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书第四章
基督徒的职责(四1-5)
基督徒应该决心放弃异教的邪风恶俗,而完全委身于基督,过讨上帝喜悦的生活。
彼得说:‘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提出下面三个可能的解释:
(一)犹太人很热烈地相信受苦可以洁净人的污秽。巴录的启示录(Apocalypse of Baruch)的作者,提及以色列人的经历时曾说:‘因此,他们若受痛苦磨炼,他们或可得以成圣。’(十三10)论到人心灵上的洁净时,以诺书则有以下的记载:‘心灵内永恒的洁净,是与肉身受多少煎熬有直接关系;因为在万灵的主面前,没有人能说谎话。’(六十七9)玛喀比二书曾形容当时的苦况说:‘我奉劝念本书的读者们,不应以目前所受的灾难而丧志、恐惧、战竞;相反地,他们应了解这些刑罚并不是要施行毁灭,而是磨炼我们的国家。上帝恩惠的表征,在作恶者享平安的日子迅速过去之后,刑罚便速速来临而表彰无遗。至于其他国家,上帝容忍等候,不施行刑罚,直到审判日来临,他们的罪恶满盈时,上帝的审判会无情地倾倒。但上帝并没有等我们恶贯满盈时,向我们施行刑罚,祂永远向我们施恩,虽然祂严惩罪人,但祂却永不忘怀属祂的子民’(六12-16)。这些篇章很明显地表示:受苦使人成圣,同时,上帝不速速施行刑罚,是上帝给人最后机会。诗人说:‘耶和华阿,你所管教,用律法所教训的人,是有福的。’(诗九十四12)以利法说:‘上帝所惩治的人有福的。’(伯五17)。‘因为主所爱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来十二6)
若我们用上述这思想来看这一段经文,意义就很明显:凡因受苦而被管教的,都与罪断绝了。这确是令人鼓舞的思想,‘失败乃成功之母’是千古不易的真理。苦难及挫折使我们不断地感谢上帝,因为苦难虽然难熬,但却与心灵有益。这意思虽好,却仍与本段经文不大相合。
(二)碧格则认为,彼得是以其会友为信仰而受逼迫的经验,来解释这段经文的背景。他说:‘那些温驯地忍受苦难,及诸多无情的逼迫,而始终坚立不倒,没有顺从罪恶的信徒,是值得景仰及委以重任的;因为试诱对他无能为力。’这里的意思乃是:若一个人经历逼迫,又没有弃绝基督的话,这人的品格与信仰是经历严格考验,故此,试探也对他无能为力了。
每一个试验都是令我们的品格更坚强的说法固然不错;每一次拒绝试探的经历,都会加强我们拒绝另一次试探的力量。这都是很好的意思,但是却与本段经文的上下文的意思,似有些不相合的地方。
(三)现在要讨论的,可能是比较正确的解释。在上文中,彼得在谈论洗礼。在新约中,罗马书第六章是论洗礼最重要的篇章之一。在这一章圣经中,保罗解释洗礼的经验是与基督同死,同埋葬,同复活,有新的生命。我们认为这正是彼得的想法。他刚在上文讨论洗礼,接便说:‘那些洗礼的人,已经藉洗礼分享了基督的苦痛与死亡。罪对他们毫无克制的力量(罗六14)。再者,我们要知道这些受洗的,是自愿脱离异教的成年人;藉洗礼,他与基督认同,合一;分享基督的痛苦与死亡,也分享基督复活的生命及能力,因此,便可胜过罪恶。’
当这情况发生时,这人便与他旧的生活方式一刀两断了,一味寻求享乐、骄傲、情欲的律,已经过去了;代之而起的,是上帝的管治。要达到这境界绝不容易,因为过往的朋友必对这投入新生的人,加以诸多耻笑。但基督徒却深知上帝的审判必将来临。有一天,基督徒会体验到那永恒的喜乐,这喜乐若与他在地上所放弃暂时的享乐比较一下,相差何只千倍。
最后的机会(四6)
因此,那些死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好使他们的肉体受了人要受的审判,他们的灵却靠上帝活。(新译本)
这一段难以解释的经文,竟以这一节更令人不解的经节作结束,因为这一节经文再次提及福音也曾被传给死人的概念。‘死人’这词起码有下列三种不同意义:
(一)是指那些死在罪恶过犯中的人,而不是指那些肉身死亡的人;
(二)是指那些在主耶稣再来之先而死去的人;这些人曾在去世前听闻福音,故此可享天上的荣耀;
(三)是指所有的死人;这可能是正确的解释。因为彼得在上文论及基督曾下到阴间,在这里,他只不过再一次提及基督向死人宣讲的概念而已。
从未有人为这节经文作出令人合理满意的解释;但我们认为下列的解释是较为令人满意的。对人类来说,死亡乃是对罪的刑罚。正如保罗所说的:‘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五12)假如没有罪的话,死亡也不会临到世人;故此,死亡本身便是审判。彼得在这里的意思乃是:人死的时候已经受了审判;虽然如此,基督仍然下到阴间宣扬福音,使他们再有一次机会、藉接纳福音,得以活在上帝的灵中。
这可说是圣经中最奥妙的经节!假如我们的解释是正确的话,那么,我们便可一瞥死人也可以悔改的真理,也就是福音提供人另一次进入新生的机会。
末日将至(四7上)
这是新约一贯的信息。保罗劝勉人应该睡醒,因为黑夜已深,白昼将近(罗十三12);他向腓立比教会的信徒说:‘主已经近了。’雅各写道:‘主来的日子近了。’约翰不断地向其会友说:他们已经身处末世之中了(约壹二18)。启示录的作者约翰说:他曾听见复活的基督宣告谓:‘是了,我必快来’(启一3;廿二20)。
对某些人来说,这些经文引起一些难题,因为若以字面的意义来看,新约的作者都错了;因为将近二千年了,末日仍末来临。对这难题有以下四个可能的解释:
(一)我们或可说新约的作者的确是错了。他们在当日盼望基督再来,及世界末日的来临;而这些事都没有应验。但令人希奇的,却是基督教会并没有因这些话没有应验,而将之从新约圣经中删除出来。新约圣经的正典,到主后二世纪的后期才固定,而一直沿用至今日。换言之,上述主即将来临的经文,也成为正典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早期教会的信徒们,仍然相信主快再来的真理。
(二)新约本身有些经文显示:末日已经来临了。当耶稣基督未降生的时候,历史已经达到终点。在耶稣里面,永恒已经进入时空;藉祂,上帝也进入了人世。预言也在祂里面应验。在祂里面,末日已经来临了。保罗认为他已处身于末世(林前十11)。彼得在其第一篇讲章中,提及约珥先知的预言,论及在末世时,上帝的灵会降临,充满众人;意谓当时的人已经住在末世之中(徒二16-21)。
如果我们接纳这一个说法,那么,历史在耶稣基督里已经达到终点。争战已得胜利;只有一些小冲突,仍待克服,因为有一些残余的顽固分子,仍然滋事扰乱。换言之,在这一刻,我们正活在末日之中,也就是活在‘历史的尾声’中。这是一很普遍的见解;但却与事实不符。现时罪恶嚣张,与过去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势;世界仍未接纳基督为主。这或许是末日,但清晨的曙光仍遥遥未至。
(三)我们或许应以历史为一无限长度的过程的概念,来了解‘近了’的意思。这就如将所有过去的文明历史比为一粟,将尚未发生、未能记载的历史比为沧海,沧海与一粟之差异,相去何止千万倍。若用这个角度来看,‘近了’只不过是一个相对的字眼。当诗人说:在上帝看来,千年如一日,又如夜间的一更(诗九十4),这些话真是正确贴切得无以复加。如此看来,虽然千百年已经过去,但是用‘近了’来形容历史过程,仍然是正确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表示,这并不是圣经作者们对‘近了’的看法,因为他们对历史根本没有如此的概念。
(四)这一节经文,包涵了一个很重要的真理,对每一个人来说,时候都将到了。人人皆有一死,这是无可否认的;对我们来说,主来的日子已经近了。我们不知道那一天,那一刻与主相遇;故此,我们每天都活在永恒的边缘。
彼得说:‘万物的结局近了。’早期的思想家,认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这或许是错误的想法,但他们却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严厉的警告: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末日的确已经近了;这警告一如往日,仍然生效。
在永恒边缘的生活(四7下-8)
假如某人知道耶稣基督快将来临,他的生活必定会有极大的改变。因此,彼得在这一段经文中,提出下列四项要求。
(一)彼得劝勉我们应该谨慎,我们或可将之译为:‘神智清醒’。彼得所用的动词是so{phronein;这字的名词是so{phrosune{,而这字是由动词so{zein引申而出,意思是小心保存;而名词phrone{sis,是头脑,心智的意思。sophrosune{,是指神智清醒者的智慧而言;而so{phronein是保守神智清明之意。神智清明者的特征,乃是他们能分辨事情之轻重,绝不会本末倒置;他们绝不会一时意气,情感冲动;更不会幻想天开,大建空中楼阁,或倾向于事不关己,己不劳心的态度。我们应以永恒的眼光来衡量世事,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只有在上帝居中心地位的时候,其他事物才会安排至其适当的地位。
(二)彼得劝勉我们应该自守。或可译为‘端庄沉。’这字的动词是表示与醉酒的丑态相对的清醒、端庄,故此一直被用来指沉、自守的行为。这并不是意味基督徒应绷面皮,不苟言笑;相反地,基督徒也不应该以游戏人间,不负责任的态度来度日。以严肃的态度面对一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使我们认清事物的轻重,及其在今生与永恒中的价值。我们应以严肃的态度面对人生,因为我们要对赐生命的主交账。
(三)我们谨慎自守,是为了能儆醒祷告。这或可译为‘持守祷告的生活’。当人的头脑不灵,思想不清的时候,他的生活也跟会放荡不羁,毫无责任感。在这种情况下,他便不能持守一个好的祈祷生活。只有当我们以智慧、严肃的态度面对人生时,我们祈祷时才会说:在一切的事上‘都愿主的旨意成就。’祷告的最先决条件,乃是有火热的心志,寻求上帝对我们生命的旨意。
(四)彼得劝勉我们应彼此切实相爱:这可以译为:‘持守你的爱。’彼得用ektene{s一字来表达这爱,这字有下列两个意思:第一,这字有恒久的意思;我们的爱应历久弥坚。另外,这字也有如运动员奋力作最后冲刺的意思。正如格兰斐说:这有如强驹的飞奔,‘收紧各部机肉,努力向前奔跑,好像运动员一般。’我们应有炽热的爱,应知道基督徒的爱并不是一时情感的冲动,过后便如烟消云散。这爱要求我们付出精神上,及属灵上的力量。换言之,这爱要求我们去爱那些不可爱的;虽遭别人的讥讽,白眼,我们仍然要爱;虽然别人没有回报我们所付出的爱,我们仍应不懈地爱。本革尔(Bengel)用拉丁文vehemens来译ektene{s,即热烈的意思。基督徒的爱应恒久不渝,历久弥坚。
基督徒应以永恒的角度来衡量一切,故此,他必须保持神智清明,不断祷告,及恒久的爱。
爱的力量(四7下-8)(续)
彼得说:‘爱能遮掩许多的罪。’这可能有下列三重意义;我们不必要从其中挑选一个意思,而奉之为标准的解释,因为这经文都包含了这三个意义。
(一)我们的爱使我们不计较他人所犯的罪。‘爱能遮掩一切过错。’(箴十12)若我们充满了爱的话,饶恕人也不是难事。这并不是说爱是盲目的,相反的,爱使我们无条件地去接纳他人。爱也能使我们忍耐;容忍自己的孩子倒容易,容忍陌生人的孩子比较难。但是,假如我们真正的爱,我们可以接纳别人所犯的错误,容忍他们的愚顽,甚至可以忍受他们的无情及不仁。爱真能遮掩许多的罪。
(二)假如我们爱及他人,上帝就会不计较我们的罪。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两种人:第一种是无可指责的圣人君子;他们行仁义,讲道德,备受众人尊敬;但他们却严厉万分,罚恶不苟丝毫,对别人犯错而陷入罪恶之中的事实,完全不能了解。另一种是犯错多多的人;他们宅心仁厚,富有同情,不会严斥他人,后者心地仁慈,充满温馨。那些厚爱他人的,必蒙上帝饶恕。
(三)上帝的爱能遮掩我们许多的罪: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奇异恩典,像我们这样的罪人,上帝竟然爱我们;这也就是上帝为何差派独生子耶稣降世的原因。
基督徒的职责(四9-10)
在这一段经文中,末日将临的思想仍然占据了彼得的思想。可幸的,乃是彼得并没有因此而鼓励信徒们脱离世界,而专注于个人灵魂得救之道;相反的,他要求信徒应入世,及以服侍他人为原则。照彼得看来,当末日来临时,一个服务人的,会比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士来得更快乐。
(一)彼得鼓励信徒们应有互相款待之心。若没有好接待远人之心,早期教会则根本不能存在。周游四方宣扬福音的宣教士们,晚上要找地方投宿;当时的旅馆若不是价钱太贵,就是肮脏不堪,或醉酒淫欲之所;故此,宣教士们只好住在信徒家中。因此,彼得住在硝皮匠西门的家里(徒十6),而保罗及其同工们则住在一名叫拿孙的居比路信徒家中(徒廿一16)。许多早期教会中的无名氏,开放他们的家,接待远道而来的宣教士,若没有他们的热忱,早期教会的宣教工作根本无法开展。
不单是宣教士需要人款待,地方教会也需要这互相款待的美德。有两个世纪之久,教会并没有固定的建筑物作为聚会的场所。只好在房舍宽大的会友家中举行崇拜。因此,我们念到亚居拉和百基拉家中的教会(罗十六5,林前十六19),及腓利门家中的教会(门2)。若会友们不热忱地开放他们的家,那么,早期教会连聚会崇拜的地方也成问题。
因此,新约一直强调基督徒互相款待,接待远人的责任。基督徒应有好客,待客之心(罗十二13)。教会监督也应有款客之热忱(提前三2);寡妇也应有接待远人的善行(提前五10)。基督徒千万不能忽略接待远人,要记得有些人在无意间竟接待了天使(来十三2)。作监督的要求之一乃是有接待远人的美德(多一8)。再者,千万不要忘记主嘉奖那些站在右边的信徒这样说:‘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而对那站在左边的却严斥道:‘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太廿五35,43)
在早期教会的会友们接待远人的美德,时至今日,盛况依然,基督徒款待异乡客,是何等的福份阿!
(二)互相款待固然是好,但应以不发怨言为原则。这是新约一贯重的真理,保罗在罗马书十二章三至八节;哥林多前书十二章等经文中,曾对此真理详加阐释。教会需要会友所拥有的每一项恩赐,诸如讲道、音乐、探访等;或者是手艺、技巧等,可供教会不时之需;又或许是房屋、钱财等,皆可献给主用。上帝所赐的恩赐,样样皆有所用。
基督徒必须以身为上帝的管家,作为生活及事奉的原则。在古代世界中,管家是非常重要的;他可能是一个奴隶,但他却管理主人的产业。管家大体可分两类:一为专管家庭杂务及日常所需者;另一为专管主人房地产,代主人向佃户、房客交易。管家深知在他管理下的一切并不是属于他的,而是代主人管理而已。故此,所行每事皆须向主人负责、交代,并以主人的利益为依归。
基督徒必须觉察他所拥有的,不论是金钱或才智等,都不是属于自己的;这一切都是由上帝而来,为上帝所赐。我们必须将从上帝而来的恩赐,献给上帝使用,并向祂负责。
基督徒事奉的目的(四11)
彼得的思想集中于基督教会的两大支柱:讲道及服务。‘圣言’一词的希腊文是logia,这字带有超然的背景。异教徒用这字来表示他们所信奉的神祇所赐给他们的话语;基督徒则用同一个字来表达圣经,及基督的话。故此,彼得的意思乃是:‘若有人讲道,他不能随私意而信口雌黄,而只应宣扬由上帝而来的信息’?曾有人论及一位传道人说:‘他首先在上帝面前安静,聆听上帝向他所说的,然后,他才向人宣讲。’有另一位传道人,在讲道时,不时停顿不语,‘似在聆听一微小的声音。’这便是他讲道大有能力的秘诀。
彼得续言谓,若有人要服事他人,则要按上帝所赐的力量服事。他的意思乃是:‘当你以基督徒身份服事他人时,千万别以你的乐善好施而沾沾自喜,傲气扬扬,而要知道你所施出的,不过全都是从上帝领受得来的而已。’这样的态度令施赠者不骄,使恩赐兴盛。
一切事物皆以荣耀上帝为原则。讲道原不是表彰讲者,而是领听者到上帝面前。服事他人原不是沽名钓誉之举,而是使领受者感谢上帝。萧文(E. G.
Selwyn)曾以圣本笃修会所服膺的箴言来提醒我们,该箴言只有四个英文字母──IOGD──代表了四个拉丁字的缩写:即(ut in
omnibus glorificetur Deus),意思是:凡事皆以荣耀上帝为原则。若教会能事事皆为上帝而作,不居功,不自夸,那么,上帝的恩典必定丰盈,教会则必更兴旺。
逼害难免(四12-13)
普通说来,外邦人比犹太人更震慑于逼害的惨痛。因为普通的外邦人并没有尝过逼迫的滋味;而犹太人却是世界上受逼害最多的民族。彼得在这一段经文中,主要是劝勉那些作了基督徒的外邦人,帮助他们体会逼迫的真相。做基督徒绝不是一件容易事,基督徒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孤单,遭人白眼,困难多多,牺牲无数,逼害重重的。故此,我们对逼迫应有透彻的了解,彼得认为逼迫是难免的:人类的天性是乐于与性情相投的人交往,而对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则加以排斥;基督徒与世人迥异,因此,使事态更为严重。基督徒以耶稣基督的标准为原则。换一句话说,基督徒便是他所处社会中的良心;许多人逼害基督徒,是要埋没良心。基督教的美善,顶撞了这罪恶的世界,而被世人所鄙视。
(二)彼得认为逼迫是一项试验:这试验有两重意义。某人对原则服膺的态度,可以由他是否愿意受苦为原则而定,因此,任何逼迫都是信仰的试金石。另一方面,只有真正的基督徒才会被逼迫。那些与世界妥协的基督徒,绝不会受逼迫。逼迫真可说是基督徒信仰的试金石。
(三)更美的,是逼迫也是代表我们分享基督所受的苦痛。当一个人为基督而受逼迫,他乃是追随基督的脚踪,分担基督所负的十字架;这是新约一贯的思想。如果我们与耶稣一同受苦,我们也会和祂一同得荣耀(罗八17)。保罗愿意与基督一同受苦(腓三10)。如果我们与他一同受苦,将来就会与祂一同作王(提后二12)。假如我们谨记这些经文,我们便会体验为基督受苦并不是刑罚,乃是无上的权利。
(四)逼迫是通往荣耀之境的途径:十字架是获冠冕的途径。耶稣基督并不欠我们什么,但祂的喜乐与冠冕,却等待要赐给那些经历苦难仍然忠心于祂的信徒。
为主受苦的福泽(四14-16)
这段经文包涵了一项奥妙的真理:如果一个人为基督受苦,上帝的荣耀便住在他身上。这真是令人莫测的字眼,我们认为这只有一种可能的解释。犹太人信约柜上的施恩座在上帝面前散发光芒。这概念在旧约中不断地出现。摩西说:‘早晨,你们要看见耶和华的荣耀。’(出十六7)当上帝颁律法给摩西时,‘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乃山,云彩遮盖山六天。’(出廿四16)上帝要在会幕那里与以色列人相会,会幕就要因上帝的荣耀而成圣(出廿九43)。当会幕建立以后,‘云彩遮盖会幕,耶和华的荣光就充满了帐幕。’(出四十34)当约柜被抬进所罗门所建的圣殿的时候,‘祭司从圣所出来的时候,有云充满耶和华的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殿。’(王上八10-11)从上述这些经文中,我们可以清楚看见施恩座发出荣耀的概念,不断地出现于旧约圣经之中。
彼得相信若一个人为基督受苦,这荣耀便会住在那人身上。当司提反被审问,随后被人用石打死之际,他的脸面如天使的一般(徒六15)。
彼得继续表示基督徒不应因行恶受苦,他所提出的恶行的最后一项,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彼得说,基督徒不应以allotriepiskopos而受苦,这希腊字并没有可兹稽考之处,很可能是彼得自己所创的。这字有三个可能的意义,而每一个意义都是了解本段经文不可或缺的。这希腊字由另外两个希腊字组合而成:allotrios意思是属于他人的;而episkopos意思是注视,或查探。故此,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是注视或查探属于别人的事。
(一)注视别人的东西会引致贪心:拉丁文圣经及加尔文皆以这意义来作allotriepiskopos的注脚──即基督徒应戒绝贪婪之心。
(二)注视或查探别人的私事,会引致介入别人的私事,而成为一个好管闲事的人。这是最有可能的解释。有许多基督徒因为介入他人的私事而引起无穷的风波。若采纳这意义的话,这字便是谓基督徒不应插手于他人的私事,不应成为一好管闲事的人。这的确是很好的解释。
(三)另一个解释是:allotrios的意思是属于他人的事物,也就是不属自己的事。如此:allotriepiskopos的意思是:注视那不属自己的事。对一个基督徒来说,这话的意义乃是注视那些对基督徒生活毫无益处的事物。若以这个意思来解释的话,这字的意思是劝勉基督徒,千万别以那与基督徒生活毫无益处的事为念。
上述三个解释都有独到之处,但以最后一项比较正确。
彼得的用意是劝勉基督徒,应为基督受苦,使神得荣耀。基督徒的生活行为,该是他不应受逼害的最佳辩证,而他那默然受苦的心志却促使他人归荣归给上帝。
完全倚赖(四17-19)
在彼得看来,基督徒更须有积极的表现,因为审判将要开始。
审判要从上帝的家开始,先知以西结听见上帝向其子民宣告审判说:‘从圣所起’(结九6)。从上帝领受得多的,上帝要求的也多,审判也严峻。
假如上帝的教会也要受审判,那么,那些对上帝的呼召不闻不问,对上帝的命令不顺从的人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彼得引用箴言十一章卅一节的经文来支持他的说法:‘看哪,义人在世尚且受报,何况恶人和罪人呢?’
最后,彼得劝勉他的会友们应继续行善,无论有任何不测的事情发生,要有将一切都交给上帝的心志,因为祂是值得我们信靠的创造者。彼得所用‘交与’一词的希腊字是paratithesthai,这是一个专用词,其意义是将款项托交给一位挚友\cs8。古代的世界并没有银行的设立,也没有什么安全的地方可存放金钱。故此,当一个人要远行时,便将其金钱交给其友人存放。这一种信托,是生命中一项最神圣的举动;被托的人,在天地良心督促之下,在友人游罢归来时,要交还所有托给他的财物。
希罗多得(Herodotus,六86)曾记述一项如此信托的故事。某米利都人(Milesian)来到斯巴达(Sparta),因为他听说斯巴达人非常有信用,诚实可靠。故此便将他的金钱托给一名叫格拉古(Glaucus)的斯巴达人。他表示在适当的时候,他的儿子们会来,且用信物证明他们的身份,以领回那些托给格氏的金钱。过了一段时期,这人的儿子们来了,而格氏奸狡地表示,他根本想不起有人曾托金钱给他存放,故此要求给地四个月的时间来思考这件事。米利都人却毫无办法,只好伤心地离开。格氏便向神明求教应该如何处理这事,神祇们都表示他应该退还那些金钱,格氏便照办了;但过了不久,他和他的家人都相继去世,到了希罗多得的时候,格氏的家人都死光了;因为他想破坏别人对他的信托的思想竟触犯神怒,以致遭灭门之祸。由这故事可知,连想破坏这信托的意念,也是致死的罪。
如果一个人将自己交托给上帝,上帝绝不会使他失望。如果这信托的举动对人来说也是那么神圣,何况是上帝呢?这正是耶稣所说的:‘父阿,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廿三46)耶稣毫无疑问地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上帝,上帝并没有弃绝祂──我们也可以如此信赖上帝。倚赖上帝,过正直的生活-一这古老的劝勉仍然值得遵循。──《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