把经文记载的事实排列出来。他们是围绕宝座而坐,身穿白袍,头戴冠冕(四4;十四3)。他们把自己的冠冕放在宝座的面前(四10)。他们不停的敬拜和赞美(五11,14;七11;十一16;十四3;十九4)。他们把众圣徒的祷告带到上帝的面前(五8)。正当看见异象的人心感忧伤的时候,当中有一位长老前来勉励他(五5);其中又有一位出来充当其中一个异象的传译者。我们大概可以找出五方面的解释。
(一)在旧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相关提示的经文。常常都有一谋士围绕上帝。先知曾看见上帝坐在祂的宝座上,而天上众天军则侍立在祂的两边(王上廿二19)。在约伯记中,我们看见上帝的众子前来和祂会面(卅一6;二1)。以赛亚说上帝在众长老当中,必有荣耀统治万有(赛廿四23)。在创世记的乐园故事中,亚当被指控因吃了禁果而变成我们当中的一位。(创三22)。从这些经文的佐证中,显示出长老的含意,可能是指围绕上帝的谋士而言。
(二)当犹太人在巴比伦的时候,他们很难不与巴比伦人的思想接触。故此他们很可能间中把巴比伦的思想搬进他们的思想领域里;特别是当两者有初步的类似,彼此便容易混杂在一起了。巴比伦人有廿四星宿的神,他们拜星象,这是他们宗教信仰的一部分。于是有人认为犹太人把这个意念移植过来,而产生了廿四天使围绕上帝宝座的观念,再而蜕变为廿四位长老。
(三)现在我们再看一个可能性极高的见解。在以色列民中,担任祭司的人数极多,所以他们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全体到圣殿中事奉。于是他们编为二十四班依次轮值(代上廿四7-18);而每一班中便选出一个统领人,称为长老祭司。而祭司的名称亦有许多,有时称为上帝家中的王子或首领(代上廿四5)。于是有人认为这里所引述的二十四位长老,就是象征二十四班祭司。他们替忠心的信徒携带他们的祷告到达上帝的面前(启五8)。而这种工作就是祭司的职责。而且利未人也是分成二十四班在圣殿中事奉的。他们的职责包括唱歌、敲钹、弹琴、鼓瑟和整理上帝殿的事务(代上廿五6-31)。而长老在启示录中也是要弹琴的(启五8)。那么二十四位长老在天上担当的敬拜职份,便与地上祭司与利未人的事奉圣殿的职责互相配合了。
(四)另外有人认为二十四位长老便是代表十二位族长与十二位使徒相加起来的数目。因为在新耶路撒冷中,十二族长的名是刻在门上,而十二位使徒的名则刻在外墙的基石上。
(五)但我们认为二十四位长老应该最好解作一切上帝的忠心子民,因为白袍是应许赐给那些忠心的信徒的(启三4)。而他们那些冠冕(Stephenoi)也是应许赐给那些至死忠心的信徒的(启二10)。耶稣也曾应许要把宝座赐给那些舍弃一切跟随祂的人(太十九27-29)。故此有关二十四位长老的描述和应许赐给忠心信徒的引证,大家是互相吻合的。那么,为什么是廿四位呢?答案就是因为教会是由犹太人和外邦人互相结合而组成的。原来已经有十二支派,而现在的整个教会包括外邦人,就是十二的倍数了。故此遂特说,二十四位长老的意思是指教会整体而说的。不过我们必须谨记一点,它只不过是一个异象,虽然将来的事情是一定要出现的,但现在时候还未到,故此二十四位长老就是代表全体教会的代表,他们到那荣耀的一天,便要共同站立在上帝面前向祂敬拜。
围绕宝座(四5,6上)
约翰在这幅天上的景象中加上若干详尽的描述,更显出其中的诡秘和骇人的气氛。响声是从雷轰发出来的;行雷闪电就是上帝显现时的一个景象。先知以西结所见的异象就是那围绕宝座从烈火中发出来的闪电(结一13)。诗人描写上帝的声音从天降下来,像雷轰一般,而闪电把世界也照亮(诗七十七18)。上帝又把祂的闪电传到世界地极去(伯廾卅七:4)。但约翰心中的主要构思实在是追忆昔日众子民在西乃山上等候上帝授予律法时的一般情形:‘在山上有雷轰、闪电、和密云,并且角声甚大。’(出十九16)。约翰的想像经常是和上帝显现时的情形互相连结的。
七盏火灯就是指上帝的七个灵。我们已经研究过上帝七灵在宝座面前的含义(启一4;三1)。但有些学者则以为这是一个巴比伦人的思想,因为巴比伦人信仰七个星球都是神明而且也是位于上帝面前范围之内的。七盏火灯自然很像七个星球,他们认为这幅画像的来源是从巴比伦人的思想孕育出来的。
那个‘玻璃海’对许多人来说,都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想像,包括圣诗的作者在内。希腊人不会说:‘这是一个玻璃海’,他们只会说‘犹如一个玻璃海’。有些事物是完全不能描画的,于是把他们的外貌描写为犹如一个玻璃的大海。那么作者是从那里得这幅景象的灵感呢?
(一)他可能从旧约一个十分原始的概念思想中产生出来。我们已经提过他们的一套古老想法,他们以为天空就是涵盖大地的一个固体大圆顶。圆顶之下是大地,上面就是天阶。创世的故事是描写地上的众水和天上的众水的(创一7)。诗人也呼叫天上的众水齐来赞美主(诗一四八4)。这个信念认为在天上,或位于那天阶之上,是有一个大海的。还有,上帝的宝座也是在天上大海之上面建立的。诗人描写这情况,‘在水中立楼阁的栋梁,用云彩为车辇,藉风的翅膀而行。’(诗一○四3)。
(二)他可能从拔摩岛所经历的感受而触发起此种想像。遂特认为作者看见一个广阔的大海反射出来的闪烁光辉,因而有所启发,‘这是约翰在夏天站立在拔摩岛的山冈高地,远眺爱琴海时所看见的景象。’在约翰的脑海中,整个大海呈现出来的景象犹如一个盛放熔化了的玻璃的火炉。而它就是整幅图画的灵感所在。
(三)另一个可能的解释,记载在可兰经Sura27那里。当中描写所罗门王宫殿中的地板是用玻璃砌成的,犹如一个玻璃海。当示巴女王走进殿中的时候,她还以为自己的双足如履海水,连忙把衣裙拉起以免弄湿。照这样推想,约翰也可能联想到上帝的宝座是建立在一个砌有玻璃地板的宫殿里。
(四)还有一个可能性极其虚渺的见解。约翰说这玻璃海好像水晶(Krustallon)一般,这个字可解作冰块,故此它可以指一个闪烁的冰田。这当然是一幅极其宏丽的景象了。但作者和他的读者,根本未曾见过这样的冰田,他们一定不会明白冰田的意境的。
大海犹如闪烁的玻璃,这里可以象征三件事情。
(一)它象征贵重的质素。在古代,玻璃通常是暗晦而又半透明的,如果玻璃的质素能像水晶一般的透明,它的贵重程度便会像黄金一样。在约伯记廿八章十七节,黄金和玻璃是并列的。因此玻璃被视为极珍贵的物品。
(二)它象征绚烂的纯洁。从玻璃海反射出来的闪烁光辉,使人目眩,不可正视,犹如人面对上帝的纯洁一般。
(三)它象征极广阔的距离。上帝的宝座位于极遥远的一端,中间犹如有一个大玻璃海阻隔。遂特说:‘这真是一个广阔的距离,虽然二人已经站在天门外,但仍与上帝宝座保持一段遥远的距离。’
这一点是作者写作启示录的特征。他心中存景仰上帝的态度,虽然已经进入了天庭,仍然不敢用惯常的字句来形容上帝,他只许用光和保持一段距离的态度把这幅景象绘画出来。
四活物(Ⅰ)(四6下-8)
我们在这里再遇到启示录引用象征的另一个难题。这四个活物经常是在天上的幕景出现的。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先查看搜集得来有关经文的资料,找出它们描述的内容。四活物经常是在宝座和羔羊附近出现的(四6;五6;十四4)。它们有六个翅膀,并且长满了眼睛(四6,8)。它们时刻参与赞美和敬拜上帝(四8;五9;五14;七11;十九4)。它们大概有一定的职务去办理的。他们也会把上帝的忿怒呈现出来(六1;六7)。其中有一个拿盛满上帝烈怒的金碗(十五7)。
虽然彼此间肯定有所分别,但绝无异议的我们可以在以西结书找到四活物这个异象的祖先。在以西结的异象中,这四活物每一个都有四张脸孔──人面、狮面、牛面和鹰面。它们并且在支撑穹苍(结一6,10,22,26)。它们的轮辋周围都是长满眼睛的(结一18)。以西结所记载的详细情形,全部都可以在启示录中找出来,不过这些详细的内容都予以分别整理和编排。我们看见有相异的地方,但实际上他们所见的异象是同出一源的。
在以西结书所见的异象,四活物必然是(cherubim)无疑了(注意这希伯来名词是众数的─im─它的单数名词是cherubs,正如Seraphim(撒拉弗)是Seraphs的众数一般。)以西结书十章廿和廿二节,指出四活物就是,两者同是一个形像。是用来装饰所罗门圣殿的一部分,特别是在那祷告的地方和在圣殿的墙上(王上六23-30;代下三7)。至于分隔圣殿至圣所和圣所那幅垂下来的幕幔,也是刺绣的(出廿六31);在约柜的盖上,称为施恩的座位也放两个;它们的位置是相对而视的,而它们的翅膀横伸出来,形同施恩座上的罩棚(出廿五18-21)。人们通常想像上帝就是坐在施恩座位的上面,左右分别由侍立护,垂听人们的祈祷(王下十九15;诗八十1;九十九1;赛卅七16)。上帝出入时,就是坐而飞行,藉风作祂的翅膀而快飞(诗十八16)。当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乐园后,守护乐园的职责便由来担当了(创三24)。在新旧约之间后期写成的书卷,例如以诺书,我们看见的职责就是担任上帝宝座的护(以诺书七十一章七节)。
从以上的经文所示,有一点是很清楚的显露出来──就是天使,他们与上帝十分接近,而且也是担当上帝宝座的护。
四活物(Ⅱ)(四6下-8)(续)
这四个活物到底象征什么?
(一)它们很清楚的代表天上所见的一部分景象,它们不是启示录作者存心自创出来的形像;作者是承受前人曾看见的构图作基础的。它们最初可能源于巴比伦人的思想,它们可能代表黄道带十二宫的四个主要星座(十二官图以兽形区别之,亦称兽带。编者注)以及天上四个不同的风向。不过约翰写启示录的时候,实在还未领会到这些外来的思想的。他是以自己生活圈子内的经历认识作根据,然后把这些异象的景物绘画出来的。
(二)然则约翰如何会想及这些活物的象征呢?我们相信遂特的解释是正确的。这四个活物代表自然界中一切最高贵、最强壮、最聪明、最迅捷的东西。它们在自己同类中是最超卓的。所以在一切兽类中,狮子是百兽之王;牛是畜牲中最高贵的;鹰是鸟类中最出类拔萃的,而人是一切受造物中最高尚的。这四活物代表所有自然界中至伟大,最有力量,和最美丽的。我们在这里可以看见整个大自然齐来赞美上帝。在下一节中,我们看到那二十四位长老也同来赞美上帝;当我们把这两幅图画合并起来,我们便可以得到一幅极其壮丽的景象,整个自然界和人类互相携手不断的赞美上帝。‘自然界的活动在上帝手中是没有止息的,而它们就是不息的把荣耀颂赞归给上帝。’
在旧约中,描写自然界向上帝颂赞的意念,实在多次出现。‘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诗十九1,2)。‘你们一切被祂造的,在祂所治理的各处,都要称颂耶和华。’(诗一○三22);诗篇一百四十八篇就是一个极其宏伟的宣召,叫整个大自然携手前来向上帝称颂和赞美。
这里有一个可惊的真理。在真理的背后存一个基本的思想:凡所有受造之物,若能发挥出它自己本来的功能,它就是在赞美上帝了。斯多亚派(Stoicism)也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他们相信在每一件事物里面,都存上帝闪烁的火花(Scintilla)。他们的始创人辛尼加(Seneca)曾说:‘上帝与你接近,与你同在,而且又在你当中;神圣的灵与我们同座。’麦锐(Gilbert Murray)指出那些怀疑派必会讽刺这个论调,并且会指它为无稽之谈。怀疑派的信徒会说:‘什么?上帝会在虫里头吗?上帝竟会在粪堆里的甲虫内吗?’然而,那些主张抑制主义的斯多亚派却会振振有词的反驳说:‘为什么不可以呢?’(庄子‘知北游’‘道…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稊稗…在屎溺…’编者注)
蚯蚓不是可以事奉上帝吗?你是否以为只有将军才是一个好军人呢?一个没有军阶的土兵是否不能英勇作战呢?真的,你若能事奉上帝,又能像蚯蚓般忠诚的完成祂的旨意,那么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了。受造物若能照上帝所赋予它的功能,尽力而为,它就是向造物主上帝敬拜了。
这个思想可以拓展我们的人生视野,让我们看见更灿烂夺目的景象。在世界中最卑微最不易为人察觉的活动可算真诚的向上帝礼拜。实则上,工作与敬拜是不可分割,合为一体的。人的至终目的其实就是要荣耀上帝,和永远的享受祂所赐的快乐。故此,上帝既差他来到这个世界,而他能够照上帝的吩咐去完成使命,他的人生目的便算达到了。一件工作若做得好,那就好比是一首赞美上帝的圣诗了。
这就是说,医生的值班治病;科学家在实验室的研究;教师在课室里的教导;音乐家专注乐章;画家全神贯注去绘画;店员在柜面忠诚服务;打字员悉心打字;主妇在厨房中操作,这些人都是在世界里尽上他们的本份,他们也就是携手参与一个伟大的崇拜啊!
活物的象征(四6下-8)(续)
早期教会不需多时便在这些活物中找出它们的象征含义,特别是从它们的形像去代表四本福音书。这种描写也经常在教堂的彩窗上绘画出来。
最早期和最详尽的分析辨认是由爱任纽(Irenaeus)于公元后一七○年查考出来。他认为四活物就是代表耶稣基督工作的四个面貌;换言之,它们就是四本福音书的代表了。
狮子象征上帝儿子那种强而有力的工作影响力,充份表现出祂的领导与作为君王的力量。牛代表祂担当祭司的职份。因为在献祭中,牛乃是一种祭物。人代表了道成肉身的信仰。鹰就是指圣灵的恩赐,它展开了翅膀在教会之上盘旋。约翰福音代表了‘儿子从父怀里那有根源、有大能和荣耀的诞生。’并且述说万物都是藉祂造的;故此便以狮子作象征。路加开始的时候,描述祭司撒迦利亚的一幅景象,而后来当浪子回家时,父亲又把一只肥牛犊宰杀,替那失而复得的儿子祝贺一番。故此以牛为象征。马太开始的时候,引述了耶稣的诞生是出自人的后嗣,而‘整本福音都显现出一种谦卑柔和的人性。’故此用人去象征这本福音。马可是引述先知预告的灵从高处降在人中间,正好‘指出这本福音书以鹰展翼的面貌’;因此用鹰去象征。
爱任纽继续说下去,活物的四种形式也可以代表上帝与人类立约的四个主要原则。第一个是在洪水前与亚当立的约。第二个是洪水后与挪亚立的约。第三个就是包括把律法赐与摩西的约。第四个是在基督里与人重新建立的约。‘把人举起来,并用双翼携带他们进入天国。’
但正如我们已略提过,其他早期教会的学者也分别作出许多不同的辨认考究。
亚他那修(Athanasius)的构思是:
马太─人 马可─牛 路加─狮 约翰─鹰
威克多休(Victorinus)的构思是:
马太─人 马可─狮 路加─牛 约翰─鹰
奥古斯丁(Augustine)的构思是:
马太─狮 马可─人 路加─牛 约翰─鹰
我们大致上可以这样说,奥古斯丁的构思是最受人普遍接纳的,因为他所提的见解和事实互相吻合。马太福音最好还是由狮子去象征,因为耶稣的形象就是以“犹大的狮子”的身份绘画出来;祂的事迹完全应验了先知的预言。马可福音的最佳表记就是人,因为它把耶稣的人性生活,用最贴切的事实记述出来。路加福音以牛作象征是最相近的,因为它描写耶稣代表了全人类,包括各阶层,各种环境的人,男和女的也没有例外,作出了献祭。约翰福音以鹰来象征也是最好的,因为在鸟类中,鹰飞得最高,而在所有动物中,唯有鹰才可双目直视太阳。在四本福音书中,约翰的思想实在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赞美的歌颂(四6下-8)(续)
那些活物昼夜不停地唱赞美的三一颂:
圣哉!圣哉!圣哉!主上帝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
这里就是大自然没有止息的赞美歌颂。‘人类在安息日要歇息,累了又要睡觉,而且至终也必会死亡。但是大自然的旋律是没有中断的,而它的赞美也是没有中断的。’真的,上帝所创造的世界是永远不歇的向祂赞美。
横越每个大洲和岛屿,
破晓唤醒新的一天,
祷声从来没有沉静下来,
赞美之声亦不绝于耳。
经文中的赞美诗称颂上帝的王方面。
(一)它赞美祂的圣洁(参赛六3)。我们已多次看见过,圣洁的基本意义就是分别出来。在上帝来说,这个意义更能真确的表达出圣洁的含义。祂与人截然不同。正因为这缘故,我们要向祂敬拜。倘若祂只不过是一个为人所称颂的人,我们实在是难以向祂礼拜。正如诗人所谓:‘果真我能了解祂的话,我又怎会向祂赞美呢?’上帝本身的神秘,驱使人在祂面前产生惊骇的赞叹;以祂奇妙的大爱与伟大竟能俯身顾视尘瀛,拯救人类。
(二)它赞美祂的无所不能。上帝是全能者。启示录的读者正面临罗马帝国所发动的迫害的威胁,而事实上没有任何人或任何国族可以抵挡得住的。但现在若能以全能者作为信徒的后盾,他们便获得了安定的倚靠。换言之,上帝可以保证基督徒获得保障安全,这不是在迫害中拯救他和释放他们,而是使他们知道,在生和死的领域中,可以藉上帝而获得安全的保障。
(三)它赞美祂的永存。时代兴替,伟大的王国崛起,但不久又复覆亡;唯有上帝才是永存的。这里所体验出来的是一个充满胜利的宣告,上帝在人类仇视和抗叛叫嚣的声中,是永存不变的。
上帝,主和造物主(四9-11)
这是赞美诗大合唱的另一段。我们已经查考过,活物代表大自然最伟大的部分,而二十四位长老则代表耶稣基督的伟大的联合教会。因此,当活物和长老联合赞美的时候,就是象征大自然和教会携手向上帝赞美了。不过有些释经学者提出一个难题。第八节描写活物的赞美是昼夜不停的;但这里突然间把另外一个不同的景象带出来,在每一次赞美中,长老都是俯身下拜的。其实这些描述尽都是赞美的诗句,我们毋须一定要找出严格合乎逻辑的描写。虽然描写中前后的崇拜形式有所不同,但赞美的中心目的是一样的。
约翰在这里所绘画出来的景象,在古代人而言是十分熟识的。长老把他们的冠冕放在上帝宝座的面前。在古代世界之中,这是代表完全降服的象征。当一个皇帝向征服者投降时,他是把自己的冠冕除下,抛在胜利者的脚前。有些时候,罗马人喜欢随身带备他们皇上的像,一旦当他们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他们便会祝贺一番,而战败的君王也须把他的冠冕放在战胜者的像前,以示降服之意。本段经文所指的就是上帝征服了人类的心灵,而代表全体信徒的教会也诚心向祂降服。基督教如果没有诚心降服在上帝的面前,它便会崩溃了。
长老们的三一颂是分作两方面向上帝颂扬。
(一)祂是主和上帝。这句话对约翰的读者是具有极深刻的意义的。主和上帝(kurios kai theos)在当时正是罗马皇帝多米田(Domitian)的官衔。而基督徒因为拒用这样的称号向皇帝当众宣誓效忠,而招致迫害和杀戮。基督徒只要简单的称上帝为‘主与上帝’,他在信仰上便作了一次胜利的见证。这表示他愿意尊崇上帝在整个宇宙中居于首位。
(二)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万物在受造之前,都已经藉祂的旨意与目的而存在,而且到了终极之时,万物也照原来的样式而再现出来。人本身的确持有许多力量,但他始终没有得创造的能力。尽管他可以把事物改变和再次整理;他可以把现成的物质去制造出一些物品;但只有上帝才能使无变有。这里有一个伟大的真理,世界上每一件事物,其实都是原属于上帝的。若上帝没有赐给人类任何一件东西的话,人就一筹莫展,什么东西也做不出来了。──《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