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路加福音第四章

路加福音4:1-13

路加在这里记录了我们的主被膏献身之后的第一个行动──受试探。我们必须明白,这三个试探都具有弥赛亚的意义。我不是说,这些试探没有个人的价值。我们可以从这段经文中看见,撒但在引诱人背弃神时所采取的步骤。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应该了解,这里记录的试探没有多少是针对耶稣这个人,大多数是针对祂的弥赛亚职分。马太和路加都记载了这事。马可在一小段经文(1:9-13)中,很浓缩地记下了耶稣从拿撒勒来,受洗,被膏,得到神的证明,以及受试探。每一位福音书作者都揭示了同样的程序──我们的主先献身于祂的伟大使命,然后面临试探。

耶稣个人所受的试探,不是从这里才开始的。祂由童年、青年,到祂升天,终其一生都在试探之中。“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

祂在魔鬼致命的攻击下,受到整整四十天的试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地狱如何企图阻挠天上的旨意。撒但的攻击,是为了阻挠我们的主去实现神的旨意。它攻击的是弥赛亚。我们的主是高天所膏的王,祂要对付撒但所管辖的恶魔及黑暗的世界,祂以君王和祭司的身分对付撒但的地下世界,祂这两种身分都融合在弥赛亚的职分上了。马太所表明的,是祂以被膏君王的身分对抗恶魔的国度。他先记载石头变饼的试探,然后是从殿顶跳下的试探,最后是撒但要祂下拜的试探。马太指出了人们用来建立世界上王国的三种方法。人类一切的政府、国度都是建立在三个虚假的根基上,食物的基础,只顾念肉身;假的宗教基础,只强调奇迹;以及妥协的基础。

路加所论的是我们主这个人,以及祂救赎的使命。他记录了同样的试探,但每个试探的秩序不一样,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试探的另一面。这里面仍然有弥赛亚的意义,但特别强调我们的主是以救赎主的身分受试探。在这里我们看到人类错误的观念。

路加首先描述祂在个人方面如何受试探;然后是祂在社会上,在这世界的整个社会秩序上如何受试探;最后是祂在属灵上如何受试探。这里我们是站在一个同为人类的立场,来看这位救赎主。祂是人,但祂代表众人作祭司,因为这也是弥赛亚的使命之一。

本段经文可分三部分。

1.最初两节启示了耶稣这人面对魔鬼;
2.3-12节是试探的经过;
3.13节是尾声。

留意路加是多么谨慎、准确而又简洁、完整地描述耶稣面对试探的情景。

面对魔鬼(1-2

“耶稣被圣灵充满。”这里强调的不是祂受圣灵的恩膏。祂固然已经为了祂神圣的工作而被圣灵所膏,但路加所要指明的,是一个属神的人。祂是三十岁的成年人,是一个成熟的人,已经为了弥赛亚的事工而被圣灵所膏,现在祂“被圣灵充满”,带着完美的人性进入旷野。这才是正常的人类生命。现今的世界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正常的人类生命这正是今日世界的问题。居然有人认为人是由猿猴演变而来,这真是荒谬!我反而认为人有的时候正逐渐演变成猿猴呢!而重生的人,才可以照着神的理想和旨意,过正常的人类生活。神从未要人单靠自己的力量生活,或独自而行。祂最初造人,是创造一个存在的生命,他必须要有心灵和属灵的能力来实现完整的人性,而他得力的秘诀就在于被圣灵充满。神没有要人靠自己的力量面对试探。神的第二个人──耶稣,被圣灵充满,在与神的交通中,藉着圣灵得以装备完全,去面对前面的试探。祂满有信心,不是相信祂属人的生命,而是相信祂的人性与神有交通,因为祂被圣灵所充满。

“从约但河回来,圣灵将祂引到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请看祂的两个环境:“圣灵”“旷野”。祂下到旷野,第一个试探就在那儿临到。那是一个道道地地的旷野。但祂在圣灵里,祂更接近圣灵,远胜过四周荒凉的旷野。

请再注意,“圣灵将祂引到。”意思是祂顺服圣灵,由圣灵作主。马太、马可也和路加一样,都强调了这一点。马太说祂,“被圣灵引到旷野。”祂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前往旷野,祂乃是顺服圣灵的引导。马可对这故事记载得很简短,却最率直。他说,“圣灵就把耶稣催到旷野里去。”“催”的希腊文是ek balIo,意思是赶出去。因此马太、马可、路加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叙述同一件事。我们的主被圣灵引到旷野受试探。一般人性,只有在面对试探时才能变得完全。而人只有在圣灵的引领下才能胜过试探。人若凭自己的力量面对试探,撒但就要得胜。不管男安老幼,一个人若在圣灵的管理之下对抗试探,就可以感觉到圣灵的影响,就可以不;战而胜了。人若与神交通,他的力量就能胜过地狱。

“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我思想这个故事的时候,总会看到这个试探不仅仅是有关祂个人的生存而已,并且含有一个更大的目的。这是圣灵一个明确的行动,呼召弥赛亚去面对那恶者的世界。耶稣被引领去对抗撒但,把撒但从暗处逼到一个公开的地方。根据我个人对宇宙的看法,我不认为撒但是一个自由的个体,不受神的管辖。虽然他反叛神,他还是在神的管制之下。因此,这不仅是个人所受的试探,而是弥赛亚的试探。祂在旷野被圣灵所催,去公然与敌人交手。

这四十天之中,祂没有吃什么。虽然祂被圣灵充满、引领,但试探可非寻常小事,祂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对付敌人的事上。四十大不吃东西,然后祂饿了。那是身体健康的记号。

试探的经过(3-12

现在,大攻击来了。魔鬼在过去三十年和这四十天中,完全为耶稣这个人所击败。现在他用尽一切的狡猾诡计,来攻击耶稣救赎主的职分。他用连续三个试探来攻击救赎主。

这里提到了三个地方:旷野,高山,圣殿。

1.第一处是荒凉、寂寞的旷野。
2.第二处是一个高山,路加未指出山名,但从下文可知,耶稣站在那个山上,可以看见世界全景。
3.第三处是在圣殿中。

在个人方面受试探

第一个试探,是攻击一个“人”,攻击这人所代表的一切。神救赎人类的计划,只有透过可以代表人类的一个人,才能实现。撒但的第一个要求是,“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块石头变成食物。”

这个建议是什么?即使是神的儿子,也需要食物维生。其它的都不重要。你有了神儿子的名分,这固然可贵,但最可贵的应该是这名分能供应你身体上的需要。你应当保护身体,维持生命所需,你不要再顺服圣灵,你在圣灵的引领下还不是平白受饿?你若是神的儿子,就可以得到生命所需的食物。这个攻击是针对个人而发的,针对一个能拯救全人类的人而发的,所以是对整个人类的攻击。

耶稣的回答摧毁了这个试探的力量。“耶稣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我们的主告诉撒但,他这样暗示身体胜过一切,是对人类的一种污辱。这个试探的背后,暗示着人所需要的只是身体方面,物质方面的供应。“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没有神,只有食物,这样的生命是死的。撒但的攻击是对整个人类的攻击,暗示人类仅仅需要食物就够了。

我们今日仍听见四周有声音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仍听见保罗那令人吃惊的讽刺,“他们的神就是他们的肚腹。”

魔鬼说,人只是一种动物,不管人发展到如何高的地步,仍然需要食物。作为神的儿子,不管其意义如何,至少都应该有办法靠着这个名分,使身体得饱足。

耶稣说,人不只是一种动物,不能像动物那样生活。人的生命不能只维持在那样的层次上。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就在那个旷野中,神子为着神理想中的人类,发出了回答,祂拒绝了撒但对于人类的羞辱。撒但从那时直到如今,都在暗示人类,身体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

在整个社会秩序上受试探

关于第二个试探的记载,路加和马太之间有所不同,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马太说,魔鬼将世上的万国指给祂看。路加也这么说,但是却用不同的字,他说魔鬼将天下的万国都指给祂看。马太所用的“世上”cosmos,路加没有用到这一个字,他用了“天下”,希腊原文是oikoumene,意思是体系。他说,魔鬼将当时体系中的万国指给祂看。oikoumene当时是罗马帝国的同义字,人们一直用这个字来称呼罗马帝国。

让我们想想当时世界的情景。整个世界的体系就是一个罗马帝国。它包括了希腊、别迦摩、庇推尼、波斯弗路斯(Bosphrorus)叙利亚、埃及、犹大等国冢。魔鬼将当时的万国给耶稣看。可能魔鬼用手往东、往西、往南、往北一指,即使无法将实际的众国都纳入耶稣的视线里,至少也让耶稣知道这个体系中的万国。他实际上说,这就是世界的体系,就是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万国。

他说,“这一切权柄荣华,我都要给你,因为这原是交付我的。”这话不是说,神把这些交付给魔鬼,而是人自己愿意降服给魔鬼。耶稣称他为“这世界的王”,因此他是由世界选立为王的。

“我愿意给谁就给谁。”这话并不全对。魔鬼所能给人的,只不过是暂时的,他没有权利给人永恒的东西。

这就是当时世界的体系。罗马帝国在魔鬼和提庇留的统治下,辖制着这个世界。我们若对当时的世界光景略有所知,就不得不承认当时是一个可咒诅的世界,正被众魔所统辖。撒但对耶稣说,“你若在我面前下拜,这都要归你。”

魔鬼建议祂用妥协的手腕,这样也就将权柄给祂。他实际上是说,你放眼看看这世界,万国都服在我的权柄之下。这权柄已经交付给我了。我控制着提庇留,我控制着罗马帝国,我统治着一切国度,只要你向我敬拜,我就把这一切都给你。

只有一个词,不论过去或现在,都可以用来描述魔鬼,那就是“说谎的”。耶稣完全明白,祂得国的方法乃是藉着死亡,藉十字架的苦难,祂在约但河受洗就证明了这一点。撒但说,不要采取那个方法,这里有一条捷径,有一个妙计。这不仅是对人类整体的攻击,也是对一个社会,一个世界秩序,一个体系,一个世上已建立的秩序之攻击,并且是对人类彼此之间一切关系的攻击。

耶稣如何回答?祂说,“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祂。”注意这里面有两件事是魔鬼没有提到的。他没有提到神,没有提到事奉。撒但在他的试探中从未说到神,只有二次说到,你“若”是神的儿子。他为了特定的目的,将神排除,声称他自己掌有一切权柄。撒但对神只字未提,好像根本没有神一样,即使有神,祂在这个体系中也无实权。

另外,他也没有说到事奉。他说,向我下拜,但却未提到敬拜通常会产生的结果──事奉。

我们主的回答,启示了完整的人类社会哲学。“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祂。”人只能承认一个宝座,只能向一个君王降服。人类惟一的敬拜和服从,就是敬拜祂,遵从祂。我们的主加上了撒但所省略的“事奉”。那真是一个严肃而美妙的时刻,我每逢读到这里,就会禁不住想,如果当时我望向耶稣的双眼,一定会在其中看到一丝讽刺的光芒。祂似乎这样说,你要我敬拜你,为什么不说出敬拜的意义?如果我拜你,就必须事奉你。神是惟一值得敬拜的,神是惟一值得事奉的。因此当耶稣再度印证神的王权,以及重申人只能敬拜神,单单事奉神这个事实时,魔鬼这个针对人类相互关系,社会、国家、国际关系,对依照神旨意建立的体系之攻击,就被丢进地狱中了。

在属灵上受试探

撒但又领祂到耶路撒冷,叫祂站在殿顶上,对祂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从这里跳下去,因为经上记着说……。”

我们的主已经说过两次,“经上记着说。”现在撒但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引用经上所说的话。请注意他这样作,等于承认了神与耶稣的关系,以及神给祂的启示。因此他要求祂利用神与祂的关系,自动运行神给祂的启示。他实际上是说,表现一些大胆、冒险、堂皇、特殊的花样吧!从殿顶跳下去,“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祂的使者保护你。’”

请注意撒但这话是多么狡猾、可怕!他狡诈地利用了圣经的话。但圣经上原记载说,“祂要吩咐祂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撒但省略了“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这个明确的短句,要求耶稣冲出神的安排,作这件特异的事,出卖祂属灵的本质。因此最后这个攻击,是针对人的灵性,和人与神的关系而发的。

我们可以从主的回答中,看到一个有关属灵生活的正确而完全的哲学。“耶稣对他说,经上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撒但要求祂作一些惊人之举,来证明祂与神的关系,以及祂对神的启示之信心。耶稣的回答指出,这样作是在证明祂对神的信心不够完全。确是如此,什么时候我们想要作一些事来证明神,就证明我们对神的信心不完全。“信心”绝对不会使用一些诡计,来证明我们所信的对象是否值得相信。那就是属灵生活的哲学。

最后,祂屹立不动,胜过了撒但对于人类整体的,社会性的,属灵性的攻击。

尾声(13

凯旋的音律回响在第13节中。“魔鬼用完了各样的试探,就暂时离开耶稣。”“用完”这个动词的希腊文是 sunteleo,是非常奇妙的一个字。撒但已经施行了每一个试探。他用尽了每一个攻击的手段,和每一个收买基督的方法。他的试探用完了,他已无计可施。地狱这时已经是精疲力竭了。

他怎么办?就暂时“离开祂”,我比较喜欢希腊原文的意思──远远站在一边。注意另一个醒目的词──暂时。这里的旁注说,“直到那时辰。”什么时辰?路加福音22章,叙述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犹大和其他的人来到祂面前,耶稣说,“现在却是你们的时候,黑暗掌权了。”如果我们细察从这次的试探,直到耶稣在客西马尼园和钉十字架的时刻,这段时间的记录,就会发现基督每一次提到那恶者世界中任何一分子时,都带着极严厉的语调。

然后地狱就要集中火力,对在十字架阴影下的基督,作最后一次的攻击。魔鬼用完了这些试探,就暂时离开祂,直等到那黑暗掌权的时候。

新约圣经稍后告诉我们,那最后攻击的结果,祂“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就是将原在天上,后来堕落的恶者掳来。祂在十字架上,再度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如此,我们看见这位救赎主弥赛亚得胜了,不仅是为祂自己得胜,并且代表人类得胜,因为祂代表了神在人类历史中,和人类本性中的旨意及理想。因着祂的得胜,祂不仅成了第二个人,并且成了末后的亚当。从祂而出的人,就能胜过恶,并实现神的旨意。

路加福音4:14-30

路加现在要述说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徒1:1)。路加福音从这里起,不再介绍耶稣这个人,而是叙述弥赛亚的事工。“开头”这个词颇富含义。我们接下去要讨论的福音书记载的事,都与“开头”有关。祂“行事”“教训”的双重工作,今日仍持续着。基督尚未放弃祂的行事和教训。祂行事和教训的本质迄今末变。因此我们说到“开头”时,就是假定它仍继绩着,并且将要完成。这位神的儿子,人子,道成肉身的人,已经有了一个开头,就有一个过程,也将有一个结局。我说这些是为了强调接下去要研读的路加福音之重要性。我们将观察祂的工作,祂的教导,以明白这两项将如何延续下去,直到完成的那日。

本段经文分成两部分:

1.14,15节是一个摘要;
2.接着路加记录了祂开始公开服事的情形。

空白的记录(14-15

从耶稣受试探,到路加这里所提到的事件之间,有整整一年的时间。路加没有记载这段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事。他的记录有一段空白。史多克博士(Dr. Stalker)在他所著的《基督生平》Life of Christ)一书中,将我们主一生的事工分成四阶段:隐居之年,受公众欢迎之年,被反对之年,在世上的末期。马太、马可、路加都末记载任何有关第一年的事。若没有约翰福音,我们就会对第一年的情形一无所知。马太和马可告诉我们,耶稣是在约翰被下监时开始传道的,路加也是从同一时期起,开始他的记述。

关于第一年的事,各方猜臆纷纭,都在探讨为什么祂不早一点开始祂较为明确的公开传道工作。我想在这点上我们不能武断地下结论。然而事实很明显,祂奉献,被膏,得到神印证,受过试探之后,祂看起来已经准备妥当,可以工作了,祂却没有开始那公开的,受人广泛注意的事工。祂安静地等待了一年,我想祂可能是等约翰先为祂的事工铺路。祂的方法有一个特色,就是从容不迫,这点是颇引人注意的。“信靠的人必不着急。”

首先留意路加在开头的摘要中所说的,祂“满有圣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他用“回到”一词,毫无疑问的指明祂在第一年中曾去过加利利,祂的童年也有几年是在那儿度过的。马太说祂“退到加利利去”。马可说祂“来到加利利”。路加则说祂“回到加利利”。希律已经将约翰下在监里,约翰再也不能直接传道,因此耶稣进入希律治理的区域,以那儿作为祂以后数月行大能之事的基地。

路加说祂“满有圣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这虽然是一个简短的记述,却让我们很快地联想起前面讨论过的事。祂“被圣灵充满”进入旷野,“圣灵将祂引到”受试探的经历中。现在我们看见祂“满有圣灵的能力”开始祂的事工。

然后路加告诉我们,“祂的名声就传遍了四方”4:14)。请再看本章37节,“于是耶稣的名声传遍了周围地方。”另外一处是5:15“但耶稣的名声越发传扬出去。”

老实说,我不太喜欢将这几处都翻译成“名声”。这三个“名声”在希腊原文中是三个不同的字。4:14的名声应该翻译成“传闻”,因为这才是希腊原文pheme真正的意思。有关耶稣的传闻传遍了各地,渐渐地,传闻变成了极大的喧噪,也就是37节里“名声”之原文echos的意思。最初的“传闻”,已经变成了“大喧噪”,到处的人都在谈论祂。

至于5:15“名声”,原文是Logos,意思是理智上的了解,人们开始了解祂。因此将它翻译成“名声”是不足达意的。如此我们看见很明显的三个阶段。首先,有关祂的传闻四处远播;没多久,传闻就变成了大喧噪,各地的人都被震动了;最后,传闻变成了理智上的了解,变成了话语,变成了一个清楚的信息。

路加接着说,“祂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众人都称赞祂。”希腊文的新约圣经中,这个“祂”是强调语势,衬托出祂和众人的对比。大冢都在谈论祂,祂本人却进会堂里教训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耶稣所用的方法。祂没有因四播的名声而迷失了,祂却进会堂去教训人。会堂的兴起是在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的那段时期。会堂是那些不能到圣殿敬拜的犹太人聚集之处。那时候犹太人四散在各处,任何小镇只要有十个犹太人,就可以有也们自己的会堂。那是他们聚集的场所,是犹太人宗教生活的中心。耶稣进出各地的会堂,在那里教训人。

路加又添上一句,“众人都称赞祂。”他不是说祂的事工完全成功了,也不是说众人因为能接纳祂的事工而称赞祂。

现在我们来看有关祂开始公开事奉时的记载,这是祂特意公开宣扬。以前祂一直没有这么作,直到现在才开始。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们不可将第4章里的这个故事,和马太13章及马可6章所记的那故事相混淆。在后两处经文中,都记载到祂去拿撒勒,并在那里受到反对。有些人为了使几本福音书互相一致,而将这三段经文并列看待。他们认为路加提前记录了祂到拿撒勒的事,马太和马可则较迟才提到。事实不然。祂到过拿撒勒两次。就像耶稣有两次洁净圣殿,一次是在祂第一年的事工阶段,一次是在祂快要钉十字架的时候。因此,马太13章和马可6章所记的,是祂第二次去拿撒勒,不可以将之与这里的故事混淆。虽然这中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明显差异之处。这故事所记的,是祂第一次去拿撒勒。

开始公开传道事工

当祂要开始明确而有目标的公开传道事工时,就来到祂自幼生长的地方拿撒勒。那里的人都知道祂是一个木匠。祂正要开始祂那伟大的弥赛亚事工,祂按照“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祂踏上童年所走过的足迹,听人宣读律法,当祂忆起早年的岁月时,祂的心中一定充满了感情。

进了会堂以后,祂就肩负起弥赛亚的使命。祂站起来念圣经。当时这么作是可以的,除了祭司和文士,什么人有预言的话,也可以站起来说。当时他们有取自律法书、先知书、和圣卷的经课。无疑的,那一天他们已经读过了律法书的经课,开始读先知书的经课。有人看见祂站起来,就将当天的经卷交给祂。那是极自然、合乎秩序的事。那天他们读的先知书经课取自以赛亚书,祂找到了那段经文。我相信这不是偶然的,因为会堂里当日要读的经课都是事先指定的。

这段经文是有关耶和华仆人的预言之一部分。如果我们读以赛亚书,可以发现原书中的“医好伤心的人”这句话,耶稣没有引用。另外我们在耶稣读的经文中发现,“瞎眼的得释放”这句话是以赛亚书所没有的。显然祂是根据希腊文《七十译本》的版本读这段经文。这个版本译得比较自由。

耶稣念的这段经文记载在18,19节。“主的灵在我身上”压迫着我。圣灵好像从高天降下的膏油,为了祂的工作而膏祂。下面的话则用来描述那工作。

祂读到“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时就停止了。我们翻开旧约圣经,会看到祂停住的地方实际上是一个逗号,接下去还有:“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赐华冠与钖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尘,喜乐油,代替悲哀,赞美衣,代替忧伤之灵。使他们称为公义树,是耶和华所栽的,叫祂得荣耀。”祂没有读这一段。祂停下来,卷起书,交还给执事,然后对会堂中的众人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

难道以赛亚后面所说的那段话不重要吗?不是的。祂停下来的地方,正是当时祂在世上的使命所及之处。祂的使命是“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并且引导这禧年的到来。下一句是“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这不是当时祂在世上的使命。祂的被膏并不是为了这个使命。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后面接着是什么?是安慰一切悲哀的人。报仇的日子之后,就是安慰。我们从路加福音里,看到祂开始所行,所教训的记录。祂的工作还没有完成。祂救赎的工作是在加略山上完成的,但祂还有其它的工作。祂的工作今天仍继续着,直到祂再来的日子。祂的第一次降临,使得第二次降临成为必要的。神报仇的日子必要临到,那时耶稣要成为神报仇的工具,但是祂这样作,惟一的目的是要安慰一切悲哀的人。报仇是为了安慰,何等的奇妙!伯尔屯说过一段美丽的话,他说耶稣那一天站在会堂里,面对着众人时,祂是以传福音者,医生,解救者的身分,站在世人面前。祂在开始祂的公开事工时,用这些话表明了这个事工的意义、方法、过程和信息。

这个故事以当日会堂中发生的事作结束。他们先是承认祂的话有何等的恩慈,并且希奇祂所说的。然后有人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么?”这话乃是用来作为他们不信的藉口。他们不打算听从祂的宣告。他们虽然感觉到祂话语的奇妙,并且为之感动,但是他们必须找出一个法子逃避,因此他们就采用一个卑鄙的方法,来贬抑祂的宣告,他们用一个低的水平来衡量祂。他们以为已经对祂知道得一清二楚,事实上他们什么也不知道。不,祂并不是约瑟的儿子。

祂明白他们心中所想的,回答了他们(23-24节)以后,就对他们说了一句惊人的话,“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祂又举出两个例子,说明神的大能和祝福如何临到外邦人。祂说,当以利亚的时候,以色列中有许多寡妇,但神却差遣先知以利亚到西顿的一个寡妇那里去。在以利沙的时代有许多长大痳疯的,但只有乃缦得洁净,而乃缦是叙利亚人,不是以色列人。祂如此宣告,神国的好处和祝福是凭信心得来的,不是靠种族关系得的。

他们听了为之大怒,就要将祂赶出那城。他们带祂到山崖,想把祂推下去。祂的传道事工刚刚起头,就遭遇了反对。但反对的势力对祂毫无办法,“祂却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拿撒勒人耶稣,就这样开始了祂的公开传道事工。祂的事工在整个计划的过程里,是如此寂寞、特殊。路加用如此严肃的开场,结束了对耶稣这个道成肉身之人的描述,指出祂已进入公开服事中。

路加福音4:31-44

路加用了一个发生在加利利的安息日事件作开头,来记述耶稣较为明确的公开事工。祂下到迦百农,那是加利利的一座城。迦百农位于拿撒勒东北约二十哩的地方。它座落于加利利海的北岸。根据约瑟夫(Josephus)的话,迦百农在当时是一个制造业的枢纽。加利利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区域。约瑟夫告诉我们,我们主在世上传道的时候,加利利那块小小的地区就有至少两百四十个城巿和乡村,而迦百农是各种活动的中心。它也是一个大的枢纽地带,有三条大道在那里汇集,交通网四通八达。从迦百农有一大道通往西顿和推罗,一条大道通往大马色,还有一条主要的大道通往耶路撒冷。

路加说祂下到迦百农,就是加利利的一座城。马太说,我们的主“离开拿撒勒,往迦百农去,就住在那里”。马太后来又在太9章提及迦百农时,称它为祂“自己的城”。那时我们的主刚开始祂的公开付传道事工,祂以迦百农作为祂活动的基地。祂不断回到迦百农,又多次从迦百农出发,开始祂的旅途。这里面自然有一些含义。

1.以赛亚曾指出,加利利将为犹大所轻视。“外邦人的加利利”,当然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外邦人往在加利利,而是说加利利受到外邦人国家的影响。因此,犹大轻看加利利。我们的主下到加利利,以那儿作为祂公开事工的基地,至少有两年之久。

2.我前面曾提起过,就是这些都发生在希律将约翰下到监里的时候。我们的主就在那个时候,开始祂明确、特定的公开事工。祂进入希律统治的领域中,在那儿建立祂工作的据点。

在这个有关安息日的故事里,我们看见耶稣出现在四个不同的地方。

1.在会堂里,
2.然后在西门的家中,
3.日落时祂出现在街上,四周围绕着要求医治的群众,
4.天亮的时候,祂离开众人,独自走到旷野。

在会堂里──赶鬼(33-37

祂早晨进入会堂,那是宗教场所。下午进入一个家庭,那是神创造一个真正社会旳基础。黄昏时祂来到街上,接触悲哀、受苦的群众。一天完结了,午夜过后,天方破晓时,祂独自走到旷野会见神。

我们发现,祂早晨出现在迦百农的会堂里。那是一个很有趣的会堂,是一个外邦人的百夫长为他们建造旳。还有另一个有趣的理由,就是这个会堂的管理员有一个是睚鲁。当时各处都有会堂,是为了那些因路途遥远,无法去圣殿敬拜的人设立的。犹太人由被掳之地回来以后,会堂更是遍布各地。耶稣虔敬地遵守安息日。祂有按规矩上会堂的习惯。

祂在那儿作什么?首先我们看到祂“在安息日教训众人”。祂教导他们什么?祂曾在伦理的大宣言里说,

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作,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太5:19)。

这只是一个间接的说明,但是我相信祂是教导他们律法。有些人似乎认为,祂来要使人从律法中得释放。让我们看马太福音15章的一段话。祂对官长说,

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的。他说,“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祂责备人用教导遗传来代替教导真理,他们在律法之上又加添了人的遗传。因此消极说来,我相信祂当时不是教导他们遗传。

路加福音也有相关的话。耶稣复活之后,对祂的门徒说话。祂说出祂所教导的是什么:

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路24:44

我从那段经文,得知祂在各会堂中所教导旳是什么。祂采取了整部希伯来人的圣经,因为祂列出了圣经的三个部分:律法,先知害,诗篇。祂又教导他们,这经上一切的事都必在祂身上应验。祂不是在抨击律法,不是嘲笑先知书的陈旧,也不是废除其它的经卷,认为它们已经过时了。祂乃是指明,圣经里一切的事,都正在迈向顶点,将要应验了。祂宣告说,祂来要应验律法书、先知书、和诗篇所记的一切事。

留意路加在迼里所告诉我们的。“他们很希奇祂的教训,因为祂的话里有权柄。”马太说,众人听了祂的人宣言之后,也希奇祂的权柄。他说,“因为祂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文士没有权柄?当然不是。文士都是有权柄的教师,所有人都必须服从他们的权柄。但是,他们听了耶稣所说的,就说,迼们人说话像是有权柄的人,但祂的权柄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那种权柄。不同之处在那里?文士是官方的教师,坐在“摩西的位上”──这是借用耶稣的话,文士的权柄是得自摩西的权柄。他们说,听听这个人所说的,祂没有官长的职位和权柄,但祂的话却有如此的说服力。我们看新约中耶稣所说的每一句话,就知道祂所说的都是真理。耶稣的话所以有权柄,是因为祂的话语有绝对的真理。

突然之间,会堂中起了骚乱。有一个被污鬼附的人在那里大声喊叫。所有学者都同意,这个“唉”是一个希腊文动词的一部分,表明心中的害怕,这是恐惧的呼喊。污鬼发现了会堂中的这人是谁后,首先发出了惧怕的喊声“唉!”路加很谨慎地指出,那是一个污鬼。有一些鬼并一定特别被指明是污鬼,但这个人确是被污秽和凶暴所辖制。然后污鬼提出了抗议,“拿撒勒的耶稣,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

我们也许会忍不住回答他,当然没有什么相干,你与祂没有任何关系,但祂却与你有各种关系。祂是地下世界的主。

然后污鬼怍了一个惊人的承认,“我知道你是谁,乃是神的圣者。”这种承认表明污鬼已被击败了。一个圣洁的人,就是一个能胜过魔鬼攻击的人。我们听见污鬼害怕、抗议的声音,以及他对基督的承认。

“耶稣责备他。”记住“责备”这个词,下面我们还会看见它。祂说,“不要作声,从这人身上出来吧!”翻译成“不要作声”的那个希腊文,原意是住嘴。基督一向拒绝接受污鬼的见证。他们认识祂,但祂拒绝他们的见证。保罗也持同样的态度。有一次,一个被巫鬼所附的使女,宣称保罗真是神的仆人,保罗也叫她安静。基督不需要从地下世界而来的见证。祂令污鬼住嘴,从那人身上出来。奇妙的是污鬼立刻就听命了。

然后呢?路加说,“众人都惊讶。”这是另一个词。他们听祂的教训时感到希奇,现在他们感到惊讶。换句话说,他们现在变得目瞪口呆。他们起先感觉祂那带权柄的教训,具有道德的影响力,现在他们又看见祂所行的事,祂的权柄不单单限于道德的解说。祂有权柄使人类脱离污鬼的束缚,那真是带有能力的权柄。他们起先希奇祂所教训的,现在他们看见那同样的声音也能命令邪灵,邪灵也听从祂,他们不禁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恢复说话以后,就议论纷纷,说,这是什么道理?他们最感惊讶的是,祂没有用职业赶鬼者的诡计,没有念咒,只凭一句话,污鬼就出去了。他们说,“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祂用权柄能力吩咐污鬼,污鬼就出来。”

接下去第37节,我们在前一讲中曾提过。这里的“名声”翻译得不够有力。它的希腊文是echos,是一个大喧噪。它的意思是,从会堂发生了这件事之后,有关祂的报告就传遍各地。每一个人都在谈论祂,祂成了大家的中心话题。

在西门的家中──医治西门的岳母(38-39

然后呢?“耶稣出了会堂,进了西门的家。”祂静悄悄地和西门一同回家。那里有一个生病的妇人。路加这位医生说,她“害热病甚重”。这是当时的一个医学名词。那时他们将发烧分成两个等级:轻微发烧和严重发烧。他们可能称疟疾为轻微发烧,称斑疹伤寒为严重发烧。这个妇人的病非常严重危急。“有人为她求耶稣。”这不是说,他们试着说服祂采取行动。此处的希腊文时态用的是简单过去式,表示他们只提出一次要求。

路加接着又用了一个严谨的医学名词,祂“站在她旁边。”祂像其他医生一样,站在她旁边,但是祂作了一件其他医生所无法作的事──“斥责那热病。”前面祂赶污鬼时用的也是同一个词,祂责备污鬼。现在祂斥责热病。我小知道祂如何斥责热病,不知道祂是否说,“安静!”就像祂斥责污鬼、斥责风浪一样。我相信魔鬼躲在风浪的后面,他可能也躲在热病的后面,我不确定,但祂在那个家中斥责热病,热就离开那妇人了。

耶稣的医治总是完全的。祂医好了一个人时,那人从不需要别人扶他走出会堂,或步下走廊。这个妇人也得了完全的医治,“她立刻起来服事他们。”这是多美丽而有趣的证明。通常我们发烧退了之后,是没有办法这样作的。几年前我有过这种经验。我在一个疗养院待了数月之后,烧退了,我不但不能立刻起来服事人,甚至连走路都忘记怎么走了。我失去了肌肉协调的能力。但是当耶稣医治那妇人的严重热病之后,她立刻起来操作家务,服事他们。这就是那个安息日下午所发生的事。耶稣以医生的身分出现在一个家庭中。

日落时在街上──围绕着要求医治的群众(40-41

日头终于西沉了,暮色缓缓降下。外面有骚动的声音,是怎么一回事?“日落的时候,凡有病人的,不论害什么病,都带到耶稣那里。”

早晨发生在会堂里的事已经如同大喧噪,传扬出去了。结果是,人们带着各种病人聚拢到祂那里。“耶稣按手在他们各人身上,医好他们。”

我知道,如果我说耶稣是一语不发地施行医治,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争论。但我可以毫不迟疑地说,祂把手一个一个放在他们身上,医好他们。祂对他们没有提出任何条件,没有询问他们的家庭生活,过去的历史。祂没有提到任何其它的事,祂只是看到他们的需要。这里没有说,祂对那些病人说,你得医治的条件是信心,你若有足够的信心,就必得医治。祂只是按手在他们身上,医好了他们。这就是祂医病的事工。

祂的大能也运行在被鬼附的人身上。“又有鬼从好些人身上出来,喊着说,你是神的儿子。耶稣斥责他们,不许他们说话,因为他们知道祂是基督。”

我们在这里第三度看见“斥责”一词。即使魔鬼说的话是对的,祂也不要这种从地下世界来的赞誉。祂有权柄管辖他们,但不要他们的称赞。从本段经文中,我们两度看到主的这种态度。

马太福音也记载了这个医病的故事,他在最后加上了一些注解。他说,“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祂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马太又告诉我们,耶稣医治众人的秘诀何在。他是引自以赛亚书53:4的话,“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

“忧患”在希伯来文的原意是疾病。祂诚然担当我们的疾病,背负我们的痛苦。请注意,这两句话没有赎罪的含义。接下去读,“我们却以为祂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祂出于同情心,担当我们的疾病和痛苦,我们却如此看待祂。

“那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53:5的这段经文才是赎罪。赛53:4所讲的不是赎罪,而是祂怜悯众人的事工。祂不是赎病,而是赎罪。身体得医治只是能避免死亡,但不能保证生命得救赎。祂能医治疾病,虽然今天很多时候祂不用人的方法医病,但是我相信大多时候祂还是利用人类的医病方法,也祝福这些方法。

请注意马太引用以赛亚的话,“祂……担当我们的疾病。”,担当并不是赎罪。希伯来书的作者说,“基督既然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彼得说,祂“担当了我们的罪”。后两者的“担当”和以赛亚书的“担当”是完全不同的字。“担当我们的疾病”的担当,就是保罗所说,“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两句话里的“担代”“担当”

以赛亚书里“担当我们的疾病”“担当”,希腊文是bastazo,意思是祂以爱心、,怜悯和帮助,担当我们的疾病。至于有赎罪意义的“担当”,原文是anaphero,意思是举起来扔掉。祂这样对付罪,而不是对付疾病。祂出于心中的怜悯,除掉人的疾病,但这不是出于祂救赎的果效,而是出于祂无限的怜悯和大能。时候到了,祂要更深的进入一切受苦和忧患的来源──罪中,然后祂要以新的一面来担当人的罪。祂不仅是进入罪中,和我们一起担负罪,祂是把罪放在自己身上,并且将罪带入一个永远得赦免的境地。这就是赎罪。

天亮的时候──离开众人,独自走到旷野(42-44

然后呢?在午夜和天明之间,天方破晓的时候,祂走到旷野。祂需要独处,需要安静。我们可以不断发现,祂退到旷野去。我们有理由说,祂暂时逃离众人,为要与神单独会面。不必同情祂必须走那一段通往旷野的崎岖道路。对祂来说,那是一段享有绝对平安、宁静、喜乐的时间。

后来众人自然来找祂,要留住祂,但祂说,我不能留下,我必须“在别城传神国的福音,因我奉差原是为此”。祂是带着权柄行动,祂有权柄教导,也有权柄用大能拯救人。

最后路加用简短的话,总结祂的事工。“于是耶稣在加利利的各会堂传道。”

感谢神,路加给我们第一个有关安息日的画面。请注意这里面的连贯性。先是会堂,属于宗教场合;然后是一个人的家,是家人团聚之处;其次是街上,那里有群众的需要;最后是旷野,安静与神交通的地方。我们看见了祂在道德上的权柄,和祂实际运用的权柄,后者就是祂的大能。祂有能力胜过疾病,胜过魔鬼,使人脱离假教训的束缚,脱离魔鬼的捆绑。──《摩根解经丛书》