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书第十五章
哥林多前书15:1-34
我们已研讨过两件属灵的事:
1.是灵里的合一,目的在纠正分争;
2.是不止息的爱之律,目的在纠正教会里一些不道德的事。
现在我们来到属灵的事最后一部分,就是最终的得胜,目的在纠正我们寄居在世这短暂期间所面对的一切难处。
基督教一项可夸耀的特点是,它从末将人在世的生命视作完全的。它总是将目光举向清晨,遥遥望见永恒,知道我们不仅属于今世,也属于永恒。现在使徒要论到复活这伟大的主题。让我们把握复活的完整意义,那是基督最终的胜利,是祂子民最终的得胜;在这样的亮光下,我们现今的一切难处都变得至为短暂了。我两度用到“短暂”一词;确实,最长寿的人若与永恒相较,他的生命也显得微不足道;而靠着基督耶稣的救赎,依照神的心意,人的生命在永恒里才有完整的意义。
本章全部是论到复活的事。请记住哥林多的背景,虽然这封信是写给普世教会的,但它首先送达在哥林多的教会。保罗写本段话的主要原因可在第12节找到,“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请注意,这是一般的叙述。他们不是说,基督没有复活。虽然有这个含义,但他们是针对一般的现象而言。他们说,根本没有死人复活的事。这就是保罗提笔的原因,因他们中间有人否认复活的事,当然,这样作就等于否认基督的复活,以及否认他们自己最终的复活。
保罗开始论到这主题时,他首先用一个中心的,最终的,无与伦比的事实作证据,那就是基督的复活。本章头十一节经文都在讨论这题目。他以最奇妙、精采的方式论到复活的事。既然他一开头就以基督的复活为证据,我们也不妨由此着手。
基督复活的证据是什么?他下面要回答这个问题。一共有三个证据,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将本段(1-11节)分成三部分:
1.第1,2节他指出我们所信的福音就是复活的证据。
2.然后他巧妙地引用圣经的见证(3,4节)。
3.最后,他举出亲眼看见复活事实的人为见证(5-11节)。
福音就是复活的证据(1-2)
他说,“我如今把先前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告诉你们。”注意他用的时态是过去式。“这福音你们也领受了,又靠着站立得住;并且你们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传给你们的,就必因这福音得救。”他说.他已把这福音告诉他们。他指的是他从前去哥林多时已将这福音传给他们。
我们立刻要问,他是什么意思?福音是什么?接下去的两节经文立刻启示了福音的内容。“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请将它和第1节对照来读,“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我们暂时将“照圣经所说”搁置一旁,稍后再特别讨论。剩下的部分就是保罗所谓的福音。
他传讲的是什么?基督死了,埋葬丁,又复活了。这就是福音。我一直对他所用的“埋葬”一词感到惊讶。这个词使得一切认为基督只是暂时失踪、消失的说法无法成立。不,他说他们将祂放在坟墓里。死亡是一个事实,他们确确实实将祂安放在坟墓里。祂被埋葬,然后复活。福音就是祂为我们的罪死了,被埋葬,又从死里复活。这是整个福音的内容。我曾传给你们,现今再度告诉你们。
保罗说,我传讲了,你们领受了。他暂停在这里;接下去他说,福音的最高证据乃是在于那些听见、领受、并且相信的人之经历,他们证明主代死的价值,并且说明了主复活的意义。保罗说,“我……传给你们……你们也领受了。”我为约翰福音1章的那经文感谢神,它解释了“领受”的意义。有人会问,你所谓接受耶稣基督是什么意思?“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接受耶稣基督,就是信祂的名。保罗传讲福音,说到主的死和复活。他们接受,相信,结果是,“你们站立得住……就必……得救。”他们的得救和站立得住显明了福音的真理,那就是耶稣不但死了,并且又复活了。
我们在这里看见的事实非常重要──不论是圣经的话,或我们的经历都一再告诉我们,复活的最终证据不是文件,不是证人,而是基督徒所活出的经历。不妨用更广的角度来看。如果今天有人问我,耶稣复活的证据是什么,我会回答说,证据就是基督教会。这是简单明了的事。基督教会的价值不在于祂的教训,祂的神迹,祂的死,而在于祂的复活所说明的一切。祂若没有复活,就没有教会。门徒在祂死后就像糠秕被风吹散。祂的复活又将他们集合在一起。历代以来,一直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领受福音,站立得住,而因福音得救,这是复活最大的证据。
圣经的见证(3,4)
再回到我们前面读过的那几节经文。保罗两度用到“照圣经所说”这片语。圣经指的什么?当时还没有新约圣经,显然他不是指我们现今的新约圣经。他是指他所熟读的经文,也是他属灵儿子提摩太从小所明白的圣经,这圣经使提摩太因信基督而有得救的智慧。保罗指的是旧约圣经,因为当时他没有别的经文。可能那时已有一些福音书流传,只是尚不普遍。他这里说的是他童年就接触的希伯来文经卷,是犹太人的圣经。他常常引用这些经文。从他的书信里发现,他有十四次提到“圣经”,而且每次都是将圣经当作权威来引用,从末丝毫怀疑过圣经的权威性。
这引发起我们的想像。我仿佛看到保罗周游外邦各城镇,那些希腊城巿都没有圣经,他就引用圣经,根据圣经来传达伟大的信息,因此当他写信给这些人的时候,他就能提到圣经,作为权威。哥林多人一定常常听他讲道,看见他打开写着旧约经文的羊皮卷,解说这经上的话如何在他的主基督身上应验了。他如此引用圣经,向他们提起圣经,实在是一件美事。
他说圣经预告了基督的死和复活,这是什么意思?让我们从较广的角度看。圣经中任何一处经文都需要用整本圣经来解释。圣经从头至尾都是为预言作见证。关于基督的死和复活,第一线亮光来自神在尹甸园中对夏娃说的话。由于夏娃中了诡诈仇敌的计,神对她说,女人的后裔要伤蛇的头,蛇要伤女人后裔的脚跟。这句话含义深刻。这古老的应许说,得胜之日终必来临,但必须历经许多苦难。继续读旧约其它作品,如诗篇,先知书,会不断看到对拯救的期望,而在得胜之前必然有苦难。不妨打开诗篇23篇;以赛亚书53章,何西阿书6章开头几节。每一处我们都可以看见同样的思想。
拿以赛亚书53章为例。那里描述耶和华的仆人将经过苦难,死亡,复活而得胜。保罗说,这就是我所传给你们的幅音,是历代圣经作者们共同期待和盼望的。照圣经所说,祂死了。照圣经所说,祂复活了。于是这些经文成了真理和复活的证据;特别从福音的亮光和福音在哥林多人生命中产生的影响来看,圣经是第二个证据。
亲眼看见复活事实的人为见证(5-11)
保罗未一一列名,他只举出几位代表。耶稣基督死了,埋葬了,又复活之后,祂曾实际出现,被人看见。参阅耶稣复活之后出现人前的记载。彼得是最早看见祂的人之一。天使对一批妇女说,“你们可以去告诉祂的门徒和彼得。”彼得去见主,和祂有一段私下的交谈。当那两个往以马忤斯去的门徒回到耶路撒冷,与众门徒聚集时,他们说,“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保罗提到彼得,这位使徒在其书信(彼得前书)开头这么说,“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祂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彼前1:3)。
然后保罗再度提到十二使徒。我们都熟悉福音书记载主两次向门徒显现的故事。保罗又说,主“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大半的人到那时还在。我们或许要问,福音书对那一次显现是否有记载?我不敢武断,但我个人认为是有记录的。主复活以后曾对一群妇女说,去告诉祂的门徒,往加利利去,在那里祂要与他们见面。这群妇女到加利利还有一段路程,我相信他们一路上去,消息就越传越广,成百的人聚集过来,耶稣的五百个跟随者都看见了祂。那次聚集的场面一定壮观而动人。保罗用这些在主复活之后亲眼看过祂的人作证据,显明主复活的事实。他也提到雅各,只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记录。圣经却记载了主向矶法及十二使徒显现的经过。
保罗接着说,“末了也显给我看。”他清楚宣告,他在耶稣复活之后见过祂。我们都知道那无与伦比的事件。如果说有谁最能证明主的复活,那就非保罗莫属。保罗见过主,虽然这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是他始料末及的;他不仅因意外的异象而惊讶,并且整个人因异象而改变。这个人的生命因为遇见了复活的主而完全改变了。有趣的是,他到大马色之后,又往亚拉伯,在那里停留了两、三年之久。那段时间里他作些什么?他在以色列律法的发源地──西乃山──的下面,用基督的复活亮光来沉思整个希伯来制度。然后他回到耶路撒冷作短暂的停留,又下到大数,在他开始讲道,展开那伟大的使徒事工之前,整整在大数停留了十年;就是那一次大马色的显现启发了他日后的服事──“末了也显给我看。”
这次显现为他成就了一件极美的事。耶稣使他对过去产生一种失败、罪恶的感觉。“末了也显给我看;我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一般。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因为我从前逼迫神的教会。”他回顾往日,不禁汗颜!他曾旁观司提反的殉道,他又带着大祭司的信往大马色去,就在路上耶稣向他显现,他的整个生命为之改变。这句卑微的话──“我从前逼迫神的教会”──后面,紧接着是崇高、得胜的话,“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这不仅是说,他欠恩典的债,并且说明他已经偿清他的债,因为他蒙了神的恩。
保罗继续说,我蒙恩不是徒然的。我向主降服,祂的恩典管理我。保罗是谁?他原本是犹太人,但受希利尼教育,也是罗马公民,“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我今日的光景,就是证明福音的价值和大能之最佳证据,而这一切都是透过最初主向我的显现而来的。不拘这是如何开始的,不拘我是先知,使徒,教师,或传福音的,我们如此传,你们也如此信了。
复活是基督徒信仰和经历的最中心事实。复活的事实是我们信心的基石;它在经历中所产生的影响使我们得救,并站立得住。
有人说,哥林多前书15章就某方面而言,是圣经里最深刻、最奥秘的篇章。我们使用“奥秘”一词,是采用新约里这词的意思;它不是指难以明白的事,而是指启示。保罗写这整段(12-34节)的原因见于这段的开头,“既传基督是从死里复活了,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显然哥林多教会有些人抱着这种态度,否认复活的事。这里我们必须记住当时哥林多的光景,教会在那样的环境下被神所召,与祂的儿子同工。
哥林多人在当时特有几种不同的哲学和人生观。我们只约略提过,不作详细讨论。哥林多的教师和哲学家特有三种观点:享乐主义,禁欲主义,柏拉图主义。这是三种不同的哲学派别,他们对复活的看法各异。享乐主义的立场纯粹是属物质的,他们否认死亡之后有任何事物存在。禁欲主义认为人死后灵魂与神性联合,人性就消失了。柏拉图主义坚持灵魂不灭,但绝对否认身体复活。
哥林多教会就是位于这样一个充斥着各种教导的城市中,难逃其影响。我们或许可以这么说,哥林多教会里面有一些人采取的不是第一、第二种观点,而是最后一种,就是相信灵魂不灭,否认身体复活。毫无疑问的,保罗此处提到的就是这一派的观点,“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
本章前十一节经文里,他已论到了基督的复活。他提出三种证据,带领哥林多信徒面对基督复活的事实。现在他进一步强调基督复活的重要。本段可分成三部分:
1.就我们的救恩而言,基督复活的重要(12-19节);
2.就神的应许而言,基督复活的重要(20-28节);
3.就我们现今的光景而言,基督复活的重要(29-34节)。
救恩──基督复活的重要(12-19)
保罗宣告什么?他说,否认复活的事就是否认基督的复活,这样作就使整个基督徒的信息和经历归于枉然。他提醒他们,基督若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枉然”一词的含义是无效、空洞,毫无价值、意义、真理可言。
他又说,基督若没有复活,我们传讲福音就是作假见证,说谎话。我们宣称神使基督从死里复活,祂若没有复活,我们所说的就是谎话。
最后,“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你们叫自称的信心也归于枉然。如果基督没有复活,整个基督徒的信息和经历都成为乌有。你的信心不过是建立在不真实的基础上。我们看见复活是基督徒信心和信息的基本事实,这也是保罗所教导的。
他接著作归纳。我们的信若是枉然,会怎么样?“你们仍在罪里。”这是什么意思?那样,基督的死就是失败。希望化为泡影。基督的应许都落了空,整个基督徒的信心和经历都碎成万片。如果基督没有复活,这一切都成了虚假的。这是保罗在本段提出的第一个论点,证明复活的重要及价值。那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进入灭亡中。我们若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因为我们的盼望这么大,这么光明,充满荣耀;它如果落了空,我们就陷在黑暗中,比众人更可怜。我们的信心和盼望一齐被摧毁,意思是说,基督若没有复活,祂一切的计划就无法实现,祂不能对付罪,祂一切应许都化为碎片,我们就比众人更可怜。
神的应许──基督复活的重要(20-28)
他在第20节说,“但”。前面的一切都是假定的,出于逻辑的推论。保罗说,但是这些都毫无根据。他所说我们传的是枉然的,所信的是枉然的,盼望都落了空,这些都没有根据。“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这是一个清楚,荣耀,确定的宣告。所有假设都不成立。它们没有一个站得住脚。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这伟大的宣告是信心的确据,针对着不信者的疑惑和否认复活的哥林多人而发的回应。这是信心的回答,所根据的事实是,哥林多信徒和所有信徒现今所活的光景并不是前面所假设主若没有复活的光景。他们没有留在罪里。希望没有幻灭。他们知道从罪解脱的经历。我们再一次回到基督复活的最终证据──人的经历上。信心不是海市蜃楼,不是空洞虚言,不是绮丽幻想。祂已经复活,第一个证据明明摆在那儿;哥林多信徒和所有的基督徒所活出的光景就是证据。我们不再陷于罪中。希望没有落空。希望永久存在。
保罗继续论到这个伟大的事实,指明它与神的计划之关系。他用短短几句话作了一番综览。我们若错失了他的观点所涵盖之范围,就不免损失惨重了。他的眼光扫掠过整个人类的历史。他这种作法已不是第一次。“在亚当里。”他回到人类历史的开端。历史是什么?“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这话多么醒目而真实!他们被引导去回顾神的计划,看见这个事实,“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分别善恶的树标明了亚当在神管理之下他的自由之限度,当他违反禁令吃树上果实的那日,他就死了。魔鬼说,这个标记真是愚不可及,神真的说你会死吗?他当时属灵上是死了。他与神的交通为之断绝。死亡是神对罪的审判。保罗在教导,讲道时,那些人是死的。“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
他说,但是我们有一个新的开端。这里有一位“末后的亚当”,第二个人。此处用的“亚当”含有一族之首的意思,指这族是由他衍生而来的。神的第二个人是末后的亚当。我们若说第二个亚当,似乎预测可能还有第三个亚当,一族可以由他繁衍。但事实不是如此。只有“首先的人亚当”和“末后的亚当”。
这与神有何关系?照神的计划,众人在基督里都活了。我们无权将“在基督里”从这句话抽离。我们若不在基督里,就仍在亚当里,最终的结局是死亡。我们若在基督里,就有了生命。
保罗接着追踪过程。各样事都有次序,“初熟的果子是基督。”那是第一个复活,也是最伟大的复活。然后呢?“以后在祂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指祂的再临。这里包括了两种复活,一是我们主的复活,末后的亚当从坟墓出来,胜过罪,忧伤,和死亡。祂是初熟的果子。
然后保罗再度跨越年代,看到未来的情景,就是末了属祂的人将在神的计划中复活。这是与基督的复活相关连的。基督是初熟的果子,祂是证明,是确据,显示所有属祂的人不仅在属灵的意义上属祂,并且祂来的时候将与祂一同进入那奥秘,奇妙,荣耀的复活之境。
在我看来,保罗似乎对这题目欲罢不能。他再一次向前眺望。他已经回到人类历史的开端,又向前跨越许多世纪,论到最终的复活,但他似乎停不住脚,又继续说,“再后”,在那伟大的复活之后,祂来时,“末期到了。”这一小段经文需要周详的研究,它让我们看到圣经其它处经文所未触及的一个更远的范围。这是超越祂第二次再来的范畴。保罗写下这么一段奇妙的宣告,“再后末期到了,那时基督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都毁灭了,就把国交其父神。因为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敌,都放在祂的脚下。”祂必要作王,直到神降伏一切仇敌。不要仅仅以为祂要一直作王下去。祂固然要作王,祂现在就是王。祂作王直等到父神将仇敌放在祂的脚下。当仇敌仍猖狂,恶者的势力仍高涨时,祂在作王。事实是,神给了祂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将祂高举。祂离开世界之前曾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这位在神右手边的人子,复活升天的主,是君王。祂今日仍作王。但有一日,祂要交出祂的国度。这是什么意思?只有一个含义,当祂的中保工作完成时,祂要交出这中保的国度;而如今祂的工作尚未完成,因“祂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来7:25)。祂仍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保;但有一日将来到,那时中保国度里的一切都将完成,“末期到了”,祂“就把国交与父神……叫神在万物之上”。在那之前,祂必须作王,这真理完全建基于祂的复活上。祂若没有复活,就不会升天。祂若没有升到天上,就不会作王。如果祂像别人一样死了,没有从死里复活,那么到今天祂的遗体仍埋葬在巴勒斯坦某个角落,整个基督教会就是虚假的,空幻的。请原谅我这样假设;保罗在这里就是作同样的猜测。我们看见一个伟大的事实,神为人类所定的整个计划都围绕着这中心,也必须藉这事实得以成就,那就是基督的复活。
现今的光景──基督复活的重要(29-34)
于是我们来到最后一段。“不然,那些为死人受洗的,将来怎样呢?”如果保罗所说的都不成立,他又提出了几个问题。那些为死人受洗的会得到什么利益?这里我们面临了一个难处,缺乏最终,绝对的解释。许多人试着解释保罗的意思。有一种解释是,有人死了,另外的人就填补着他的空缺,为他受洗,接续他的工作。我个人不同意这种解释。当时必然有某种习俗,保罗用它来作例证,但他没有批评这特殊的习俗是好是坏。当时有一些人为死人受洗。可能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相信了,却末受洗,他死后就有必要由另一个人代替他受洗。我们无法武断地说一定如此,但显然那时是有这一类的习俗。保罗末对这习俗下任何批判之语,他只是提出来,问道:如果没有死人复活的事,那么为死人受洗又有何用?他用这习俗作例子,说明如果没有复活,这种仪式就一无用处。
下面一句话比较容易明白。我们为何要冒险?为何时刻身处险境?保罗天天陷在危险中,“我是天天冒死。”他曾在以弗所与野兽搏斗。如果死人不复活,所冒的险有何价值?接着他引用享乐主义的话,“我们就吃吃喝喝罢;因为明天要死了。”那正是以弗所人的语气。让我们尽量享受人生,纵情宴乐吧!反正明天就要死了。如果根本没有复活的事,我们何妨放弃所冒的险,撇下一切仪式条文,浸淫在物质主义的享受里。
最后保罗说,“你们不要自欺。”并且又作了这醒目的宣告,“滥交是败坏善行。”败坏好的性情,好的思想。你们与不义的人同行,听从错误的教导。这会败坏你的思想和行为。他呼吁他们脱离过去混乱的情况。他说,“你们要醒悟。”离弃从前的滥交。这是一种严厉的责备。“我说这话,是要叫你们羞愧。”他教导说,与不义的人交往是导致思想物质化的主因。他们滥交朋友,以致误听闲言。今日这种情形依然存在。
从本段经文我们看出,对于复活的认识,可以维持我们的灵命,因为这种认识所包括的真理可以解释人的存在不单单只是属物质,并且是持续下去的,人将经过死亡的奥秘进入复活,到达生命后面那一个更广阔、更丰盛的生命中。
哥林多前书15:35-57
这是论到复活的伟大篇章之第二部分。前而已提过,保罗写这一段经文的理由见于第12节,他说,“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这个事实促使保罗特别论到复活的主题。显然哥林多教会里面有一些人受到当时各派哲学的影响,那些学派包括享乐主义,禁欲主义,和柏拉图主义。
使徒在本段中用建设性的解释来纠正他们错误的观点和教导。我们已在第一部分看见他强调主复活的事实,并且收集证据,又指出复活的重要。这卷书信一开头的部分曾宣告这世上的智慧是愚拙的,保罗说,“我们也讲智慧,但不是这世上的智慧。”不是那些哲学家所谓的智慧。然而我们也有哲学,也讲智慧,但不是这世上的智慧。它不受世代的限制,它远远超越这世上的智慧。
本段我们将看见,使徒保罗转过来讲智慧,但不是世上的智慧,而是传扬福音,教导主道理的人之智慧。本段很自然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1.第一部分只是一节经文(35节),其中包括两个问题。
2.第二部分(36-50节)则包含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这些回答不是针对两个问题而分开答的,因为在整个回答过程中他始终将这两个问题同时存在心中。
两个问题(35)
他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第35节清楚地叙述出来:
1.“或有人问,死人怎样复活?”
2.“带着什么身体来呢?”
事实上,第二个问题显示问的人也不相信复活的事,等于在说明第一个问题,“死人怎样复活?”我们注意到,这些问题与其说是关心复活的事实,还不如说是关心复活的方式。他们否认事实,是因为对方式不明白。“怎样”复活?“带着什么身体?”这两个问题揭露了他们否认复活的真正原因,简单说,就是由于他们无法了解复活的方法,所以否认复活的可能性。不!我们不明白它如何发生,因此我们不相信它可能发生。这就是两个问题的含义。
让我们研究一下这两个问题。
死人怎样复活?
“怎样?”意思很简单,毋需多作解释。死人如何复活?用什么方式?死亡常常被视为身体的崩解。这些人就是如此想。人一死,立刻就可看出崩解的过程开始了;过不了多久,整个身体就会变为尘土,化成元素,四散无踪。这样一个显然会崩解的身体如何重新组合?这是很自然的问题。今日我们仍听见有人问同样的问题。他们面对新约有关基督复活和属祂之人复活的教导,也提出相同的问题。人怎么复活呢?纵观世界各地的墓园,想想埋在那里的尸体,它们早就灰飞烟灭了。身体怎么能重新组合呢?
带着什么身体来呢?
第二个问题是强调第一个问题的困难之处。“带着什么身体来呢?”这是一种感叹,想像死人复活的情景。他们是什么样子?带着怎样的身体来呢?如何变成那个样子呢?我们已看见他们的身体化成灰烬,无影无踪了。把那些灰又组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可见问这问题的人,对复活本身存着很大的问号。不会有复活的事。崩解了的身体不可能再组合起来。人无法想像身体复活的结果,所以有人说,没有复活的事。
两个问题的答案(36-50)
保罗接下去要回答这两个问题。请注意他的第一句话,“无知的人哪!”这种翻译已经软化了原先的语气。旧的译本是,“你这愚昧人!”我并不打算争论何种译法较佳,但保罗确实对这些提出问题和疑难的人心存不屑。“无知的人哪!”显示他轻视他们的想法。然后他开始取自然界的例子来一并回答这两个问题(36-38节)。他说,“不过是子粒。”指麦子或其它谷类的子粒,是不带壳的、纯粹的子粒。保罗说,取一子粒放在你的手中,仔细观察一番。你将它种在地里,它死了,又长出新的子粒,它有一种新的形体,和原先你种下的子粒不一样。更新奇、奥秘的是,你所看见的新形体是从那旧的形体衍生出来的。旧的子粒被埋在土里,又长出新的子粒;死亡的结果只有加速新生命的滋生。子粒若不透过死亡,就无法再生出来,并且经过死亡,将子粒埋在地里的行动就产生了一连串的奥秘结果。
我听过人说,只拿春季为例子有欠公平,因为只有春天的时候可以看见种下的子粒先冒出青叶,然后成穗,最后整个玉米显露出来;用它来比喻作复活的典型例子不够周到。但这正是保罗在这里采用的。他要求我们观察大自然,事实上,人类身体复活的奥秘并不大过子粒再生的奥秘。他说,你们这无知的人,你们若说因我不明白这奥秘,所以我不相信复活的事,你们就等于在说,因我不明白子粒生长的过程,所以我不相信子粒种下会有收成。我愿意在这里用神话语的权柄宣告,没有再比种下子粒不久长出新生命更大的奥秘了;身体复活的奥秘并不比子粒死后又长出新形体的奥秘更大。
你或许会说,这样还是末解决难题。对,但至少让我们面对奥秘的事实。这比喻指出在神所管理的领域中是有一致性的。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看见将一子粒种下后所产的结果,那都是出于神的工。
如今保罗说,“神随自己的意思,给他一个形体,并叫各等子粒,各有自己的形体。”如今这奥秘向我们展开了;但奥秘仍然存在,而事实却昭然若揭。请将目光集中在子粒上。看看现今种在土里的子粒,不久再看看收成的谷物。留意那子粒如何回来,并且带回新的生命;无限的奥秘使旧的子粒有了新的形体。我们当如何看待这奥秘?将神放在奥秘的后面。“神……给他一个形体。”我们将小小的子粒种到土里,见它枯萎,死去。死了?且慢!不久我们将看到青绿的叶子,然后是绽放的花朵,新的生命出现了。这些是怎么形成的?“神给他一个形体。”因此世界各地辽阔的禾场,都是神作为的永恒证据。祂掌管死亡,将死亡转换成生命,赋予子粒新的、不同的形体。这是奥秘的揭晓。“死人怎样复活?”“神给他一个形体。”除了那些看见复活所彰显的结果之人,又有谁能道出它的真正含义呢?
我们还未见到那结果。哦,是的,我们见过,就是“初熟的果子”,基督自己。这主题立刻向我们展开了一个新的领域。纵观新约圣经,细心默想耶稣复活以后的记载,请特别注意那新的形体。在某种意义上说,祂的身体还是原先的那一个,但它是完全崭新的,不再受到从前神为实现祂在世上的旨意而为祂爱子预备的那个身体的限制。这里我们看见,保罗采用了一个最简单、自然的例子;他实际上这么说,相信人身体复活并不见得比相信种在地里的子粒复活困难。在那复生的子粒和人类新的形体后面,有一位神。“神给他一个形体。”
这使保罗转过去注意到神的工作是何等无限量。请记住前面的话,“神给他一个形体。”保罗看见肉体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地上的人是一个样,兽是一个样,鸟是一个样,鱼又是一个样。这是创造的形体,而不是复活的形体。环顾四周,就能发现神的工作之多样性。
然后他作较广泛的区别。有天上的形体,也有地上的形体。不论他指的是人,兽,鸟,鱼的形体,现今的形体,或未来的形体,我相信两者都是真实的。
他接着攀上星际太空,直接提到日、月、星,它们各有自己的荣光,这一切都是神的工作。祂赋予人,兽,鸟,鱼,日,月,星不同的形体。形体往往是一种媒介,用来启示一些比它本身更超越,并且存在它里面、藉它照射出来的事物。这媒介可以是人,兽,鸟,鱼;也可以是日,月,星宿。最重要的是,神已经作成了这一切。不要限制神。我们问,什么样的身体?纵目四顾宇宙万象,这一切都是神手所作的工;纵使我们无法想像复活的身体,只要我们记住那是神的工怍,我们就能相信复活的事实。
保罗接下去将这些实际应用出来。死人复活“也是这样”。下面的经文何等宝贵!“所种的是必朽坏的,复活的是不朽坏的;所种的是羞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所种的是软弱的,复活的是强壮的。”当我们站在所爱之人的墓旁时,就从这几句话中看到了一切。他日我们重访这坟墓时将看见什么?朽坏?那是每一个人体的必然结果。死亡带来朽坏,羞辱;不管葬礼如何隆重,葬礼一完我们就得匆忙将尸体运走。这是羞辱的例子。软弱?当然如此!朽坏的意思就是腐烂,凋谢。软弱是指脆弱不堪一击。保罗说,这是放入土里的形体之光景,但这身体要复活,以焕然一新的样式出现。首先,它是不朽坏的,是一个不会腐烂、不朽的身体。我们埋在土里的是羞辱的,但复活的身体是荣耀的,尊贵的。所埋下的是绝对软弱,没有能力的,但复活的是强壮的,有能力的。
保罗又说,“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血气和灵性,这是什么意思?属血气的身体是天然的身体,被魂所管理,受人生命的要素所控制。灵性的身体是由灵管理的身体,不再被这世上物质的生命控制。一个真正被灵管理的身体,必须是复活的身体。保罗在这里强调,“若有血气的身体,也必有灵性的身体。”
观察主复活以后的记载,祂出现园中,与门徒同往以马忤斯去,出现在门徒聚集的楼上;从这些记载我们来看耶稣;请容许我仍用祂为人的名字“耶稣”称呼祂,因为祂仍是同一个人。但祂已完全不同了,祂属人的生命已有了改变。请记住,到那时为止,还没有真正的复活出现。旧约里无例可循。拉撒路并不是复活,他只是复生。他的灵重新回到同一个身体里面,但这身体仍然在属世的律管理之下。“头一个人是出于地,乃属土。”拉撒路只被带回到这个人。但我们的主超越了这个界限。祂已经拥有了属天的身体;所以不必打开门,祂就可以进来;主虽然在人身边,人却看不到祂。这一切奥秘、美妙的记载都是在启示那属天的,属灵的身体,它不再受属血气的身体所管理;它不再是属心灵的,而是属灵的;不再被魂辖制,而是受灵管理,那就是复活。
保罗再度回顾历史,指出它是如何发生的。第一个亚当被造成有灵的活人。是的,创世记记载,“耶和华神……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然而末后的亚当却不一样,祂复活的方式不同。祂不仅自己是活人,并且是“叫人活的灵”。保罗这里指出,我们最初的关系是对自然的,就是从亚当来的属人之生命。如果我们是基督徒,在属世的生命后面还有属天的生命,那是在复活里才完全实现的充满荣耀之生命。
他用新的条件作结论。“血肉之体不能承受神的国。”只有属灵之体,就是神在复活里所预备的身体,才能承受神的国。
本段是在说明复活的合理性。请记住子粒的例子。当我们看出这宇宙是以神为中心,并且人类的生命与神密切相关时,复活就是再合理不过的事了。所有难处顿时化为乌有。当然还有一些事是超过我们理解范围的。我们还可能问,人怎样复活呢?带着什么身体?我们若相信神,那么对这问题只有一个完整、最终、满意的回答,“神随自己的意思,给他一个形体。”
(51-57)
从第51-57节,是整段论到复活的经文最高潮的部分。
前面保罗说到基督是“初熟的果子”,“在祂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这句子在应用的时候往往被分开来,这种作法至少有一千九百多年,我不知道还要延续多久。整个复活的事实都包含在这句话里,“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祂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基督来,基督复活。基督来,圣徒复活。这是我们基督徒信心,经历,盼望,生活的界线。正如保罗在他所写的教牧书信其中一卷里写到,“神……的恩典,已经显明出来”(多2:11)。那是开端,神的显现;他说,荣耀也将显明出来。基督徒的世代,经历,运动,都受这些事的限制──即祂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来临。第一次来临是在基督从死里复活的那一刻完成的;第二次来临则是在众圣徒复活时完成。本章稍早部分我们已看到这一点。从头到尾,他一直在强调第一个事实──基督的复活。
在这一段简短却精采的经文里,保罗向前展望最终的结局,就是主第二次再来时众圣徒要在祂面前复活。我们的注意力被导向那最终的结局。保罗已经强调基督的复活,祂是初熟的果子;现在他要论及众圣徒的复活,那是收成。初熟的果子,是复活的基督;收成,是众圣徒的复活。本段可分成三部分,关于复活的事,是到第57节结束。
1.第一部分是确据(51-54节);
2.然后是随之而来的挑战,即向死亡的挑战(55-57节)。
3.最后一节是整卷书信末了的呼吁,不单单依据复活的教训,并且更进一步回到这卷书信中其它的教训里。
确据(51-54)
请留意保罗如何用一种醒目的方式来介绍。“看啊!”(注:中文圣经无此二字)这是一句挑战的话,意思是现在好好想想,观察,沉思。保罗说,我现在要告诉你们一些事,你们要全神贯注地听。“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新约圣经的奥秘,基督徒的信心和教训里的奥秘,都不是指不可能明白的事。它总是指靠着人的知识无法明白的事,但它已启示出来,是人可以明白的。保罗说,“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告诉你们一件单靠理智的过程无法明白的事。那是一项奥秘,但我要告诉你们。这里用的是强调语气──我要宣告、诉说出来。
这奥秘是什么?乃是“我们都要改变”。那本身就是奥秘。我们都要改变。本章前面部分已讨论到复活。我们看见子粒如何改变,我们的身体也将如何改变。这是伟大,奇妙的奥秘。保罗说,我要将这奥秘告诉你们。我向你们宣告,我们现今的生命不是永远这样持续下去。我们都要改变。有一些存在于我们里面的东西将改变。我们仍然活下去,但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都要改变。”这句话确定了复活的整个事实。保罗说,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他向前看到将要发生的事件。那时有些人仍然活着,但许多人已经在主里睡了。改变将在极寻常的事情中发生。我们可以发挥想像力,那时许多人仍活着,有人在大都会里,有人在乡下,或高速公路上,或扬帆海上,各人正从事日常的工作,过着寻常的生活。“我们都要改变。”
然后是描述改变的方法。“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未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保罗未告诉我们何时。新约也从末透露这事将在何时发生。我们随时都活在这事件的边缘上。可能今日末过去之前它就临到了。但愿主帮助我们存心忍耐,等候祂的再来,不要心躁气浮。我们是否也想过,如果祂今天来,会是怎样的结果?在神的制度、旨意、和计划中最适当的那一刻,复活就发生了。圣经未载明时间,但已阐明事实;它会突然临到。
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保罗在他的另一卷书信──帖撒罗尼迦书──里所写的一段话。我相信这卷书信是写在哥林多书信之前,可能他下笔写哥林多前书15章这段话的时候,心中也想到帖撒罗尼迦前书的那一段话:
“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牛;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所以你们当用这些话彼此劝慰。”(帖前4:13-18)
比较一下这段话和我们现在研读的这段经文多么类似!
“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受成不死的。”
这是得胜。我们都要改变,从朽坏中妀变。“朽坏”一词听来并不顺耳。但我们知道即使现今我们仍在朽坏的过程中,我们活着的同时也正在死亡。不要认为这种说法太过悲观,这是事实。或许有人不相信,我也不怪你。你也许不觉得自己正迈向死亡,但我却有这种感觉。钉子已经松了,帐棚正在拆除,精力即将耗尽。死亡,朽坏,是必然的过程,无药可救。然而,必朽坏的要变成不朽坏的。不再有失败,腐坏。在那伟大光辉的一刻,死亡被吞灭了。那一刻是死亡的终点。我们的主复活的那一刻,死亡就终止了。我愿意再度引用保罗的话,因为那和此处的思想相辅相成。他在罗马书里说,“因为知道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祂的主了。祂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祂活是向神活着。”那是基督的复活,也是我们复活的写照。我们不再死。我们将改变,进入生命新的次序里;我们将活在神为我们预备的新的、超自然的、超越世界的身体里。那是保罗在这里的展望,基督不再死;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再有死亡。
于是保罗声明,“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那是对死亡完全的夸胜。最终复活的一刻,死亡就被吞灭了。
向死亡发出的挑战(55-57)
他又接着说,“死阿,你得胜的权势在那里?死阿,你的毒钩在那里?”这是修正本的译法,旧的译本作:“死阿,你的毒钩在那里?坟墓阿,你的胜利在那里?”修正译本两度使用“死阿”,显然是比较某些不同的希腊版本而决定的。我个人认为原先一般所接受的版本才是正确的。这句话的希腊文实际上是,“死阿,你的毒钩在那里?地狱阿,你的胜利在那里?”这是双重的挑战。地狱当然可以指死亡,但它是指死的整个领域,死亡之地,离世灵魂所在之处,就是人们所谓的阴间,我相信使徒此处是用这词。他向死亡本身,以及死亡的领域和阴影(就是地狱)提出挑战。我们看到的是双重挑战,是针对死亡本身,以及阴间、即死去之人所在的地力发出的。
保罗首先问,死的毒钩在那里,又问,坟墓的胜利在那里?今天问题仍是,在那里?
他接着告诉我们,死的毒钩是罪。从古至今都如此。若没有罪,对死亡的恐惧就不存在。那使人心充满惧怕战兢的毒钩是罪。接下去的宣告更为惊人:罪的权势就是律法;因为这样,我们一生都受其限制。保罗末停留在这一点上,他发出挑战和嘲笑。“死阿,你的毒钩在那里?坟墓阿,你的胜利在那里?”不!死阿,得胜不在你那里,坟墓阿,得胜不在你那边!“感谢神,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这是何等荣耀、大胆的挑战!
我们很容易对死亡存着某种既定的观点。对死亡的观点应该总是向长远看.看到复活。如果我们看见最终的结局不是死亡,而是复活,那么这条路上就充满了亮光和荣耀。我每次读到这里,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泰乐主教(Bishop Taylor)的小诗。我喜爱诗里的挑战,他似乎把握了使徒的挑战之真谛:
“死阿,你这毒蛇之子,
和你的先祖一样,你也曾有毒钩,
带来阴间和永远焚烧的火焰;
然而幽暗日子已逝,
在救主的伤痕中,
你愚味、狠毒的钩已被掩埋;
如今你挫败下来,无力为害,
我不再对你心存畏惧,
我听见得胜的神对你施惩,
因你在十字架上对祂所行的,
祂将地狱的钥匙从你手中夺过来,
你只能站在生命之门外为差役。”
这是基督徒对死亡的正确观点,而这观点的顶峰,就是死亡后面的复活。──《摩根解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